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学者看1025:“公民运动”旗号下的政治操弄
2008-10-25
台海网10月25日讯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昨日呼吁全台民众踊跃参与今天举行的大游*(上图),向“总统”马英九呛声,要求“刘内阁”下台。而之前民进党曾宣称要将10月定为“公民运动月”。那么,民进党谋划“公民运动月”的动机何在?这场呛马游*的真实面目如何?记者请教了台湾的一些政治学者,为您一探究竟。
包装纸下的街头路线
台湾 “国政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钟宝慧认为,尽管民进党号称组织抗议活动的目的在于展现台湾的民间力量,但是考察一下“公民运动月”的活动内容,就会发现根本是文不对题,本质上仍然难脱蓝绿对立、政党动员的色彩。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丁仁方解释说,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运动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能够给社会力量一个合理合法的发声渠道。但是台湾的社会团体力量比较弱,民众的合理诉求很容易被政党利用。民进党失去政权之后重回街头路线,它主导的各种街头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议题上的 “合法性”,而打出 “公民运动”的旗号,正是为了获得“合法”这层“包装纸”。
丁仁方认为,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台湾经济不景气,民众出现焦虑情绪,借游*发泄怨气本来很正常。但是反对向大陆过度开放是个伪议题,两岸关系大发展是时代潮流,“顾台湾”不等于反对两岸交流,更不等于宣扬激进的“台独”主张。丁仁方表示,之所以说“公民运动”是民进党的包装纸,就是因为“反黑心、顾台湾”这个议题被民进党注入了其他的内容,特别是与民众心声相违背的东西。
民进党借机操弄民粹
丁仁方认为,陈水扁参加今天的游*,实际上极大地削弱了这场游*的合理性。两年前的红衫军“倒扁”运动,算是具有比较鲜明的公民运动色彩,因为那时各个阶层不分蓝绿都自发加入进来,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反贪腐”这个基本价值。而现在公认很贪腐的陈水扁也加入这场游*,实际上是打算绑架民进党及参与民众,把游*变成一场民粹式的“挺扁”运动,而这是整个社会舆论很难认可的,所以连谢长廷等民进党内重要人物都不趟这个浑水。
钟宝慧表示,民进党组织“公民运动月”是为了取得媒体版面以及群众吸引力,但是把公民运动引向极端民粹是非常危险的。丁仁方认为,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台南访问期间遭遇暴力事件,虽然是一小撮人的极端行为,但对民众心理却有着很负面的引导。民进党为了布局县市长选举,利用民众对“毒奶粉”的不满,又把“台湾主体”议题拿出来炒作,企图把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扭曲成对大陆的敌视,从而谋求民进党自身的政治利益。丁仁方最后强调,这种打着“公民运动”旗号,操弄民粹的游*,最终损害的将是民进党已经所剩不多的社会基础。(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