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夫熊猫》思考:为什么美国人能拍中国人不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10: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功夫熊猫》思考:为什么美国人能拍中国人不能
中国味十足的好莱坞动画巨制《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以来,不到两周时间攻下5000万元票房,成为6月内地影市的最热影片。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署名文章称,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美国人能拍出来,中国人不能?

文章举例电影导演陆川的一个经历试图给出答案: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曾执导《可可西里》的电影导演陆川追忆年前曾接受一项任务,为奥运会制作一部动画电影。但接下来一年,他形容创作是在“几十重大山的压制下缓慢前行”,“‘弘扬奥运’、‘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谐社会’等等主题性的硬性指标就有十几条,本来是带着玩的心情弄的,可慢慢开始僵化,到最后大家都不会了。最后不了了之。”



他在博客中写道:“对于这些大洋彼岸的创作者而言,我们熟悉的文化不再是一种束缚创作的沉重包袱,而成为一种最为鲜活和有力的滋养。”

文章讲到,其实,对看惯功夫片的华人世界来说,《功夫熊猫》的故事老套,很多桥段也显然是从过去的功夫片中取得灵感,并配上美式幽默和叙事逻辑,但片中布满的中国文化元素,从视觉、配乐到景物、人际关系细节,都让人感到创作者对表现中国文化的丝丝诚意。

“《功夫熊猫》是我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中国正在遭受极大的灾难,我希望这部影片能给中国孩子的脸上重新带来笑容。”

《功夫熊猫》导演奥斯波恩上个月在戛那记者会上说的这段话,你说是例行公关也好,柔情示爱也好,有中国媒体报道说,当时在场的中国记者听了,几乎所有人眼里都涌出了泪水。

奥斯波恩自称是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迷,为了拍《功夫熊猫》,准备了15年,特地选在北京奥运年全球公映此片,因为“中国到时候是全世界的话题”。

文章说,虽然中国政府与老百姓在四川大地震中的表现赢得举世敬重,纾缓了早前国际上因为西藏问题而爆发的批判压力,但经此一役,很多人也已经发现了中国自己真实声音、形象并没有传播出去和这么做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怎么传,才能在情感和理智上感召不同观点的人?

文章最后说,互联网上有人这么说:《功夫熊猫》胜过一部《论语》,很夸张。但《功夫熊猫》那个老掉牙的主题:“战胜你自己才能战胜别人”,也许真的有点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0: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