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霸权之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5 12: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05-11-05 文章来源:《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 文章作者:门洪华 <br />?<p>??? 【内容提要】国际制度与霸权的建立、维持、衰落乃至重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国际制度对霸权的建立、维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讲,国际制度甚至是霸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称之为制度霸权。然而,仅仅将国际制度视为霸权的工具堪称偏颇,国际制度还有自身的道义价值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构成了战略约束。鉴于此,如何评估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是国际关系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维度剖析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指出国际制度的“刚性”发展进一步凸现了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评析国际制度与霸权、霸权战略的关系,指出制度安排是霸权结构的核心,制度手段是霸权护持的主要途径,利用和改造国际制度是霸权延展的主要方式。本文重点剖析国际制度与美国霸权的关系,强调国际制度战略为“美国霸权之翼”。</p><p>??? 【关 键 词】美国 霸权 国际制度 战略价值 战略约束</p><p>??? 随着国际社会在秩序化、组织化方面的进步,国际制度作为一种进程性因素的作用凸现出来,它甚至逐渐积淀为国际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意义有所增强。正如约翰·伊肯伯里指出的,当力量体现在规则和秩序本身的原则之中时,它是最为深刻和持久的。[1]作为影响和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元素,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进一步展现出来,它代表人类发展之公意的观念价值也得到了重视,且其工具性价值中的约束意义有所加重,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之下,如何正确认识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亟需解答的一个重大问题。</p><p>??? 按照既有的解释,国际制度与霸权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尤其是,美国霸权与国际制度之间恩怨情仇颇多,是我们分析国际制度之战略价值的天然对象,本文也将从霸权的角度切入剖析之。但需要指出的是,从霸权战略的角度分析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仅仅是问题的一个层面,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需要从所有主权国家行为体乃至全球社会的广度和高度来理解、认识。</p><p>??? 国际制度“刚性”的发展</p><p>??? 国际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丛林世界走向秩序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作为国际制度实体化代表的国际组织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迄今,上至外层空间、下至海洋床底,人类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与国际制度或多或少地联系在一起,各个问题领域的国际制度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庞大的制度网络,在调整国际关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们几乎难以想象,在世界相互依赖发展到当前的密切程度,如果没有国际制度的存在,整个国际社会如何维持和运作?可以说,目前任何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处理,如果没有相关国际制度的参与,都难以获得圆满解决。另一方面,衡量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能力是否充实,一个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它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各类国际制度的发展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20世纪人类社会秩序化、组织化的一道风景线。</p><p>??? 国际制度是伴随着国际社会的秩序化、组织化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常常被视为国际关系中的进程性因素。秦亚青指出,国际制度作为进程性因素的作用体现,主要源于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和关联性,及其惩罚功能和服务功能。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成员认可或达成的规则,理性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依赖国际制度。在反复的国际交往中,国际制度趋于奖励遵守制度的国家,惩罚违反制度的国家,国家因此逐渐学会在制度的框架内定义或重新定义自己的国家利益。[2]约翰·伊肯伯里指出,国际制度的刚性主要体现在“类似于婚姻”的战略约束能力上,即确定国家的预期作为,将国家锁入既定的、可预期的行为轨道。[3]</p><p>??? 随着国际制度的扩展,一个网络化的制度体系正在型构之中,国际制度与权力结构的结合也日渐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制度体系甚至逐渐积淀成为国际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制度作为一种权力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展现出来,概言之,国际制度逐渐成长为一种结构性因素。</p><p>??? 国际制度进程性意义的凸现和结构性意义的出现,使得国际制度在塑造国际社会的作用得到更多重视,国际制度的刚性也使得新自由制度主义颇感欣喜,视之为达成人类理想的重要途径。基欧汉指出,“即使民族国家仍然保留当前的许多职能,如果要在一个局部和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实现有效的治理,则必须扩展国际制度。如果要使全球化不受阻遏或不可逆转,则必须发展治理安排以促进合作、缓和冲突。”[4]</p><p>??? 新的国际制度在没有霸权的问题领域内发展壮大起来,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视为国际制度刚性的展现。贾洛德﹒维恩纳(Jarrod Wiener)指出,在关贸总协定(GATT)关于农业、服务业和知识产权的谈判中,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中,美国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并非是贸易领域的霸权国。奥兰﹒扬(Oran Young)指出,在大西洋和东西关系问题领域机制形成的研究表明,在明确缺乏霸权的情况下,不同的机制是可以存在的。[5]在作为低度政治(Low Politics)的生态环境领域里,国际制度建设颇为迅捷,而这一领域没有霸权国,只有积极引导国和利害关系国,但其制度规范却对所有国家都有约束意义。</p><p>我们承认国际制度的刚性有所发展,但其软性制约价值更具有本质意义。基欧汉的如下观点可谓画龙点睛:“我们支持制度,因为没有健全的国际制度,则生活必然是肮脏、野蛮与短暂的;我们怀疑制度,因为我们认识到自私的精英会利用制度进行盗窃和压迫。在一个局部全球化的世界上,我们需要更宽泛的制度。”[6]</p><p>??? 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p><p>??? 国际制度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其工具价值上,但构成其价值基底的还是规范价值,或称之为道义价值。对一个具体而确定的时代而言,制度是最高意义上的创新力量。制度决定了人们的预期,是终极意义上的行为规范。[7]国际制度的核心道义价值在于,它代表了人类对共同利益和共同正义的追求,并提供了追求这些共同目标的平台,提供约束乃至阻止其他选择的机制,从而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预期,规定一种各国国际行为的基本规范。</p><p>??? 制度的道义价值来源于人类对国际社会秩序化的渴望,来源于造就一种尊重彼此价值和准则、同舟共济的文化。[8]作为这一追求的象征和现实表现,国际制度并不仅仅反映霸权国的利益需求,更主要的是霸权国要具有前瞻性的眼界,具有以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战略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世界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制度的独立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它对霸权的制约也将愈加明显和具有根本性。[9]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际制度道义价值的体现。</p><p>??? 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主要表现形式即其合法性,而合法性也被视为国际规范和程序的核心问题。[10]如前所述,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在于,其创建、实施、修改和完善都是由众多国家参与的,得到后来者(后发国家或后参与国家)的认可,并通过国内程序得到了确认,而且其基本原则和规范得到各国尤其是各参与国的遵守。在现代社会,合法性与民主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鉴于其创建、修改、完善需要各参与方的认可,国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主化的演进,也体现并加强了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正如伊肯伯里指出的,多边国际制度是创立和确保更加友善、民主的世界秩序的关键。[11]</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2:32:3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制度道义价值的体现就是对国家间信任的培育。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上,猜疑和误解比比皆是,培育信任是一个充满挫折、需要善意和坚韧的过程,尤其是在大国之间,信任往往是稀有产品。[12]而国际制度提供了共有的原则和规范,改变着各国的自我利益观念,[13]故而成为培育信任的途径。<p>??? 当然,在判断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之时,我们必然会注意到相关的民主赤字问题和滞后性问题。从民主化的角度看,国际制度赖以建立的原则具有天然的民主赤字特性。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指出,现行国际制度加强了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统治,是不公正分配的结果;而战后的国际制度是美国控制世界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西方统治精英的利益和价值观念,道义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14]鉴于国际制度的惯性作用,国际制度对新的发展态势关注、反应不足,存在滞后性,例如,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奠定基础的,而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往往难以在国际制度框架上及时反映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规范能力。</p><p>??? 国家对待国际制的根本性态度有两种,即所谓的原则性制度主义(Principled Institutionalism)和工具性制度主义(Instrumental Institutionalism),前者强调国际制度的价值理性,后者则强调国际制度的工具理性,而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待国际制度似乎是一种人类本能性的反映。国际关系任何主流范式均不否认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霸权稳定论将国际制度视为工具理性的产物,认为国际制度的产生与作用发挥均依赖早于制度存在的国家之意愿。[15]而新现实主义的代言人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制度或是空中楼阁,或是大国工具。[16]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制度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工具价值上,即国际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来促进国际合作。在罗伯特·基欧汉看来,国际社会存在广泛的不确定性,没有国际制度,则国家间协议无法达成。[17]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有效性上。[18]建构主义强调文化、观念等主观性因素在国际制度形成和变迁中的作用,认为国际制度可以直接影响国家利益的形成和国家的国际行为,对国家行为构成战略性制约。</p><p>??? 国际制度的创立实际上就是其工具性价值的起始。政治家在致力于制度创新时必然存在有所选择的动机,[19]国家尤其是霸权国家在创立国际制度时必有其利益上的考虑,国际制度往往成为霸权国利益和权力的延伸。</p><p>??? 国际制度创立之后,就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独立发挥作用的变量。总体而言,国际制度可为所有参与国提供便利,堪称利益均占的制度安排。[20]具体言之,国际制度一方面在客观和主观上加强了霸权国的实力,甚至成为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霸权并延缓霸权的衰落;另一方面又对霸权构成约束和制约,从而成为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尤其是,国际制度给予小国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在促进全球制度合法化方面发挥了工具性作用。[21]我们认为,国际制度对霸权的工具作用有着关键性意义。没有任何大国能够完全倚重国际制度,但国际制度注定是霸权国外交战略的起点。当霸权国以宽泛的方式界定其国家利益,将全球利益纳入其中,一定程度的单边主义更有可能被接受。霸权国家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如何将压倒性实力转化为一种与其价值观及其利益相辅相成的国际共识和普遍接受的规范。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制度既对霸权提供了制约,也为束缚他国的手脚从而服务于霸权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提供了条件。国际制度因此而成为成就霸权的最佳路径和战略工具。[22]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制度也会对霸权国构成战略约束,从而阻遏其单边主义行动的泛滥。[23]</p><p>??? 在一定意义上,国际制度往往滞后于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大国尤其是霸权国的战略演变,因此防止国际制度制约和左右自己的行动自由就成为霸权国时常的思考。国家制度的工具价值也体现为其他国家所利用来制约霸权利益,而霸权国家不堪承受制度成本而改造之。按照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判断,“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功能而建立制度,如果由此得出的结果不符合初衷,我们就要修改制度,直至制度能够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结果。”[24]如此,国际制度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脆弱性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展露无遗。</p><p>??? 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工具价值都指向其目标核心,即对国家认识和利用国际制度提供战略思考的空间,鉴于此,如何从战略上认识国际制度的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p><p>??? 从战略的角度讲,国际制度首先是主导国家传播其文化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以美国为例,其“上帝选民”、“山颠之城”、“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观念使得美国将其命运与国际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作为美国政治文化最强大的动力,它促使美国成长为制度性霸权。[25]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价值观内化为国际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普世价值也因此展现和固化。随着这些制度内嵌性的增强,潜在的对手越来越难以确立一套竞争性的规则和制度。鉴于此,既有霸权变得高度制度化,而新的、乃至更强大的国家(集团)有意建立另一种秩序,改变这些制度性规则乃至其隐含的政治文化价值<br />?<br />?<br />?<br /></p><div></div><table class="dashe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table class="function"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a title="提示:评论数每隔1~2小时刷新一次\\" onload="hide('comment49158a45010002w5')" href="javascript:;">评论(0)</a>┆ 引用┆ <a title="提示:阅读数每隔1~2小时刷新一次\\" href="http://blog.sina.com.cn/myblog/article/article_reader.php?blog_id=49158a45010002w5" target="_blank">阅读(4)</a>┆ 打印</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id="articleChild49158a45010002w5" style="DISPLAY: none"></td></tr></tbody></table><a name="comment"></a><center><table class="commen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div id="comment49158a45010002w5"><table class="comment sysHan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title" onload="hide('commentBody49158a45010002w5');swap('commentTitle49158a45010002w5','className','up','down');"><td class="up" id="commentTitle49158a45010002w5"><div class="sysBr500">文章评论</div></td></tr></tbody></table><div id="commentBody49158a45010002w5"><div class="alt">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div><div class="dashed"></div><div class="page" align="center"></div><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line" height="1"><td></td></tr><tr><td class="postBox"><form class="form" id="form49158a45010002w5" action="/myblog/comment/review_post.php" method="post" target="post"><input type="hidden" value="get('/sns/comment.php?my_id=49158a45010002w5','/xsl/comment.xsl','comment_49158a45010002w5','output',$('comment49158a45010002w5').parentNode);" name="call" /> <fieldset class="postFSet"><legend>发表评论</legen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tbody><tr><td width="48"></td><td></td></tr><tr height="6"><td colspan="2"></td></tr><tr><td>昵 称:</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loginname"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style="WIDTH: 360px"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76" value="" name="loginname" /></td></tr><tr><td>主 页:</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homepage"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style="WIDTH: 360px"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76" value="" name="homepage" /></td></tr><tr><td>验证码:</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checkwd"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10" value="" name="checkwd" />  图案:</td></tr></tbody></table></fieldset></form></td></tr></tbody></table></div></div></td></tr></tbody></table></center>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2:32:50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制度道义价值的体现就是对国家间信任的培育。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上,猜疑和误解比比皆是,培育信任是一个充满挫折、需要善意和坚韧的过程,尤其是在大国之间,信任往往是稀有产品。[12]而国际制度提供了共有的原则和规范,改变着各国的自我利益观念,[13]故而成为培育信任的途径。<p>??? 当然,在判断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之时,我们必然会注意到相关的民主赤字问题和滞后性问题。从民主化的角度看,国际制度赖以建立的原则具有天然的民主赤字特性。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指出,现行国际制度加强了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统治,是不公正分配的结果;而战后的国际制度是美国控制世界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西方统治精英的利益和价值观念,道义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14]鉴于国际制度的惯性作用,国际制度对新的发展态势关注、反应不足,存在滞后性,例如,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奠定基础的,而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往往难以在国际制度框架上及时反映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规范能力。</p><p>??? 国家对待国际制的根本性态度有两种,即所谓的原则性制度主义(Principled Institutionalism)和工具性制度主义(Instrumental Institutionalism),前者强调国际制度的价值理性,后者则强调国际制度的工具理性,而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待国际制度似乎是一种人类本能性的反映。国际关系任何主流范式均不否认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霸权稳定论将国际制度视为工具理性的产物,认为国际制度的产生与作用发挥均依赖早于制度存在的国家之意愿。[15]而新现实主义的代言人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制度或是空中楼阁,或是大国工具。[16]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制度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工具价值上,即国际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来促进国际合作。在罗伯特·基欧汉看来,国际社会存在广泛的不确定性,没有国际制度,则国家间协议无法达成。[17]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有效性上。[18]建构主义强调文化、观念等主观性因素在国际制度形成和变迁中的作用,认为国际制度可以直接影响国家利益的形成和国家的国际行为,对国家行为构成战略性制约。</p><p>??? 国际制度的创立实际上就是其工具性价值的起始。政治家在致力于制度创新时必然存在有所选择的动机,[19]国家尤其是霸权国家在创立国际制度时必有其利益上的考虑,国际制度往往成为霸权国利益和权力的延伸。</p><p>??? 国际制度创立之后,就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独立发挥作用的变量。总体而言,国际制度可为所有参与国提供便利,堪称利益均占的制度安排。[20]具体言之,国际制度一方面在客观和主观上加强了霸权国的实力,甚至成为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霸权并延缓霸权的衰落;另一方面又对霸权构成约束和制约,从而成为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尤其是,国际制度给予小国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在促进全球制度合法化方面发挥了工具性作用。[21]我们认为,国际制度对霸权的工具作用有着关键性意义。没有任何大国能够完全倚重国际制度,但国际制度注定是霸权国外交战略的起点。当霸权国以宽泛的方式界定其国家利益,将全球利益纳入其中,一定程度的单边主义更有可能被接受。霸权国家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如何将压倒性实力转化为一种与其价值观及其利益相辅相成的国际共识和普遍接受的规范。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制度既对霸权提供了制约,也为束缚他国的手脚从而服务于霸权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提供了条件。国际制度因此而成为成就霸权的最佳路径和战略工具。[22]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制度也会对霸权国构成战略约束,从而阻遏其单边主义行动的泛滥。[23]</p><p>??? 在一定意义上,国际制度往往滞后于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大国尤其是霸权国的战略演变,因此防止国际制度制约和左右自己的行动自由就成为霸权国时常的思考。国家制度的工具价值也体现为其他国家所利用来制约霸权利益,而霸权国家不堪承受制度成本而改造之。按照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判断,“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功能而建立制度,如果由此得出的结果不符合初衷,我们就要修改制度,直至制度能够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结果。”[24]如此,国际制度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脆弱性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展露无遗。</p><p>??? 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工具价值都指向其目标核心,即对国家认识和利用国际制度提供战略思考的空间,鉴于此,如何从战略上认识国际制度的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p><p>??? 从战略的角度讲,国际制度首先是主导国家传播其文化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以美国为例,其“上帝选民”、“山颠之城”、“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观念使得美国将其命运与国际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作为美国政治文化最强大的动力,它促使美国成长为制度性霸权。[25]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价值观内化为国际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普世价值也因此展现和固化。随着这些制度内嵌性的增强,潜在的对手越来越难以确立一套竞争性的规则和制度。鉴于此,既有霸权变得高度制度化,而新的、乃至更强大的国家(集团)有意建立另一种秩序,改变这些制度性规则乃至其隐含的政治文化价值<br />?<br />?<br />?<br /></p><div></div><table class="dashe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table class="function"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a title="提示:评论数每隔1~2小时刷新一次\\" onload="hide('comment49158a45010002w5')" href="javascript:;">评论(0)</a>┆ 引用┆ <a title="提示:阅读数每隔1~2小时刷新一次\\" href="http://blog.sina.com.cn/myblog/article/article_reader.php?blog_id=49158a45010002w5" target="_blank">阅读(4)</a>┆ 打印</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id="articleChild49158a45010002w5" style="DISPLAY: none"></td></tr></tbody></table><a name="comment"></a><center><table class="commen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div id="comment49158a45010002w5"><table class="comment sysHan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title" onload="hide('commentBody49158a45010002w5');swap('commentTitle49158a45010002w5','className','up','down');"><td class="up" id="commentTitle49158a45010002w5"><div class="sysBr500">文章评论</div></td></tr></tbody></table><div id="commentBody49158a45010002w5"><div class="alt">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div><div class="dashed"></div><div class="page" align="center"></div><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line" height="1"><td></td></tr><tr><td class="postBox"><form class="form" id="form49158a45010002w5" action="/myblog/comment/review_post.php" method="post" target="post"><input type="hidden" value="get('/sns/comment.php?my_id=49158a45010002w5','/xsl/comment.xsl','comment_49158a45010002w5','output',$('comment49158a45010002w5').parentNode);" name="call" /> <fieldset class="postFSet"><legend>发表评论</legen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tbody><tr><td width="48"></td><td></td></tr><tr height="6"><td colspan="2"></td></tr><tr><td>昵 称:</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loginname"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style="WIDTH: 360px"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76" value="" name="loginname" /></td></tr><tr><td>主 页:</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homepage"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style="WIDTH: 360px"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76" value="" name="homepage" /></td></tr><tr><td>验证码:</td><td><input class="colorCCC" id="checkwd" onblur="this.className='colorCCC';" onfocus="this.className='color999';" size="10" value="" name="checkwd" />  图案:</td></tr></tbody></table></fieldset></form></td></tr></tbody></table></div></div></td></tr></tbody></table></center>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2:33:05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制度道义价值的体现就是对国家间信任的培育。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上,猜疑和误解比比皆是,培育信任是一个充满挫折、需要善意和坚韧的过程,尤其是在大国之间,信任往往是稀有产品。[12]而国际制度提供了共有的原则和规范,改变着各国的自我利益观念,[13]故而成为培育信任的途径。<p>??? 当然,在判断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之时,我们必然会注意到相关的民主赤字问题和滞后性问题。从民主化的角度看,国际制度赖以建立的原则具有天然的民主赤字特性。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指出,现行国际制度加强了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统治,是不公正分配的结果;而战后的国际制度是美国控制世界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西方统治精英的利益和价值观念,道义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14]鉴于国际制度的惯性作用,国际制度对新的发展态势关注、反应不足,存在滞后性,例如,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奠定基础的,而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往往难以在国际制度框架上及时反映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规范能力。</p><p>??? 国家对待国际制的根本性态度有两种,即所谓的原则性制度主义(Principled Institutionalism)和工具性制度主义(Instrumental Institutionalism),前者强调国际制度的价值理性,后者则强调国际制度的工具理性,而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待国际制度似乎是一种人类本能性的反映。国际关系任何主流范式均不否认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霸权稳定论将国际制度视为工具理性的产物,认为国际制度的产生与作用发挥均依赖早于制度存在的国家之意愿。[15]而新现实主义的代言人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制度或是空中楼阁,或是大国工具。[16]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制度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工具价值上,即国际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来促进国际合作。在罗伯特·基欧汉看来,国际社会存在广泛的不确定性,没有国际制度,则国家间协议无法达成。[17]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制度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有效性上。[18]建构主义强调文化、观念等主观性因素在国际制度形成和变迁中的作用,认为国际制度可以直接影响国家利益的形成和国家的国际行为,对国家行为构成战略性制约。</p><p>??? 国际制度的创立实际上就是其工具性价值的起始。政治家在致力于制度创新时必然存在有所选择的动机,[19]国家尤其是霸权国家在创立国际制度时必有其利益上的考虑,国际制度往往成为霸权国利益和权力的延伸。</p><p>??? 国际制度创立之后,就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独立发挥作用的变量。总体而言,国际制度可为所有参与国提供便利,堪称利益均占的制度安排。[20]具体言之,国际制度一方面在客观和主观上加强了霸权国的实力,甚至成为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霸权并延缓霸权的衰落;另一方面又对霸权构成约束和制约,从而成为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尤其是,国际制度给予小国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在促进全球制度合法化方面发挥了工具性作用。[21]我们认为,国际制度对霸权的工具作用有着关键性意义。没有任何大国能够完全倚重国际制度,但国际制度注定是霸权国外交战略的起点。当霸权国以宽泛的方式界定其国家利益,将全球利益纳入其中,一定程度的单边主义更有可能被接受。霸权国家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如何将压倒性实力转化为一种与其价值观及其利益相辅相成的国际共识和普遍接受的规范。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制度既对霸权提供了制约,也为束缚他国的手脚从而服务于霸权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提供了条件。国际制度因此而成为成就霸权的最佳路径和战略工具。[22]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制度也会对霸权国构成战略约束,从而阻遏其单边主义行动的泛滥。[23]</p><p>??? 在一定意义上,国际制度往往滞后于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大国尤其是霸权国的战略演变,因此防止国际制度制约和左右自己的行动自由就成为霸权国时常的思考。国家制度的工具价值也体现为其他国家所利用来制约霸权利益,而霸权国家不堪承受制度成本而改造之。按照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判断,“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功能而建立制度,如果由此得出的结果不符合初衷,我们就要修改制度,直至制度能够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结果。”[24]如此,国际制度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脆弱性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展露无遗。</p><p>??? 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和工具价值都指向其目标核心,即对国家认识和利用国际制度提供战略思考的空间,鉴于此,如何从战略上认识国际制度的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p><p>??? 从战略的角度讲,国际制度首先是主导国家传播其文化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以美国为例,其“上帝选民”、“山颠之城”、“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观念使得美国将其命运与国际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作为美国政治文化最强大的动力,它促使美国成长为制度性霸权。[25]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价值观内化为国际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普世价值也因此展现和固化。随着这些制度内嵌性的增强,潜在的对手越来越难以确立一套竞争性的规则和制度。鉴于此,既有霸权变得高度制度化,而新的、乃至更强大的国家(集团)有意建立另一种秩序,改变这些制度性规则乃至其隐含的政治文化价值<br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01: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