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9 14:31:11
|
只看该作者
上半年商业银行积极放贷监管部门强力限制,下半年反了过来
市场某些人士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但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效力并非如期望之大,这些人士存在误判。
实际上,中国最重要的金融运行政策是信贷政策,但信贷工具掌握在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手中。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不断上调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也即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从而限制它们信贷投放。
不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有较强的顺经济周期特征。为此,人民银行在2007年重启了废弃多年的信贷额度管理,来为防止经济过热。但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改后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冲动强烈,最终导致2007年全年新增信贷规模远远大于年初预定3万亿元的目标水平。
有鉴于此,人民银行2008年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管理,将全年额度细分为季度额度,甚至实行月度检查制度,这才将信贷控制在预定水平中。
这一举措使得谈判能力强的大公司主要获得了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这也是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和比率出现暂时双降的原因),而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却求贷无门,纷纷陷入困境之中。这也是加速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减速的一个原因。
外部经济环境迅速恶化给中国出口部门的冲击超出预期,大批沿海外贸企业倒闭,为此,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监管部门又逐渐放松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限制,最终在10月份取消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限制。
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在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之后,还通过行政方式敦促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配合政府举措。中国银行制定出10项措施落实政府刺激经济举措,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农业银行也承诺新增1000亿元信贷。
这一转折颇有意思。上半年,商业银行争先恐后地放贷之时,监管部门强力限制,大紧准备金率。而下半年迄今,商业银行对经济前景预期悲观,纷纷倾向惜贷之时,中国政府却要促贷,大松信贷监管之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