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艳照门”思考:被宠坏了的艺人们
最近网上舆论的焦点除了雪灾、春晚之外,恐怕就是“艳照门”事件的连续发酵。我也跟风发了一个旧帖“都是手机拍照惹的祸”,从技术上浅议了一下,意犹未尽,甘冒赚取点击率的指责,再从社会角度发一点议论。
娱乐界的艺人们这两年的负面新闻很多,几乎是让人目不暇接。远一点的是那“张小姐”揭“黄大导演”的“潜规则”,中一点的是台湾的艺人结伙吸毒,近一点的是导演张元在家吸毒被抓,当然,更近的则是帅哥陈冠希与众女星的艳照外泄。
为什么会这样?艺人们怎么啦?
也许每个艺人的出丑都有个人的、个体的原因,但我想有一个原因是共同的:他们被社会宠坏了。
电子媒介时代是一个偶像大行其道的时代。在电子媒介之前的印刷时代,社会的文化名人要靠文字作品说话,大众追捧的是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作者本身。那时,也许一个人的名头如雷贯耳,名头背后的那个人到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知道的人并不多。电子媒介时代,一切都不同了,大众追捧的是娱乐明星本人,而不是他的作品。通过电视等电子媒介,艺人们借助包装和宣传等造星手段很快家喻户晓,使自己的形象“深入人心”,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实际上并不重要。
也就是说,很多(不是说所有)艺人的成名成家靠的不是真才实学、不是响当当的作品,而是“潜规则”、家庭出生、包装和推广、甚至运气和机缘巧合。不是说其他领域没有庸才和骗子,甚至科学界也有名气很大却没有什么真东西的假“砖家”,而是比较而言,娱乐界是最没有规律、最没有公正的一个社会领域,往往是正常的成才路子走不通,而歪路子往往一试就灵。
很多受万众瞩目、万众敬仰的星光灿烂的明星实际上并没什么,除去他们身上的光环和财富,多是半文盲式的“都市混混”,没有什么文化根基。这样的人,在“粉丝”们的追捧之下,最容易飘飘然、最容易忘乎所以、最容易自我膨胀,以为全天下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用、都应该围着自己转,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别人的,与他没有关系,很容易干出各种各样荒腔走板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在一个商业社会,巨大的名望往往意味着巨大的财富。那些没有文化根基、一夜走红的大大小小的“碗们”,一个个都是会印钱的机器,哪个不是千万身家?俗话说,“有多少能耐趁多少钱”,能耐没到而钱很多往往不是好事。美国人曾经做过跟踪研究,发现那些通过中彩票得大奖一夜爆富的人,几乎没有几个能够善终,多数在晚年的时候穷困潦倒。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人没有能力驾驭那大笔的财富,反而为那大笔的财富所害。这些爆发的艺人一样不能很好地打理自己的金钱,反而在金钱的驱使下干出一件又一件荒唐的事情,害了别人、毁了自己。
爱因斯坦曾经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比喻为一把锋利的剑,而不成熟的人类就像一个懵懵然的儿童,经常会控制不好“手中的剑”,结果是伤了别人又自伤。“心智并不成熟”艺人们巨大的社会声望和庞大的财富实际上也是他们手中锋利的剑,弄不好同样是既伤人、又自伤。想想,陈冠希、“陈冠东”们,小小年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受到社会的“众星捧月”、得到亿万财富,怎能不空虚无聊、胡作非为?阿娇说那时年少不懂事,也许她是实话实说,但我们又如何解释那些为老不尊的导演们呢?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勇敢的阿娇说“感谢不离不弃的Fans”,这时候她最希望的是Fans的宽容和理解,也只有Fans的宽容和理解能够救她们于水火之中。问题是,无论艺人们干出什么样的有悖伦理纲常的事情,Fans都给予宽容和理解,艺人们还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