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元区全面下滑 欧洲经济正走向大面积缩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1 17:4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经济学人》报道,一周之前欧元区经济的主要问题还是能否避免衰退。而现在却变成经济衰退到底有多惨。九月中旬金融危机加剧之前,欧元区(经济)就已经开始在挣扎中。由于四月至六月年利率缩水至0.7个百分点,GDP在第三季度也似乎准备小额下滑。据说情形将会越来越糟。受全球快速经济下滑的恐慌,欧洲央行于11月6日降低0.5个基准利率百分点至3.25个百分点,一月两次连续降息。

此举从最近经济数据来看非常合理。10月份的采购经纪人的指数---作为密切关注制造服务业的标准尺度---从46.9跌至43.6,创造十年历史数据的最低分数记录。低于50分表明经济正在缩水:十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正在大缩水。其它指标也不容乐观。欧盟委员会的经济景气信心指数在十月也创十五年新低。委员会将2009年GDP预期增长从原来的1.5个百分点削减至0.1个百分点。即使德国的公司--欧盟区最坚挺经济--也处于忧虑:德国IFO--位于慕尼黑的研究机构—发布的商业信心指数在十月也创历史新低。
由于信贷紧缩致使消费开支削减,商业投资减少和外贸额下降使得最近的经济低迷似乎永无止境。不久前消费者脆弱的信心遭受打击后,消费者纷纷退出(市场)。家庭消费在每年的前两季度都将下滑。没有(经济)复苏的迹象。今年年初至九月份,零售业销量下跌1.6个百分点,巴克莱资本机构经济学家评估十月份的新车销售“勇夺”自1997年以来最低谷,其曾经实施季度性调整。
由于受欧元区两个最大海外市场---英国和美国经济低迷的影响,出口也遭受重创。由于信贷冻结不仅局限于发达国家,销往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也同样面临威胁。欧洲大型金融资本公司---作为提供生产商品和建造公路,铁路,水电系统和电厂的装置供应商一度四年收益增长颇丰,德累斯顿-克莱沃特银行的James Stettler说。敏锐的买家纷纷投钱于商品生产国。中国和东欧大兴基础建设也帮助其订购单不断加厚。
有迹象表明这种需求已经降温。ABB集团(阿西布朗勃法瑞于1988年由瑞典ASEA 公司和瑞士BBC Brown Boveri公司合并而成)是一个业务遍及全球的电气工程集团,10月23日从中东和欧洲新订单报告中显示已经下跌20个百分点一直从六月持续到九月。买家想要从巨额资本项目退出相当困难,况且还有许多高薪工人仍在工作中。根据FaGuo工程集团阿尔斯通的Stettle说,未交货订单价值已经高达470亿欧元(610亿美元),等同于(该公司)超过两年的收益。九月份德国工厂订单由于疲软的外资需求下跌8个百分点,让我们更加警觉。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另一场可能的危机来自消费者食品公司的家庭资本支出,或许认为他们(消费者)还有极强的消费力。三大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保时捷和戴姆勒都表示销售低迷将使得他们通过延长圣诞节的假期而降低产出。另一迹象来自德国软件巨头SAP,他们也正在削减开支。公司的联合总裁Henning Kagermann最近表示他从未“经历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消费开支会下滑如此之快”
信贷紧缩会直接导致公司削减开支吗?令人担心的是由于银行相应缩减资产负债表,那些依靠银行贷款的公司就不得不步调一致,削减开支以减少负债。由于欧洲的公司比美国公司更依靠银行融资,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尤其痛苦。
然而最近商业信心指数下滑与银行削减信用额度相比或许消费开支的焦虑与其更为紧密。今年年初至九月份银行借贷给非金融公司数量增加12.1个百分点,虽然比几个月前有所放缓,但仍是公平的现象。有人说银行对放贷更为严格。一些行业相比之下受创更为严重。债权人更倾向于加强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比如制造业,公共设施公司等),此时零售商,地产商和私募公司就成为牺牲品。
令欧元区公司些许安慰的是欧元已防范美元。先前欧元货币坚挺再加上迫使他们更加高效可能使得欧洲公司更为强大。其下跌使得出口商能够反击来自美国与他们在新兴市场的竞争。欧洲的公司也能很快在这些市场立足。根据欧洲银行数据显示:欧元区出口量,比如到产石油国的产品数量是美国的三倍。
全球化的消极面在于欧洲工作可能转移至低成本国家。这使得在家的职工更为担忧(更加不愿消费)。受雇者的担心可能是正确的。最近商业调查信息表明就业和资金消费正处在生命线。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Thomas Mayer相信这些影响是显著的。他认为欧元区GDP于明年将会下跌1.4个百分点。之后将会实施财政刺激。德国最适合采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因为政府债券深受逃避风险资产的投资者青睐。但11月5号发行的债券数量显得微不足道。
利率下调出台太晚以至于丝毫止不住下滑。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通货膨胀确实不足以担心:从六月份的四个百分点高峰到十月已经跌至3.2个百分点,并且未来可能还会下降。欧洲央行虽然一直拒绝放缓政策但想要赶上还有很远的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4:2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