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女主播董卿真的不识“诗”与“词”?(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11: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女主播董卿真的不识“诗”与“词”?(图)
美女主播董卿真的不识“诗”与“词”?(图)
2008年第七届金鹰电视艺术节的开幕式,由董卿与汪涵联袂主持。其中,董卿有一处口误,将“词”说成了“诗”,这引得张一一先生大为不满。张一一先生当即撰文《金鹰节上,董卿不识“诗”与“词”》,说以“知性美女主持”示人的董卿,“居然不懂得‘诗’与‘词’的区别,就那样当着亿万电视观众之面,混淆了一代伟人毛**的‘诗’与‘词’!”

          (34.24 KB)

2008-9-3 08:26
    董卿的这个口误,发生在唐国强朗诵完毛**的《七律·长征》之后。当时,董卿接着说:“主席长征途中的另一首诗也写得非常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张一一先生说得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两句,而《忆秦娥·娄山关》是词不是诗。可我们能据此得出“董卿不识‘诗’与‘词’”的结论吗?

    我相信,董卿不但知道诗与词的区别,而且绝对知道《忆秦娥·娄山关》是词不是诗,将“词”说成“诗”只是一时口误。董卿在以往主持的过程中,口误不止一次,其他的主持人也时常有口误。这是因为主持时高度紧张,谁也不能保证一点错误不出。有了口误,改了就得了,用不着大加挞伐,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一样,“多大的事,值得用炮轰?”

    有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文化测试中,有道题是:“请问‘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君’是指谁?”评委余秋雨点评道:“指的是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董大是当时的宫廷音乐圣手,也许是董卿的祖先。高适在一个大雪西风的天气里为他送别。高适的意思是说:董大,凭着你的琴声,凭着你的音乐修养,将来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识你。”

    余秋雨先生说董大“也许是董卿的祖先”,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我想,“曾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修过古典文学专业的才女主持董卿”,一定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一定知道什么是“诗”、什么是“词”。对待主持人的口误,我们要宽容。【转载】

             金鹰节上,董卿不识“诗”与“词”

                         作者:张一一

    董卿来了,好客的湖南人民是欢迎的。然而,见过些许“大场面”的董卿,在“惟楚有材”的湖湘大地和锋芒毕露的电视湘军面前,显是还不够自信。不但一开场“汪涵没有陆毅高”的笑话太冷,随后被汪涵涮以“视龄比你长”之后,脸蛋上两朵挥之难去的灿烂红霞,似也能说明些什么。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还是一向以“知性美女主持”面目示人的董卿,这位曾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修过古典文学专业的才女主持,经常在节目中“即兴”引用诗词歌赋的她,居然并不懂得“诗”与“词”的区别,就那样当着亿万电视观众之面,混淆了一代伟人毛**的“诗”与“词”!
  
    在唐国强朗诵完毛**的《七律·长征》之后,我们的董大主持忙不迭地说:“主席长城途中的另一首诗也写得非常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请注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虽然和《七律·长城》中的句式一样都是七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首“诗”。事实上,董卿女士引用的这两句“诗”,恰恰不过是主席他老人家脍炙人口的《忆秦娥·娄山关》词中两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此词大气磅礴悲壮雄浑,当属主席诗词作中上品,董卿大主持竟犯下如此低级错误,实在是说不过去,倘若一不小心影响到电视机前莘莘学子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和就业,那就更是不可原谅罪莫大焉。
  
    2008,恰逢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知天命”之年的中国电视,50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史诗般的作品还没有出现”,而在在这样一个“期待史诗”的时代,我们经常抛头露面的那一些“名嘴”和“国脸”们,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似也是我巍巍华夏亿万电视观众,一个极大的福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0-27 11:44:56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口误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0-27 11:44:5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好帖 ![s:160] [s:173] [s:1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8 22: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