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短信引发东亚银行“挤兑潮”下一个会是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7 12:4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周三晚上开始,香港老牌本土银行,香港网点最多的银行——东亚银行被一条称该行受雷曼和AIG拖累而将清盘倒闭的消息通过手机短信影响,遭遇“挤兑潮”。一时间,董事长李国宝从美国急飞回来救火,一边增持一边辟谣;香港金管局出面力挺东亚,稳定民心。最新消息显示,本周四中午12点10分,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公开表示,东亚银行挤提事件已告一段落。

一条短信,就能引发挤兑,对这家银行造成致命伤害?次贷、两房、贝尔斯登、美林、雷曼,一连串的噩耗让全世界金融市场变得风声鹤唳。其实,人们,尤其是亚洲地区的人们,更关心发生在美国的巨变离我们有多远,传导到我们这边,将会是谁遭殃,下一个倒下的雷曼又会是谁。
香港证jian会昨日表示,共有20家香港银行涉及销售已倒闭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相关投资产品,在香港发行的与雷曼兄弟相关的零售结构票据(structured notes)的金额共有156亿4300万港元(29亿新元)。雷曼兄弟倒闭对香港的影响已由金融层面延伸至社会甚至政治层面。日前,约800名雷曼产品香港投资者举行*会,批评香港特区政府监管不力。
20家银行,为何东亚成为被挤兑的一个?上周爆出交易员隐瞒衍生金融产品亏损的噩耗,导致报表出现大幅调整,这样的事件背景给造谣者以机会——火上浇油才能烧得更旺。
众多业内专家,大陆的、香港的,甚至国外的,普遍认为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并扩散到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既非金融创新之过,也非监管不严之责,是金融衍生品杠杆效应的过度放大导致了其发生,而投资者信心不足则是其肆意扩散的主要原因。
信心的严重缺失,导致各国金融机构“闻雷曼丧胆”,导致媒体四处打探都谁和雷曼有过何种关系,导致股价不顾一切的下跌,根本不考虑到底这家银行买了多少雷曼债。
有银行内部人士说,雷曼事件,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不在数字上,诺大一个国有控股银行,会被不足1%的债券损失击垮?根本不可能。真正的影响在心理,出门丢10块钱和出门让人劫了10块钱对受害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被人劫了10块钱的银行真的很受伤吗?这或许只有银行内部做海外投资的人心里才知道,或许只有等到银行再做出海外投资的决策时才知道。我想银行更清楚,伤口会疼,但总不能因噎废食。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银行的股东们反应很强烈,他们很受伤的样子。当初誓死追求银行股的热情与信心都不见了,因为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已经让他们的脆弱神经禁不起任何更多打击。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下一个被“雷”到的将是谁?下一波被吓到的投资者又是谁?只要第二只靴子没有明确的掉下来,一个谣传就可惊起一波恶性循环的例子将难以制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6: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