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早报 缅甸该结束闭关锁国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0:2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为凝聚全体国人对四川地震灾难的关切,昨天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下半旗、默哀与警报悲鸣的仪式。与此同时,由我国李显龙总理倡议的亚细安10国外长特别会议也于昨天在我国举行,讨论缅甸灾后救援与重建的问题。会议取得具体的成果,亚细安接下来将主导缅甸风灾的赈灾工作并于本星期天与联合国在仰光举行国际赈灾大会。

  发生在本月2日深夜的缅甸大风暴,灾难还没有过去,它需要世界更大的关注。

  缅甸风暴所引发的各种恶劣情况,说明救灾与清理工作已急不容缓,呼唤着缅甸军人政府须采取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态度,让国际救援能更顺利地进行。

  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天灾,但是由于短短十天内亚洲地区的两个近邻国家——缅甸和中国,相继发生了特大灾难,国际的目光很快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比较。到目前为止,国际媒体和舆论对中国举国上下全力以赴的救灾努力是赞扬有加,而对缅甸当局的慢条斯理、甚至无动于衷则严加指责。

  其实对于任何巨灾带来的痛楚和失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并不会“厚此薄彼”。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世界各国要求协助救灾和踊跃进行筹赈活动,便是明证。然而,灾难对于一国政府与领导层,无疑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中国五一二地震发生,总理温Jiabao在当晚便飞抵灾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而国家主席胡Jintao也随即深入灾区探访和慰问灾民。缅甸风暴发生两个多星期后,电视台才报道军人领袖丹瑞到灾区视察,这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缅甸风灾,估计死亡与失踪人数已达13万4000人,由于善后工作的迟滞缓慢,造成尸横遍野和传染病蔓延的重大危机。而流离失所,面对粮食、药物短缺的缅甸民众,则多达200万人。一次风灾,使得最大城市仰光满目疮痍,灾情恶化而死伤人数异常的庞大,自然引起国际社会质疑军人政府这30年来的经济建设和防灾设施到底做了多少。

  与中国媒体在地震灾难面前的详尽报道相比,缅甸风灾的信息不流通,也给缅甸构成了极大的负面印象。通信联系和卫星定向系统的缺乏,大大增加了救灾的困难。音讯的阻隔,也形成了缅甸官方与民众、国际组织各说各话的局面。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正当缅甸政府说,当局已将5600多公吨的救济物品送到灾区时,国际救援组织却警告,如果得不到迅速的食物供应,数以千计的缅甸儿童将在两三星期内陆续饿死。而正当国营电视台样板地播放着军人分派食物的画面时,缅甸民众却抢购地下光碟,设法了解灾情。

  与此同时,在质疑的眼光中,军人政府却执意推行本月10日的宪法公投,并急急宣布公投得到九成民众支持,如此的本末倒置,一意孤行,更遭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

  虽然,诚如我国外长杨荣文所说,发生灾难的国家其自主性也必须得到尊重,而缅甸对西方列强怀有戒心也自有它的理由,但重要的是,目前是危难的时候,文明国家都应以人道为重。缅甸风灾发生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便说,联合国关心的只是救灾和挽救人的性命。在国际纷纷伸出援手之际,缅甸政府更没有理由不以本国人民的性命安危和基本生存权利为重。

  缅甸外长昨天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亚细安外长会议,但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缅甸当局应好好珍惜亚细安主导的赈灾机制,向外开放,并与联合国和国际救援组织合作,不但抢险救灾,更趁此机会结束闭关锁国的迂塞局面,让国家逐步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
http://ca.youtube.com/profile?user=zhengyj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21:5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