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鲁门当年恨透了蒋介石,台湾本可很快被统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5 19: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利策是报界奇才,却不是政坛良将。

     早在1869年,普利策就出席了在圣路易斯城举行的共和党会议,并被提名为候选人。那时,普利策年仅22岁,离竞选规定的年龄还差3岁,但对他的提名却在"热烈的掌声"中被通过了。后来,普利策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另一个候选人格兰瑟姆。1870年1月5日,他作为杰斐逊市的州议会议员出席了共和党大会。后来普利策把这一天看作是他最值得自豪的一天。然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普利策却屡屡受挫,远不及他在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与普利策相反,沃伦·哈丁不过是俄亥俄州一个小城镇的报纸编辑,却平步青云,入主白宫。

     1920年的美国,面对的是一战后何去何从。伍德罗·威尔逊的国联设想,遭到美国人的无情抛弃,民主党也注定兵败麦城。

     经过党魁的密谋,共和党推选沃伦·哈丁竞选总统,与之竞争的是民主党候选人詹姆斯·考克斯。尽管有媒体称哈丁有着"黑鬼的血统",可这并没有阻止他获胜。

     哈丁有钱。这一年,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威尔·海斯花掉了810万美元,是民主党的4倍。海斯投巨资做全国性广告,可谓善用媒体广告第一人。

     那一年的大选,共和党的竞选口号铺天盖地,主题是哈丁自己提出来的"美国第一"。10月30日,也就是大选投票前三天,《科利尔杂志》刊载共和党的广告:"美国的事情绝对自己说了算"、"独立就是独立,和1776年相同"、"这个国家属于美国人,下一届总统来自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很久之前就已决定,反对外国人统治我国"。

这些口号的中心是:不要威尔逊,不要威尔逊的国联,不要民主党。

      这是一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选。大选结果第一次通过收音机传到了千家万户。这一年,根据宪法第19条修正案,美国的女性第一次参加投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一年,哈丁赢得田纳西州。这是内战后蓄奴州首次选择共和党候选人。

     更重要的是,这一年,民主党候选人考克斯选择了一个能量充沛、伶牙俐齿的竞选伙伴,这个人在12年后帮助民主党夺回白宫,并四度担任美国总统。

     你肯定猜到了,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在任期间,通过收音机和老百姓直接沟通,后人称之为"炉边谈话",在4届总统任期内,罗斯福共进行过30次炉边谈话。每一次都是在美国面临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聆听总统的炉边谈话也成了当时美国人民的一项重要爱好。

     而当选总统的哈丁却没有流芳百世。哈丁任职期间,经常与所谓的"俄亥俄帮"在白宫喝酒玩牌,大部分实际工作均在这些场合决定,故人称哈丁的内阁为"扑克内阁"。就连《结束德意志帝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战争状态》的两院决议,哈丁都是在一个朋友家的高尔夫球场上签署的。当时白宫助理找到他时,他正穿着高尔夫球服。   文件签署后,他又操竿进入了运动状态。

     美国报刊曾就如何评价历届总统,在美国学者中进行过调查,结果是哈丁三次被列为美国最糟糕的十个总统的第一名。

     选举总统是个复杂的工程,获得媒体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前程似锦;没有获得媒体的支持,也可以殊死一搏,险中求胜,1948年大选,杜鲁门就面对媒体的打压,力挽狂澜。

    在伟大的领导人去世后继任,是件痛苦的工作。

     1945年4月12日傍晚,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到白宫新闻秘书史蒂夫·厄尔利的电话,告诉他"尽可能迅速地、悄无声息地赶到白宫。"他想,肯定是罗斯福总统有急事找他。

     到达白宫的时候,杜鲁门被带到罗斯福夫人的卧室,罗斯福夫人将手臂搭到杜鲁门的肩膀上,说:"哈里,总统去世了。"

     杜鲁门听了后,目瞪口呆地沉默了片刻,然后问:"夫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罗斯福夫人摇了摇头说:"我们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吗?因为现在处于不幸中的人是你。"

     继任后,杜鲁门脾气倔强,言语辛辣,威望每况愈下。到1948年,民主党党魁一直在酝酿抛弃杜鲁门,寻找其他人参加竞选,而共和党也胸有成竹地期盼着在11月份的竞选中大获全胜,因为他们推出的是托马斯·杜威--名气如日中天的共和党政客。

     媒体一边倒地认为杜鲁门必败,编辑、专栏作家、广播评论员、政治分析家以及民意测验都预言,杜威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纽约邮报》写道:"民主党应该立即承认败给了杜威,并省下进行选战活动的资金,《华盛顿邮报》说,民主党最好立即向杜威让步,节省竞选的服装和泪水。"

     美国比较知名的50位政论家都认定,此次大选杜威获胜无疑,有预言说,杜威不但能当选,而且能任职8年--直到1957年。大选前夕,颇有影响的《生活》杂志还刊登了杜威的大照片,照片下面写着"下届美国总统"。另一个杂志封面写道:"杜威成为总统后将会怎么做?"还有一家杂志刊登了杜威偕夫人坐在小船中的照片,并加了一个注释:"美国下一任总统乘轮船跨越广阔的海域,从旧金山海湾赶来。"华盛顿、纽约的一些报纸还报道说,杜威的就职大典也在筹备中。

     民意测验显示,杜鲁门赢得选战的胜算微乎其微。选举前一天,盖洛普民意测验预测,杜威会赢得49.5%的选票,而杜鲁门则拥有44.5%的选票。盖洛普·克罗斯利民意测验得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结果。埃尔摩·罗珀民意测验显示的预测更令人印象深刻,杜威的选票为52.2%,杜鲁门的选票则为37.1%。

     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杜鲁门拿下28个州,获得303张选举人票,从而战胜共和党人杜威,当选美国第33任总统。获胜后,杜鲁门得意洋洋地露齿而笑,手中举着一份《芝加哥论坛报》,报纸上有个醒目的标题--杜威击败杜鲁门,这张照片成了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政治照片。

     1948年,蒋介石正在指挥军队打内战。得知杜威的支持率大大高于其他几位候选人时,他研究了美国大选形势,决定秘送一笔巨款给杜威,作为他的竞选经费。1948年夏,蒋介石秘密派人去美国,将一笔巨额资金交给杜威。按美国的法律,参加竞选总统的人,不能接受外国的捐款。但此时的杜威太缺钱了,已顾不了那么多。杜威接过钱后,十分感激,并一再向送钱的国民党人说:"我很感谢蒋委员长的帮助。如果我顺利当选,将尽力帮助蒋委员长扭转不利战局,彻底消灭中国境内的共产党,使蒋委员长能安安稳稳地做'总统'。"

       由于蒋介石和秘密献金人长期对此守口如瓶,国民党到底送了多少钱给杜威,至今还是个谜。这下,杜鲁门恨透了蒋介石。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该声明再次确认历次有关台湾问题的国际决议,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同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就台湾问题答众议院外事委员会时,又重申这一立场。即"自1945年驻台日军向国民政府投降以来,台湾即由中国管理,它包括在中国之内,成为一省。"如若不是后来的朝鲜战争,根据当时杜鲁门政府对蒋介石的态度,中国很快会统一台湾。

      遗憾的是,历史总是在关键时候开玩笑,朝鲜南北兵戎相见,也让中国统一的计划被迫推迟,直到今天,两岸还隔海相望,恩怨难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4: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