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肖金泉:4万亿投资应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3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腾讯财经特约专家 肖金泉  
近日,国务院做出决策,计划通过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宣布在今后2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决心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内需,以避免我国经济出现衰退局面,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通过这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总体目标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这4万亿元落实到具体区域、具体产业和具体项目的时候,如何使得这些具体投资的合力最大,成为一项艰难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资金规模越庞大,需要投资的范围越广泛,政府的投资决策就越困难。既要考虑轻重缓急,又要满足基本民生需求;既要考虑短期效应,又要顾及长远发展。如此林林总总、千头万绪,确实是对政府的严峻考验。
但是,无论在利用这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何其多,笔者认为有两点必须坚持:一是市场化,二是法制化。
市场化是指资金投入要按照经济规则,把投资回报、盈利预测等要素作为是否投入的重要指标。由于这4万亿元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很容易被冠上“扶贫救困”、“国字号”的帽子,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一场“政府运动”。在利用这笔巨额资金时,政府可以采取包括控股、参股、信贷等在内的多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政府都是在进行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投资。既然是投资,必然需要商业规划、专家论证、实地调研等常规投资必不可少的步骤。尽管目前的经济形势有一定的急迫性,但是也一定要防止盲目上项目、领导意志等非市场化事件的发生。对于高达4万亿的资金投入而言,市场化的指导原则是制胜法宝之一。

法制化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合法投资。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进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于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法在内的许多法律都有明文的规定。此次政府为了拉动内需而进行投资的行为并不是要把政府重新变成“无所不能”的政府,并不是要把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变为高于法律的指导原则,而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政府依法行使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我们看到,美国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即使在万分火急的情况下,政府的救市计划也需要按照美国法律经过众议院、参议院的表决,没有“特殊通道”可走。
现在,当人们谈及这国务院的4万亿投资计划,无不对政府、对这笔资金的拉动力寄予厚望。相信在市场化和法制化原则的指导下,这4万亿投资将给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注入一股强大的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肖金泉:中华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相关报道:
中国出台扩大内需10措施 2010年底投资4万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8:5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