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十年贺岁中的最大烂片? (2008年12月26日 10:38:53 来源:新华网)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十年贺岁档中拍得最烂的一部电影。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贺岁档,真正赚钱的电影除了《赤壁》就是《非诚勿扰》。全国院线的经理们无不指望着《赤壁》和《非诚勿扰》赚点钱中饱一下私囊呢。但是,票房好并不意味着电影质量就高。
为什么说《非诚勿扰》是部烂片?
1、题材很烂:拾人牙慧
《非诚勿扰》的题材很烂、很老套!葛优扮演的秦奋为了结婚,见了无数不靠谱的女人,后来爱上了舒淇扮演的“小三儿”笑笑。这种题材远不如《甲方乙方》有创意。如果说征婚,《爱情呼叫转移》第一部和第二部都是此类题材,虽然这两部电影拍得也很烂,但是剧中十二女对一男,十二男对一女的征婚方式,《非诚勿扰》有的《爱呼》都有了,《非诚勿扰》没有的《爱呼》也有了。
2、剧本很烂:桥段平庸
可以说冯小刚是一个优秀的喜剧导演,但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电影编剧。《非诚勿扰》的编剧水平很一般,很水,既想玩一些冯氏喜剧风格,雷一下人,又想文艺青年一翻,结果弄得整个剧本不伦不类,仅仅是为了堆积笑料桥段而刻意为之。但笑料并不那么好笑,桥段也并不那么让人记忆犹新。看完也就完了,什么内容都没有留下。
3、广告大片:谁看谁知道
号称5000万投资,但这种电影撑死4000万投资。而这些投资中仅广告收入就高达2500万左右。说这是一部广告大片,没有冤枉冯导。尽管冯导在电影公映前公开道歉,这都是一种宣传和公关手段,和电影本身的诚意无关。
为什么说冯小刚的命好?
1、《非诚勿扰》20天最佳档期
《非诚勿扰》占尽天时地利,天时主要是,除了周末档外,还有圣诞档和元旦档,这两个节日档足以让《非诚勿扰》狂揽票房。《梅兰芳》后继乏力,《叶问》对《非诚勿扰》形不成威胁。唯一的大威胁是《赤壁》,但《赤壁》要等到2009年1月8日。这给《非诚勿扰》留够了足以抬高票房的时间。如果不是《梅兰芳》提前公映,《非诚勿扰》也就不会提前公映,继而档期也不会赶这么好、这么巧。
2、经济危机下的“口红效应”显现
越是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越是需要喜剧,需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美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恰恰是美国电影大发展的时期。目前全球正在遭遇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这给了电影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时机。而这种流行于美国的“口红效应”已经在中国的贺岁档逐步显现。2008年中国电影贺岁档的总票房轻松突破8亿,而2009年中国电影贺岁档的票房正向着10亿以及更高的高度前进。这是趋势,也是机遇。
3、贺岁档看热闹的多,喜剧风格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叶问》和《梅兰芳》的尴尬是一致的,不管在排片上院线给《梅兰芳》多少厅,多少块大银幕,中国人看电影多半是找乐,没有多少忠实的影迷,忠实的影迷撑不起贺岁档10亿人民币的票房,真正在票房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普通观众,他们不是影迷,或许仅仅是一种情感需要他们走进影院,或者某部电影对外吹嘘3亿打造了某某影片,他们都有好奇害死猫的心理作用,买票进去看看到底是什么电影花了3亿。看了以后或许他们会破口大骂:他妈的,什么狗屁玩意儿。不过,下一次再来一个号称3亿投资的电影,他们仍然会重复前面的思维路线,出来以后或许还会骂,但却是他们撑起了中国大片的票房。在这个档期,有很多优秀导演的电影票房惨败(注:导演优秀并不意味着今年拍的电影就一定优秀),比如:《女人不坏》、《狼牙》、《保持通话》等等,《叶问》虽然比《非诚勿扰》拍得好,但能够上4000万也已经很不错了,但会赔得很惨。《女人不坏》要是能到3000万,就谢天谢地吧,只是赔得很惨。
市场是残酷的,并不是说你拍的电影好,你就能够拥有足够多的观众,赢得足够好的票房。不会的。冯导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切。(文、鸿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