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洲呼唤地区性大宗商品交易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3 16:5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亚洲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引擎。然而,尽管该地区发挥着关键作用,却未能创建一个强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

这一真空使得伦敦、纽约和芝加哥发展成为了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然而,亚洲新老参与者之间正在划定战线,它们都决心成为该地区得到认可的大宗商品交易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16:57:11 | 只看该作者
银行家们表示,这一重要交易中心将改善流动性,并促进以基于大宗商品的金融产品创新。

新成立的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ngapore Mercantile Exchange)副董事长Jignesh Shah表示:“整个地区需要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合约。”

颇具影响力的大宗商品投资者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补充称:“亚洲拥有30亿人口,这里是大宗商品需求的中心。但目前,如果你想了解石油或玉米的价格,你必须查看芝加哥或伦敦等地的报价。”

争夺亚洲大宗商品交易主导地位的战斗正在打响,因为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大了亚洲公司对冲风险的需求。

日本最大交易公司之一住友(Sumitomo)执行总裁Bob Takai表示:“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只会上升。”

对于新成立的交易所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一个机会。危机正正促使企业撤离有欠透明的双边私下场外交易(OTC)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16:57:59 | 只看该作者
然而,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银行和交易机构不愿在经济动荡之际启动新项目——这是可以理解的。

就在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成立和香港商品交易所(Hong Kong Mercantile Exchange)明年开业之前,老牌的东京商品交易所(Tokyo Commodities Exchange)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去年12月,该交易所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重新启动业务。

追溯到1697年,日本创建了全球第一家大宗商品交易所,其大米市场位于大阪,但此后却退到了一旁。

东京商品交易所负责规划的执行董事Mitsuhiru Onosato承认,该交易所未能从大宗商品热潮中获益。

Mitsuhiru Onosato坦承:“我们的交易系统较为陈旧。”他指的是该交易所把重点放在散户投资者身上,从而导致价格和仓位限制波幅较窄。他表示,这些措施挫伤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性。不过,东京商品交易所正对其业务进行全面改革,并制定日本大宗商品市场交易额翻番的目标。过去5年,该市场交易额已降低了一半。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亚太区大宗商品销售主管拉塞尔•诺顿(Russell Norton)表示,尽管交易系统准入方面的改善将有利于日本以外的投资者,但“日本真正重要的进展在于,东京商品交易所正逐渐参与国内石油的定价。”

在东京商品交易所进行上述改革之际,日本修改了监管规定,允许金融企业在大宗商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16:58:23 | 只看该作者
银行家表示,日本国内券商野村证券(Nomura)和大和证券(Daiwa)都渴望扩张,但三菱UFJ(Mitsubishi UFJ)等银行则热情不高。

在东京进行市场改革的同时,新加坡和香港仍在对推出新交易所的计划进行最后的修改。

香港商品交易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香港官员们希望强调,香港有着良好的监管环境,同时国际银行和交易员云集,这些因素都会令这一市场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16:58:36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也押注于类似模式,认为健全的监管和现有的银行业基础设施,将吸引(大宗商品)交易者。

新加坡交易所表示:“新加坡商品交易所将为亚洲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提供依托。”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新加坡已成为强大的场外石油交易中心。


官员们表示,新加坡资格较老但流动性不强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也在密切关注其它交易所的动向。该交易所的主要交易产品是橡胶。

这场争斗将影响迪拜、孟买和吉隆坡的大宗商品市场。迪拜的远大理想是:成为地区性的石油、钢铁和贵金属交易中心。

同时,在中国,以金属为重点的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和以农产品为主的大连商品交易所(Dalian Futures Exchange)也正日益壮大。不过它们的野心不大,因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交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16:58:45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一个大问题在于,这些交易所中的一个(或一些)能否成功地成为区域交易中心。

新加坡Petraco Oil董事阿迪•伊姆西洛维克(Adi Imsirovic)表示:“我们有过太多的尝试,太多的交易所,但优秀的交易所不够。”

银行家和政府官员们警告称,要想繁荣壮大,交易所需要推出独特的产品——对于亚洲而言,经常提到的是橡胶或大米合约——或创建强大的区域性基准,以吸引套利业务——例如亚洲石油合约,以便与欧洲布伦特(Brent)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期货和约展开竞争。

巴克莱的诺顿表示:“可能会建立专业交易所模式,它们与全球交易所存在某些联系。”

他补充称:“想到这将变为现实,让人觉得不错,因为这能够让你在不同地区之间管理风险。”

银行家们表示,如果没有独特之处或强大的区域性基准,流动性仍将停留在那些老牌交易中心,而不会转移到新的地区。

亚洲交易所面对的是一场从伦敦、芝加哥和纽约手中夺取业务的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23:4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