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云林登台内幕:誓入虎穴绝不示弱
1999年7月中旬某一天下午,上海衡山宾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正邀集多位涉台学者专家,谘商有关当年10月应邀赴台与辜振甫会谈的相关问题。突然间,一通北京打来的电话,让汪老与上海帮智囊在这场充满期待与擘划两岸远景的聚会中,留下历史的惊叹号。 北京来的电话那一端正是国台办、中台办主任陈云林。由于7月9日,台湾的李登辉总统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发表“两国论”,两岸会谈形势出现逆转。
几天后,陈云林代表大陆,向居住在上海的汪老传达**中央决定无限期推迟“辜汪台北会谈”的政策决定。 据参与聚会的上海学者回忆,在接听到电话时,只见汪老脸色一沈,现场气氛颇为诡异,与会的学者就已意识到必有大事发生。
随后听到汪老语气激动地在电话中表白:我坚决地拥护党中央的决定!辜汪破局,直到辜汪两老先后逝世,终至成为千古憾事。
陈云林今年6月从国台办转任海协会长,执掌第一线对台谈判重任。11月3日,他将率领6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台成为两岸分治近60年来访台层级最高的谈判代表。据悉,警方将动员7000名警察确保会谈顺利,并有近800百名中外记者准备见证、采访这场历史盛会。
**决定让陈云林在台湾岛内政治对立情势升高,陈水扁刻意鼓动深绿群众挑起反中情绪之际,毅然如期赴台协商,其实决策过程就有不能轻易示弱的考虑。据涉台学者形容:“套句阿扁的话,头过身就过。民进党不是吓大的,共产党当然也不是吓大的!”
事实上,在张铭清遇袭事件后,**涉台内部建请延缓陈云林访台者也不少。尤其,在民进党成功发动1025大游*,陈水扁扬言将趁机制造两岸事端的情况下,硬碰硬的结果可能导致不可逆料的后果,对两岸都是不利的。
不过,中央最后拍板还是如期登台。熟悉国共斗争史的大陆学者就说,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飞往西安与蒋介石谈判;1945年毛**前往重庆与蒋谈判,**在军政情势复杂的处境下都是危机四伏的;涉台工作搞了30年,“不入虎山,焉得虎子”。
因此,两会高层会务人员27日在广东深圳举行预备性磋商时,大陆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就曾特别关注陈云林率团访台期间的安全问题,并把安全与尊严视为首要课题。海基会副董事高孔廉则做出保证:海基会将本着安全、尊严、便利的原则做好接待工作。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吊诡的。整整30年前,国民党动员激愤知青,拿着与虎谋皮标语包围圆山饭店,抗议来台谈判中美断交的美国特使克里斯多福。30年后,知青有的已位居高官,但这回却是要执行圆山保卫战并与**代表团谈判建构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