|
本帖最后由 游离者 于 2009-1-7 17:23 编辑
北洋军阀政坛人物绰号趣谈(组图) (2009-01-06 11:17:00)
标签:丰木色子 草根大讲坛 古今中外 北洋军阀 绰号 文化 分类:【古今中外】 由于图片格式无法上传,请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cc450100bz2b.html?tj=1来看
北洋军阀时期政坛人物绰号趣谈:
绰号,又叫外号,既非父母所命,亦非个人意愿,而是“外”人或特定的人群用寥寥数字“道出一个公认的特征”,名号一出,即广为流传,甚至于大家可能不知道本名,却记住了绰号。绰号往往有调侃的意味,但有时也表达人们的爱憎之情。
民国时期正是近代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尤其北洋军阀时期的各种人物不仅留下了他们的功绩或罪恶,也留下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绰号。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又颇多争议的人物往往都有一个或几个绰号,并流传至今。正是他们,使民国历史舞台热闹非凡,正剧、喜剧、闹剧连番开演。个性鲜明的特色人物和特色绰号,成为民国史研究的一大亮点。
泥菩萨——黎元洪:黎元洪的相貌雍容富贵、面目慈善,时人称他为“黎菩萨”。在湖北口音中“黎”和“泥”恰是一个音,因而黎元洪是名副其实的“泥菩萨”。
秀才将军、吴小鬼、吴大帅——吴佩孚:因其在做在做军阀前曾是秀才,因反对地方豪绅被县官通缉,逃到北京算命为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第一个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个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和尚将军-——唐生智:因个人信仰,却让手下人集体受戒。
布衣将军、基督将军——冯玉祥:倡导“以教治军”,用基督教的教导来管理官兵。
辫帅、辫子将军——张勋: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驻兖州,表示仍效忠清室,禁其部卒剪去发辫。
倒戈将军——石友三:石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脚踏两只船。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而又先后背叛之,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对我国的佛教事业,以及文物造成巨大的损害,历史责任不容推卸。因反复无常,四处投机,被称为“倒戈将军”。
盗墓将军——孙殿英:此公曾盗开乾隆慈禧的墓,一时“名”扬天下。
傻子将军——曹锟:未得势时,因家中贫穷,做过卖布郎,好酒贪杯,喝醉了便席地而卧,有时街上一些顽童就趁机把他钱袋里的钱偷走。当曹锟酒醒后发现钱没有了,只是一笑了之,从不追问。所以大沽一带的人们给他起了个“曹三傻子”的绰号。
北洋之虎,民国之狼—段棋瑞
茶壶将军——曹瑛:曹锟的弟弟曹瑛,曹七爷,自幼托庇曹锟的余荫,长大以后,吃喝嫖赌,一直泡在天津的妓院里。这个世界上,跟他关系最好的人,除了那些妓女,就是妓院伺候人的杂役。这些杂役,在上海,被人称为龟奴,在一些近代小说里,称之为王八。而在天津,人们不那么刻薄,称其为茶壶。
马桶将军——王怀庆:“马桶将军”跟马桶的确有感情,无论在什么地方,没有枪可以,没有马桶不行,一具漆红烫金上面写着斗大的“王”字的马桶总是不离左右。办公桌后面放的不是椅子,而是马桶,办公就在马桶上进行。行军打仗,得有一个班左右的人马抬着马桶随行,只要看到那只硕大而且鲜艳的马桶,人们就知道这是谁的队伍了。攻山头的时候,他的士兵打着上书“王”字的大旗往上冲,他坐在“王”字的马桶上督战,风景好得紧。
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张宗昌:嗜赌成癖,终日与骨牌为伍。当地人称玩牌九叫“吃狗肉”,故张宗昌有“狗肉将军”绰号。又称“混世魔王”,“三不知”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有多少钱,有多少姨太太。 [ 参考 吴十洲《民国人物绰号杂谭》(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