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军 倪颖 :海啸救灾背后的欲望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0: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边的人们依然沉浸在圣诞的欢乐中,流连在众神庇佑的阳光之下。然而,惊涛骇浪拍岸袭来,一场亚洲梦魇再度上演,永恒快乐的信仰终未超越天灾人祸的魔障。

  我们不得不窥见人类生存中的恐怖,可是我们不应因恐怖而麻木不仁。一种超脱的慰借使我们暂时逃出了沧桑世变的纷扰。全世界伸出了爱心之手。

  纵使充满恐惧与怜悯之情,我们毕竟是快乐的生灵,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众生一体,我们同“大我”的欢欣息息相通。

  但是,爱心能否驱散亚洲上空的腐败阴云?“大我”的理想能否超越种族的隔阂呢?

  地球的伤口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58分55.2秒,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发生8.7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数据,美国台网测定为8.9级)。

  地震发生数分钟后,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迅速袭击了距离震中最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两小时以后,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10公尺高的巨浪横扫印度洋沿岸的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

  截止2005年1月14日,各国在次此海啸中遇难的总人数已达163338人。印尼与斯里兰卡的死亡人数分别达到10万与近3万,这两个国家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以上。

  2004年12月29日,海啸发生三天之后,联合国高官就迅速提供了1.3亿美元的先期紧急援助。同时联合国强调,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各方协作对于挽救受灾地区民众生命的重要性。联合国还决定在12个月的期限内设立一套预警机制。

  据法新社统计,全球为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受灾国认捐的援助金额目前已突破100亿美元,这笔款项包括42国政府承诺捐献的经济救助,以及债务减免和贷款。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联合国表示,目前可直接用于海啸灾区救援的资金总数为7.17亿美元,已经达到了救灾所需的9.77亿美元的七成左右。

  为此,全球的领导人聚集在Jakarta宣誓提供30亿的援助给成千上万的海啸灾民,同时呼吁所有国家践行许诺、勇往直前。

  然而,在印尼召开的此次会议始终被渎职腐败的阴影所笼罩。《华盛顿邮报》1月6号的一篇报道的题目就是《海啸峰会在渎职腐败恐惧中收场》(Tsunami summit ends amid fear of graft)。

  在这笔数额不菲的“救命钱”面前,全世界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这些凝结着全球慈悲之心的钱款可能最终无法流向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

  地球的伤口是否会旧伤未平,又添新痛?

  亚洲宿命

  1月3日晚八点半为止的资料显示,从死亡的相对人数看,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全国人口是1900万,已确定的死亡人数是3万人,失踪6000多人,差不多每500人中间就有1人死掉。受打击程度次一等的是印尼,印尼总人口是2亿2千多万,已经死亡96000人,死亡率差不多是1/2200。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受灾难打击的很多区域都是很偏远、很落后的岛屿,有些地方甚至保持了很原始的风貌。例如印度的安达曼岛,它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还保存有属于旧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地方。这些地区缺少基本的急救、交通和通讯设施。

  从海啸发生的历史记录来看,那些最贫穷、最腐败的国家往往受灾最为惨重。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初步估算,此次海啸将会再给亚洲地区增加200万贫困人口。贫穷与灾难、天灾与人祸形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荒诞循环,一种亚洲宿命。这种荒诞感成为这些亚洲人与世界的唯一联系,一条没有出路的道路。

  《印度快报》去年29日报道称,在印度洋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到来之前,印度军方曾接到海啸警报,但由于官僚作风盛行,致使有关方面痛失大好时机,最终造成大量印度公民丧生。

  12月26日早上7时30分(北京时间26日上午10时),印度空军曾接到警告称,印度洋上地理位置偏远的卡尔尼科巴岛空军基地遭到了洪水侵袭。

  大约半个小时后,印度气象部也发出了一份灾害警报传真,但传真错发给了印度前任科学部长穆尔利·马诺霍尔·乔希,而不是现任科学部长卡皮尔·西巴尔。

  印度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负责人对《印度时报》称,他负责的政府部门是从电视上得知海啸袭击消息的。印度科学技术部秘书拉马穆西表示,他们当时没有任何线索可循。

  同样在印尼,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测到了这个大地震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海啸,但在通知可能受到灾难打击的国家特别是印尼的时候,找不到一个要害的部门去沟通,印尼没有一个总体协调的机构。

  “每找到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或者没人,或者说不该我管……。”

  世界权威反腐研究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2004年公布的年度清廉指数(CPI)排名显示,印尼得分1.9,与肯尼亚并列为122位,排名倒数6 ,是世界上最为腐败的国家之一。仅2004年头四个月印尼就查处了180件腐败案件,比2003年同期增长20%。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由于腐败导致的经济滞后,使印尼大约有1.1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低于每天2美元,而海啸将使几乎100万印尼人陷入贫困的深渊。

  几乎在海啸发生的同时,印尼司法和人权部长哈米德表示,政府目前正在起草一份反腐规章,将认定腐败为特殊犯罪,其严重性等同于恐怖主义。

  此次海啸赈灾的规模和涉及团体的数目前所未有,国际反腐败组织和各国行政部门提醒,印尼的渎职腐败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反渎职非政府组织“印尼腐败观察”(Indonesian Corruption Watch)声称它们已经收到报告,报告称在救援物资到达受灾最严重的省会城市班达亚齐(Banda Aceh)之前,一些官僚盗用并且倒手贩卖了亚齐(Aceh)赈灾大米和其它供给品。

  “就我们的经验来看,灾后重建项目中的腐败是十分猖獗的。因为如此多的救灾品会集中到达亚齐,我们认为这里会存在腐败,”一个反腐组织领导人Lucky Djani说。

  但是,已将反渎职运动推行了两个月的印尼总统苏西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许诺:绝不会允许救援基金被挪用。 “每一个卢比、一个美元都很重要,都必须被透明和负责的处理,无论如何,没有任何空间允许挪用现象发生,” 苏西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邀请市民、反腐组织和其他人参与监督,确保国际救援物资真正的送到灾民手中。”

  欲望在生长

  尼采说悲剧不可避免,这些斗争、痛苦、万象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多得不可胜数的生活方式在生存竞争中彼此冲突,因为普天下的意志像荒郊野草茂密繁生。

  在灾难的背后各种丑陋的利益和欲望依旧疯狂生长。

  此次海啸中死亡人数位居第二(30615人)的受灾大国斯里兰卡,30年来一直处于政府和叛军“泰米尔猛虎组织”激烈的种族冲突中,由于双方冲突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6万多人。

  海啸的到来并没能暂时平复种族间的仇恨。在救灾工作中,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近日,由于政府在其势力范围内发放救援物资,猛虎组织纵火焚烧了海啸难民营。

  斯里兰卡的东北部地区一直处于由猛虎组织掌控之中,这起袭击事件就发生在北部受灾地区贾夫纳半岛(JAFFNA PENINSULA)。由于当地一处难民营的60户居民拒绝猛虎组织武装人员的要求,继续接受政府军提供的救援物资,*政府武装人员随即将这处难民营付之一炬。

  斯里兰卡军方发言人表示,两名猛虎组织成员随后还因为相同理由焚烧了位于贾夫纳半岛南部的另一处难民营。

  此外,亭可马里(Trincomalee)一直是种族关系紧张的地方,分别属于泰米尔族、僧加罗人和穆斯林,目前这种种族紧张关系因为救灾工作而不断升温。斯里兰卡政府坚持在东北部城市亭可马里的难民营设置军方人员的建议也遭到了猛虎组织的拒绝。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斯里兰卡政府表示,所有的难民营都必须设置军方人员,这是为了更高效地支援救灾工作。但猛虎组织认为,政府是借救灾工作实现政治目的,在难民营设置武装士兵目的是胁迫泰米尔族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观察人士指出,海啸捐款和物资即使排除万难全部到位,能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更何况,受灾国的低效率政府不能应付源源而来的救援款物。大量物资的闲置甚至浪费正在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

  目前,大批运进斯里兰卡灾区机场却来不及清理的一箱箱食物已经开始腐烂,外国人捐赠的二手衣物也大多还藏在箱子里。在班达亚齐,运送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的飞机蜂拥而至,造成了当地机场的交通堵塞。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手,如此众多的物资使印尼政府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并适当地分发。

  更令印尼政府担忧的是,由于机场的局限,这些救援款物甚至面临着可能与救援飞机和救援人员同时坠落的危险。印尼救援行动的一位负责人阿玛奇表示,班达亚齐机场只有一条起降跑道,在海啸发生前,该机场每天只接待3趟固定航班。但现在,这里是世界最大规模救援活动的集结地,每天要应付大约200次飞机的起降。

  1月11日,美国海军一架海鹰直升机在机场附近的一处稻田坠落,造成4人受伤。而此前一星期,有一架救援飞机因偏离跑道撞上了一群牛,迫使机场停止运作4个小时。印尼政府十分担心,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班达亚齐机场将会发生飞机撞毁事故。

   国际物流专家萨拉-默里(Sarah Murray) 近日就海啸救灾物流问题指出,令人悲哀的是,资金并不总是允许这么做(改善物流体系),因为很多捐助者坚持要求,它们的钱要直接用来满足受害者的需要,而不是用来发展后台运作体系。因此,沃森霍夫教授(Luk Van Wassenhove)说,灾害之间的准备和培训经常被忽略。“你需要的不是用来部署的资金,而是用来组织安排的资金,但这正是你所没有的,”他说。

  如此种种,使得兴致高昂的各国捐款者开始变的“缩手缩脚”。

  美国的吝啬

  在巨额捐款的去向面临着全球视线的严峻拷问的时候,有个现象富有深意——这次海啸捐助行动中,西方各大强国除天灾不断的日本外,纷纷表现得有些“吝啬”。

  法新社爆出猛料,许多国家的巨额认捐款主要是贷款,而且大多附有政治条件。目前,许多认捐是以贷款或与资金援助国公司合同的形式出现的,对此,美国华盛顿全球发展中心研究员大卫·奥德曼(David Oldman)表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以贷款的形式向受灾国提供援助……他们穷,我们富,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在未来10年或20年后还这笔钱。也许惟一的理由就是,这可以使援助金显得很庞大。”

  目前只有日本声明承诺捐助的5亿美元是“直接补贴”。澳大利亚虽然以10亿澳元(约合7.62亿美元)的承诺捐款数额位居援助国之首,但如果考虑到其中50%是提供给印尼的无息贷款,那么它在援助排行榜的位置就会降至第二或第三位。认捐5亿欧元(约合6.68亿美元)的德国是目前第二大海啸援助国,但德国总理施罗德上周在宣布这一消息时并未谈及这笔援助金的具体构成,他只是暗示说,其中可能包括减免债务和与欧盟、G7共同采取的一些援助措施。

  认捐了3.5亿美元的美国和德国一样,仍在考虑以何种方式提供这笔钱。美国总统布什1月10日表示,美国将信守诺言,兑现认捐款。但美国的援助向来是世界上附加政治条件最多的援助。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的统计,截至1月10日,除美国军方用于救灾的资金外,美国用于灾区援助的金额只有8800万美元,即使加上五角大楼发言人希克斯上周曾表示的美军方每天500万至600万美元的援助花费,仍与3.5亿美元相距甚远。

  这些超级大国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如此计较,关键仍在于他们对海啸捐款具体执行能力的怀疑,其中最大的担忧仍是其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采取贷款和分期有条件支付的方式尽管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客观上的确能起到促进当地政府加强自律的作用。

  美国是第一个站出来用“吝啬”来表达这种不信任的。2004年12月27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受灾的亚洲国家提供1500万美元援助,联合国人道救助协调员埃格兰随即指责其太过吝啬。白宫发言人回应说,美国是国际援助中最大的捐赠者,然而这个纪录很快被澳大利亚等国打破,12月29日布什又出面宣布追加2000万美元,并且回敬埃格兰,“说这种话的人是在误导和发布错误信息”。但美国政府的举动已经开始令民众感到羞愧了。

  《纽约时报》为此发表社论,题为《我们吝啬吗?是的!》。社论称国务卿鲍威尔私下里应该为宣布这个援助而感到脸红,因为1500万美元还不到共和党准备花在布什第二任总统就职仪式上的费用的一半。社论还说,民意调查显示老百姓以为政府用了预算的24%去援助贫困国家,但事实上的花费不到0.25%。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吝啬”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其他西方国家,但它的目的并不仅在杜绝腐败的发生,其中还有通过渲染“不信任”来削弱联合国的势力,达到最终取而代之号令天下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带动的这场“吝啬”行动,可能将导致承诺捐款数额的落空。

  我们不该忘记,一年前缅甸、伊朗等国地震灾区的无数难民至今仍因为捐款没有落实而居住在简易帐篷里,世界有理由警惕这样的尴尬可能重演。

  拯救联合国 拯救人类

  就在记者快要完稿时刻,国际最著名的审计咨询组织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 Coopers)宣布为海啸救灾提供无偿服务。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员正式透露,该公司将帮助联合国监察给予海啸灾民的救援财物。此外,联合国还将授权普华永道调查任何在海啸救援行动中出现的欺骗、浪费或滥用救灾财物的情况。

  据悉,普华永道将为此建立一个资金跟踪体系,以增加透明度,并监控任何可能发生的挪用行为。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明确标明捐款来源和钱款的使用去向,还可以显示捐助方承诺捐款和实际捐款数额的差异。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的审计能力是全球最强的,著名评级机构爱默生调查公司(Emerson Research Company)近年来的年度报告都显示,普华永道的各项服务评级排名都在安达信、德勤、安永及毕马威之前,尤其是审计。

  实际上,联合国此次充当救灾“总司令”事出有因。

  此次援助海啸受灾国的行动原本是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亚洲海啸救灾“核心集团”总指挥的,但由于各国纷纷质疑美国此举是与联合国争夺领导权,美国的霸权主义作风只能使救灾行动更加复杂化,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月6日被迫宣布,该“核心集团”解散,其救灾行动将纳入联合国统一指挥之下,各国主要捐助款项和物资都将通过联合国转交给受灾国。

  同时,深陷联合国历史最大腐败案的安南也迫切需要此次救灾行动重拾信心,重塑联合国的国际形象。

  由于包括联合国高官和安南儿子在内的联合国“直系”的腐败行为,萨达姆政权利用“石油换食品”计划牟取了173亿美元巨额私利,与此同时,大批需要该计划援助的伊拉克人却死于贫穷和饥饿。联合国除了面临信任上的重大危机,更要应对资金管理上的巨大漏洞。

  观察家们认为,联合国似乎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审计机构向世人证明自己清理门户、重新崛起的决心,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更清楚而直白地表达了联合国的这一意愿——“我们将建立一个负责监察救灾款项使用情况的机构,以确保救灾资金得到透明和高效的使用。”

  透明和敞开意味着无处遁逃,意味着存在的自然并且合理,才意味着先天的健康。

  在这一场惊天悲剧中,亚伯拉罕不做悲歌,“世上也有人从其所爱的家园流亡出走,但当他痛苦地追求和寻找他之所失的时候,他不会被忘记,他的悲歌也不会被忘记。”

  人类在哪里“自失”?
私有制未必能带来民主,公有制却一定会导致专制,而且,其专制程度要超过仍保留私有制的任何专制政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1: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