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解人民币近期的连续贬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7 21: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币不仅可以大幅升值,还应该可以大幅贬值”。值得强调的是,这个观点就是建立在“中国完全可以用有管理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去破坏欧美、甚至‘欧美日’三边金融政策协调”之判断上的。
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放风“不排除人民贬值”,其核心要义在于做如此“宣示”:在应对这场极可能从欧美扩散到全球之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不保证”一定会象97亚洲金融风暴中所表现的那样“无条件”地承担“稳定责任”。
这也就是说,由于中国外汇处于管制状态、且金融体系相对稳健,“欧美”资本循合法渠道、无法直接冲击中国金融体系,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欧美”想象97年时那样,通过冲击中国周边国家(比如韩国)、或者地区(比如中国香港)的方式、去间接冲击中国金融、并转嫁危机的话,中国将进行主动反击,而不是一味被动承受。
在我们看来,如果某个国家,或者某个阵营,试图凭借手中的金融霸权,就自信可以“乱中取利”、且自信局面是相对可控的话,恐怕也是建立在中国“一定会负责任”的假设上的。
因此,对付那种“欲乱中取利”的最好办法,就是“时刻准备着”添加某些“重大变量”,不妨到时将“金融局势”搞得更乱一些,反正中国金融部门持有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小。这点与俄罗斯相比都要主动,更不要说与“欧美日”的金融相比了。
我们假设欧盟未来几个月仍然坚持“西方主导”的原则,假设“欧美”未来几个月计划利用自己是国际主要结算货币、相对中国等南方经济体有“发钞权”的优势,假设“欧美”央行未来几个月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继续大幅降息,并通过向各自金融体系大量注资的方式,向全球经济“超常规”投放美元、或者欧元的“流动性”,作为为欧美金融危机争取时间,并向“南方经济”转嫁危机、同时向中国等南方经济体施加长久压力之战略手段的话,那么,这些“低成本”的美元、或者欧元“流动性”一定会大量流入资本项已经开放的东亚国家或者地区,从而引起流入国或者地区金融体系的急剧动荡,具体表现在汇率上,很可能造成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汇率一会急剧升值、一会又急剧贬值的现象,从而严重破坏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凭借资本管制、及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能力将“流动性”挡在国门之外,但由于中国与东亚经济的巨大关联性,尽管有“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拉动,中国经济也一定会受到更为重大的冲击、从而象97年金融风暴时那样,被迫为欧美资本买单。
为了避免这种被动情况的出现,在未来几个月内,中国可以视情况需要,或者伺机“放风”准备将人民币贬值,或者将人民币大幅贬值付诸实施,只要能达到让市场形成人民币必将贬值的心理预期就行。
由于东盟经济受中国经济影响甚大,有些产品与中国竞争激烈,有些产品又依赖中国市场,因此相关国家货币受人民币汇率影响甚深。一旦人民币汇率形成必将贬值的市场预期,那么,为了保持出口竞争力,这些国家的货币也必将贬值,且将形成“将跟随人民币贬值而贬值”的心理预期,
    在中国、及东亚国家货币必将贬值的心理预期下,中国可能实现三个目的:
第一,欧美即便达成了金融政策协调,向全球超常规放出“低成本”美元、欧元流动性,恐怕也很难在“可赚取稳定收益”的驱动下、涌向东亚国家或地区,制造相关国家或地区汇率、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并间接冲击中国经济。
第二,在做到“第一条”的基础上,与东亚货币大幅贬值的相对应的,是欧美货币的大幅升值,而东亚地区又是“欧美经济体”的主要市场,这又势必导致欧美经济的出口成本急剧增加,相互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本就处于“互殴状态”欧元与美元,在金融层面的协调也就会困难得多。
第三,在中国“放风”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警告下,在未来几个月内,如果“欧美”出于自己的私利、既为了延缓金融危机的进一步爆发、也为了向“南方经济体”转嫁金融危机,依然向全球经济“超常规”抛出美元、或欧元流动性,那么,只要做到了“第一条”,这些“超常规”抛出的美元或欧元流动性、就极可能滞留在“欧美”自己的经济体内,再在“第二条”的副作用下,“欧美”央行就可能因“流动性”失控而要面对恶性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的全面失控。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在北京亮出“不排除人民币贬值”这张“重牌”的情况下,不论是为了向中国等南方国家施加压力、还是为了向南方经济体转嫁金融危机,“欧美”继续通过大幅降息、向全球经济“超常规”抛出欧元、美元流动性的“后路”已经被截断,如果欧美一定要那样做,最后较量下来,其将承担的金融后果,可能要比现在就放弃金融霸权、与中国等南方国家构建一个金融新秩序所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1:18:39 | 只看该作者
【FaGuo《论坛报》12月2日文章】:中国贬值人民币挑战西方
  中国想让人民币贬值以刺激经济增长并重振外贸:这是FaGuo外贸银行研究部主任、中国问题专家帕特里克•阿蒂斯上周末在接受FaGuoBFM电台采访时爆冷门提出的看法。多年来西方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币值过低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阿蒂斯的言论出人意料。
  然而,昨天早晨中国外汇市场发生的一幕却让人相信了这一挑衅性的观点。人民币大幅贬值,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跌幅,汇率降为1美元兑6.8848元人民币,为5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而中国央行曾经屈服于国际压力,在2005年中期到2008年中期的3年间让人民币升值25%以上。
  北京上周通过降息,采取了十年来最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于数周前采取减税措施,加大预算,推出经济重振计划。在此之后,北京可能决定利用汇率武器来使中国经济摆脱困境。
  中国市场的参与者不难想到这一点。
  他们已经注意到中国央行并未通过国有银行来直接或间接干预汇市,以阻止昨天的人民币贬值。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准备像许多亚洲邻国一样,让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人民币到底会贬值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西方的反应。西方认为这种政策绝对是“致命的”,这是AB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安托万•布吕内在评论此事时所用的词。西方要想走出现代史上最严重的这场危机,恰恰需要人民币再次大幅升值。
  安托万•布吕内认为中国此举也是在试探奥巴马。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曾经认为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与人民币被操纵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1:19:04 | 只看该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3日报道】题:人民币贬值引发贸易战?(记者约翰•奥瑟兹)
  多年来,恐惧一直围绕美国,希望则聚集于中国。现在,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改变。过去几周里,少量数据引起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极大担忧。
  此前,许多人希望中国经济与美国和欧洲是“脱钩”的,但这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紧随美欧经济,呈下滑趋势。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现在想要人民币再次贬值?这是符合逻辑的。此前的升值除了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还可能加深了出口商本已面临的各种困难。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出于政治目的。
  因此,中国的汇率变动将引发担忧,即中国正准备发动一场贸易战争。这种观点是有争议的,但在当前这种环境下,它已提供足够理由让恐惧更紧密地笼罩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1:19:44 | 只看该作者
民币要开始贬值了吗?专家解析:勿误读信号
2008年12月04日 03:12   来源:央视《新闻1+1》
  人民币告别不跌神话,汇率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创汇改以来最大跌幅。是短暂波动还是进入贬值通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靠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是否可行?此时如果贬值,利弊何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欧美希望人民币保持坚挺,中国又该如何在责任与自救之间取舍?《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从2005年我们国家开始汇改以来,人们已经适应了人民币兑美元持续上升的这样一种趋势,但是情况发生了变化,12月1号这一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跌到6.8848,是汇率改革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而且12月1号和2号出现了两天连续的跌停,人们不禁要问,这是短暂的波动,还是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贬值的通道,这又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的副主任张斌博士,他过一会儿将给我们进行解读。首先我们还是关注一下人民币贬值的消息。
  解说:
  就在市场正在担心人民币是否进入贬值通道时,今天上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结束了之前的四天连续下跌状态,小幅走高,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02,比昨天走高25个基点。
  截至今天下午五点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询价系统收盘时报6.8815,较昨日已有回涨。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颇有几分耐人寻味。两个多月前,人民币汇率开始在6.83附近徘徊,随后开始呈现下行迹象。上个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不但连续四个交易日走低,并且在进入1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大跌156基点,抢夺了市场的眼球,写下了自8月21号以来的最低记录,也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随后第二天再度下跌22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人民币是不是已经踏上了掉头贬值的通道。
  自从2005年7月21号中国政府启动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单边的升值,已累计升值20%。今年上半年以前,人民币大幅升值,直接导致在贸易上,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困难,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急呼人民币放缓升值步伐的声音不绝于耳。加之近期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率先从出口中小企业出现问题,指责人民币升值过快的声音也越加强烈。加之早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也宣布过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但就在市场已经几乎适应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却发生了不寻常的波动,不由的让人们猜测,这是人民币发出的贬值信号。
  今天美国《侨报》发表中国时评,人民币要转向贬值指出,此时选择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利小弊大,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欧美经济普遍低迷乃至呈现衰退之际,若人民币选择贬值,会让中国与美欧的贸易关系更趋严峻,并且分析中国近期大投入,大减息,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内需,若因人民币贬值引发进口商品涨价,会减弱国内消费能力,效果适得其反。
  明后两天,中美两国就在在北京举行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人民币汇率是否会选择在此时点进入贬值,格外被外界所关注。
  昨天,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就曾表示,中国让人民币继续升值并开放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究竟有何深意?而未来人民还会有怎样新的走势?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主持人:
  张博士,在人民币连续几天贬值之后,我们也注意到美国媒体有这样的评价,他们说这是中国政府为打出刺激经济的王牌而投石问路,你觉得这是一种有政府因素的反应,还是说这是市场的正常的反应?
  张斌(特邀观察员):
  我认为这不是投石问路的问题,这个其实按照我的理解,人民币目前贬值主要是因为现在今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出口的增速下降得很快,而且我们中美的利差也发生了变化。近期内的资本流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市场的预期、这么流动的变化,引起人民币在短期内贬值,但是这个贬值我想并不像外界解读那样,是中国要利用汇率手段来刺激出口,这是行不通的。
  主持人:
  你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的反应吗?
  张斌:
  这更多的是一种央行为了适应市场预期的变化做出的调整,央行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利用汇率手段刺激出口,它主要是为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改变到原来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的人民币单边汇率升值的预期,这是央行的初衷。
  主持人:
  你认为这是短期的波动还是说像很多媒体的分析一样,说已经进入到人民币贬值的一种通道了?
  张斌:
  我绝不认为人民币进入贬值的通道,为什么?你看中国外汇的供求关系,持续过去很多年是供大于求,所以说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到目前为止和我们可预见的未来,外汇的供求基本面还是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进入一个持续的贬值通道,这跟基本面完全是违背的。所以我并不认为人民币会进入一个贬值通道。
  主持人:
  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说,虽然目前外资流入的速度比以前慢了,外资留出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但是从总体的面上来讲,中国外资的基本面还是没有变的,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者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是不会进入到贬值通道的。
  张斌:
  对,但是跟原来有所区别的是,人民币可能不会再像原来那样是一个单边式的,人民币可能进入一个更大的波动阶段。
  主持人:
  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单边式的。
  张斌:
  单边式的就是大家都预期要升值,这时候带来很多的问题,热钱的流入,经济的过热,通货膨胀,这都是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单边式的负面影响。我们汇改的目标其实是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汇率水平,要引入汇率的波动。
  主持人:
  也就是让它有弹性,可以有升有降。
  张斌:
  对,现在确实在降。但是你不要认为我现在降了就一直会降下去,不会的,我们一定是一个波动,通过上下的波动建立一个更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
  主持人: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话题比较专业,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如果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有弹性了,不是一味地升,也不是一味地降,有升有降,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事吗?
  张斌:
  这一定是件好事。
  主持人:
  为什么?
  张斌:
  因为你更多让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水平,让汇率的波动更多反映一个外汇供求的基本面,这首先对宏观经济稳定有非常大的好处。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单边式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其实就是热钱流入、资本市场的泡沫、宏观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都跟这个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现在要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种能够让它双边动的一个汇率的波动,让一些投机者在这里面并没有能够得到很明确的利益,这样的话对我们减少热钱的流入,对于我们的宏观经济稳定,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是非常有利的。从中长期上看,一个有弹性的汇率,意味着我们在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更有弹性,利用汇率的价格杠杆把资源在服务业跟制造业之间更合理地分配,这从根本上有利于我们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有利于我们老百姓生活福利的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主持人:
  现在每个国家都缺现金,都缺钱,如果说我们这个汇率现在下降了,上半年我们担心热钱流入,现在会不会又再一次担心热钱流出,因为可能就走了。
  张斌:
  我想这个市场上是有分歧的,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分歧。如果你看投资银行的报告,很多人都认为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短期资金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可能会抽逃。所以你看到咱们外汇市场的供求基本面,就像您刚才已经说到的,其实外资的流动现在是一种双向的,它既有流入也有流出,这其实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不希望看到全部都流入或者全部都流入,对我们大进大出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既有流入又有流出的更合理的国际资本的流动状况。
  主持人:
  刚才我们从整体面上就说,从未来的趋势来讲,人民币不会进入到一个贬值的通道,从长期来看,但是如果我们从短期里看,从眼下来看的话,人民币这样的贬值会对这段时间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斌:
  短期内我不认为汇率无论是升也好,贬也好,对出口,对实体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前两天是贬了,今天又回来一点,对企业短期内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影响,这个我觉得更主要的影响其实是我们的央行在树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做的尝试和努力,这跟我们汇改的方向是一致的。
  主持人:
  比如短期内您觉得不会产生什么……
  张斌:
  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影响,现在我们看到其实是一个波动,短期内我们看到都是一个波动,在这个波动区间,对实体经济部门没有什么太大显著的影响,不可能说因为人民币升了千分之几,然后我的出口一下子增加了,很显然,这点汇率的变动对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它更多的是一种信号,但是我希望市场不要误读这种信号,不要认为人民币进入了一个单边的持续贬值趋势。
  主持人:
  你为什么说不希望市场误读这种信号?
  张斌:
  因为现在你看到很多媒体都觉得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我想这个观点我不认同,人民币现在进入一个更大波动幅度的周期,它绝对不是贬值周期。
  主持人:
  汇率的波动对于实体经济你觉得会产生影响吗?
  张斌:
  汇率的波动如果是持续长时间的一个波动,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对实体经济一定是有影响的,而如果你这个弹性是建立在市场供求为基础上的,那对我们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

  我看到一个这样的说法,因为前一段时间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经说过,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性。但是有人说让人民币贬值去推动出口是错误的,因为这等于是补贴出口部门实际上是补贴了外国消费者,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张斌:

  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原来的汇率水平上,我们中国人有一万个工人,然后工作了一年,生产了一亿件衬衫,我们可以换到一架波音747飞机。那现在呢,汇率大幅地贬值,因为大幅贬值之后生产衬衫可能赚钱更多,更多人,两万人去生产衬衫,你能换两架波音747飞机吗?你换不到,因为当你更多的衬衫到了美国之后有更多的竞争,你可能只能换1.5架。对美国人来说,他原来一架飞机可以换一亿件,现在1.5万架可以换两亿件,对他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中国非常不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拿更多的资源换到了更少的产品,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多出来的一万个工人为什么不能到我们老百姓生活最需要的一些服务业部门,在那里面创造价值呢?为什么要在出口部门创造价值呢?我们在出口部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劳动力资源,你知道我们最年轻的、最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现在很多都在出口部门,而我们得到的价值回报越来越少,如果把资源能够转到我们的医疗、教育、服务,平常老百姓最需要的这些部门,对我们的资源配置改善,最根本上对我们的福利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1:20:16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

  我们知道从明天开始,12月4号和5号,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北京召开。我们知道以往的几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美国敦促人民币持续升值,这次人民币的贬值对明天即将召开的SED第五次对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连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霍德明教授,霍教授您好。

  霍德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主持人好。

  主持人:

  在星期二的时候,美国财长保尔森曾经说过,他说让人民币继续升值并且排放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就出现了与以往相比比较大的跌幅,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霍德明:

  我觉得他在这个时候提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其实非常有争议性,而且其实跟我们周小川行长在前一阵提出来说可能不排除用人民币贬值的手段来刺激出口,可能是有一个类似战略性挑战的这么一个意味。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对中国这次受到金融海啸的波及之下,如果照前次的经验,中国是完全不动汇率的,可是我们今天周行长拿汇率作为一个可以说是我们政策上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这个对于全世界来讲,可能是一个新的挑战。而这次保尔森他特别提到,还希望人民币继续升值,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我觉得都是挑衅性的一种建议。

  主持人:

  您认为他们提出的这种要求是否合理呢?

  霍德明:

  有关于汇率这方面的一个决定,其实不仅是国际金融方面领域讨论的课题,同时也是国际政治讨论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上,美国人提中国汇率持续要升值,他其实是一种政治上的考虑,而这种政治上的考虑其实应该是在测试中国所谓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少,如果说中国真的在这个金融海啸中间居然能够挺得住,就是说虽然国内牺牲出口部门,目前已经牺牲很大了,它如果还能继续升值下去的话,这可能对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来讲,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将会是全世界的不管是经济大国,可能也更是一个政治大国的信号。

  主持人:

  霍教授,您认为中国政府在明天和后天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磋商中是否会响应美国政府提出的要求?

  霍德明:

  第一个,我不是官员,不过我在想,在这次讨论中美经济战略会议中间,如果就人民币币值短期之内,可能中国政府会跟美国政府有一个比较剧烈的争执,这点上面,我倒宁愿希望人民币汇率能够像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时候保持不变。但是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出口创汇的政策没有做巨大的改变,而对中国所谓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继续能够出口,创造很多的外汇存底的话,中国的汇率升值长期来看可能是难免的,当然短期之内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可能人民币真的会有一些波动,甚至往贬值方面走,但是我想那应该不是一个趋势。

  主持人:

  霍教授,还有一个问题希望您用很简短的时间为我们解读一下。

  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后任总统奥巴马在竞选其中就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就是说我要上台之后,会对中国采取比较强硬的贸易政策,但是这样的前提下,因为我们知道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是布什政府在任期间最后一次了,对于奥巴马政府未来和中国在经贸方面打交道,这次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您认为说明什么问题?

  霍德明:

  我觉得奥巴马有点在转移国内的压力。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国由于长期人民不储蓄,所以他从国外借钱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他反而这次要求对中国贸易上面有一些制裁,就是说其实他在转移国内的压力,来把这个压力移转到国外去,尤其是用就业这个名目来让中国屈服,这点可能是我们要预防的,将来美国政府它的态度。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霍教授。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新闻1+1》,我们今天节目探讨的话题就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贬值,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因此汇率的变化一直就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的可能性。

  上个月,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这番话被媒体报道出来后,立即引发了市场对中国政府可能利用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思考。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美各国莫不紧盯着人民币汇率,而在经历了连续几天人民币汇率罕见大幅下跌后,部分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正在人为压低汇率,拯救脆弱的出口业。

  其实经济危机中的汇率变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虽然给出口造成了极大压力,但却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为当时亚洲经济的快速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过应当注意到,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范围来看毕竟是一场区域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欧洲两大经济体受到的影响有限,我国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基础上,对美出口不降反升,中国经济因此完成了“保8”的目标。而此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覆盖全球,美国和欧洲深受影响。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9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处于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更是在10月份创下了38.0%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历史最低点。

  在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我国的传统出口大项,纺织服装产品共成交34.2亿美元,较上届下滑39.3%,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成交额分别下降28.6%和36.1%。由此可见,十年前那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情况已不可能出现,因此有专家预测,在实体经济明显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采取贬值等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可能性极大。但是有媒体也分析到,假如选择贬值,效果仍然难以控制,由于中国的出口商品存在众多的同质竞争者,人民币的贬值政策可能引起相关国家的贬值竞赛,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形象损失成本可能不会带来预想的效果。同时,中国作为欧美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贬值同样会激起欧美国家的贸易报复政策。

  12月2号,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宏观政策调整手段,人民币汇率对于美元汇率的回调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也许综合权衡短期和长期的利弊,应该是目前汇率政策所要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

  当我们回头看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起到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我们看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用一种弹性来面对这样的一次金融危机,你觉得怎么对比一下看中国政府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不同的做法?

  张斌:

  当时的情况,其实东南亚的国家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对稳定当时的区域经济,没有展开恶性的货币竞争性贬值是非常重要的,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国际赞誉。

  我想在这次的人民币贬值当中,你看到的只是前两天的贬值,你应该有点耐心,再看两天,人民币究竟是持续贬值,还是人民币是在一个更宽的区间去波动,但是我不是官员,但是我猜测应该是后者,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通过贬值来刺激出口,不仅不能够自己得利,而且还伤害到别人,大家都不得利,这种事情我们是没有理由去做的。

  首先我们如果采取贬值刺激出口的话,东南亚国家可能跟着贬值,大家如果都跟着贬值,恶性贬值的话,谁也得不到好处,这是第一点,刺激不了出口。

  第二点,我们出口刺激贬值,就算我们能够达到刺激出口,我们还需要那么多的出口吗?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我们中国现在不仅仅是短期下调的问题,我们其实还要从百姓的福利角度上看,我们更严重的是经济结构扭曲的问题,我们更多的资源不是服务于本国的老百姓,而是很多服务于外国的消费者,我们现在要做这种转变,怎么转变呢?转变过程中很痛苦,因为原来我在工厂里面工作,现在我可能要换到内需部门,我可能企业要破产,我可能工人要失业,然后我才能换到另外一个部门去,短期过程很痛苦,但是你要不要做这个转变,你如果想要你的福利改善,想要老百姓的生活福利改善,想要出口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你必须要做这个。我觉得这个对中国也是一样的,你老想好,你不愿意付出代价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就是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挺得住,我们能够坚持做这种转型,我们减少点出口,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改革刺激内需,扩大内需,我想我们过去这一关,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主持人:

  你刚才说你不是官员,所以你说出了那样的话。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位官员的说法,那就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的一句表达,他说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性,怎么解读这位官员的说法?

  张斌:

  这种官员的解读,我觉得应该把他整篇文章拿来读,不要拿一句话来读,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其实是给央行汇率的调整上下波动留了一个空间,如果把全文拿来看一下,我对他的话意思的理解,他实际是不要让市场上相信人民币会一边倒,人民币是会波动的,现在就是一个例子,现在人民币就在波动。

  主持人:

  你的意思就是说要放在一个背景下,放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下看他这句话。

  张斌:

  对,任何一句话如果单拿这一句话,你都可能误读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整个发言的意思,如果把整个发言的意思拿来看,我想周行长不见得意味着我要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出口,我想这个不是他的真实的意思。

  主持人:

  我们今天一直在说一个问题,就是汇率的弹性,因为弹性越柔韧,经济越健康,它越能真实反映出市场的变化。你觉得从未来来看,很多人认为硬货币总比软货币要强,比如说这次金融危机里面美元的表现就是这样,虽然人们对美元恨得不得了,但是真的是爱恨交加,所以你对未来怎么看中国人民币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的这种趋势?

  张斌:

  一个强经济一定是一个强货币,但这个强货币并不代表你对其他货币的汇率不动,你看美元它其实是个浮动的汇率,它是一个大国,它是一个浮动的汇率,但它也是个强货币。我想中国人民币汇率未来的方向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人民币首先是一个浮动的,有弹性的汇率,同时它也应该是一个强货币,因为我们背后有着一个持续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它一定是一个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的货币,当然这还需要我们的政策上,外汇管理的政策、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但是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在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6:0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