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运会开幕式“缶”道具展出吸引游客[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 19: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运会开幕式“缶”道具展出吸引游客[组图]

2008年09月02日 11:22:51  来源:新华网




9月1日,一名游客正在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过的“缶”道具。近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过的“缶”在中华世纪坛展出,供游客近距离参观。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9月1日,一名游客与“缶”合影。近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过的“缶”在中华世纪坛展出,供游客近距离参观。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相关阅读

闲话奥运会开幕式的“缶阵”

吴越





图①出土文物“缶”




图②开幕式上2008条好汉所敲击的那个东西




图③“铜冰鉴”全貌




“铜冰鉴”其盖子部分

  凡是上过中学、读过《蔺相如完璧归赵》课文的,大概都还记得蔺相如用勇气和智谋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的故事。看起来,“缶”应该是一件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不过“缶”究竟是怎样一个东西?由于年代久远,学校里没有实物、没有图片,很可能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下面这张图片①,就是出土文物“缶”。

  缶,《说文》中说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午”相当于“杵”,是一根搅拌酒浆的棍子;下面的“凵”,表示是个小口大肚的陶瓦容器,用以盛酒浆,还说“秦人鼓之以节歌”。可见它本来是个容器,不是专用的乐器,情况和古代部队里的战士击“刁斗”而歌大致相似。

  因此,秦王当年在渑池“国际性”会议上击缶,可能现场正好就有盛酒的容器缶。但也有人说,秦王陈列在宫殿上专门用来当乐器打击的缶,应该是个青铜器,形状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用一根棍子横向“敲击”的,也就是“罄”的前身。“罄”字下面从“缶”,说明古代的罄是陶器,也说明“罄”和“缶”两者之间的渊源。

  这一次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总导演给全世界40亿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缶”,让中国的古代文化走向了全世界,不但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大开眼界,也让许多中国人见所未见,“豁然开朗”。

  可惜,开幕式上2008条好汉所敲击的那个东西图②,并不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缶”。那个东西,正名叫做“铜冰鉴”,而且只是其盖子部分(全貌如图③),这是一种青铜器,除了底部,四周和顶盖全是镂空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早在三千多年前能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平,值得向全世界炫耀一番!

  铜冰鉴是干什么用的?原来这是古人的“冰箱”!大夏天的,在铜冰鉴里面放上冰块,不但藏在里面的肉不会腐烂,放在房间里,还能降温,是不用电的空调!

  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把冬季的冰保存到夏季使用的技术了。

  但是它绝不是打击乐器“缶”。即便有人异想天开,把铜冰鉴的盖子拿来当鼓敲,用两根棍子像擂鼓似的“打击”,发出来的声音,只能像锣似的“当当”响,绝不会像鼓似的“咚咚”响。再说,即便用真正的陶缶上场,敲打2008只陶罐,也的确不太雅观,更不要说那雄伟的阵势了。

  缶虽然也是打击乐器,但那只是用来“击节”——也就是“打拍子”的。鼓就是打击乐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大小各种鼓组合起来的“鼓阵”,演奏起来,有如雷声隆隆、万马奔腾。戏曲文场(乐队)中的“鼓板(单皮)”,也是打击乐器,但那只是用来“打拍子”的;历史上从来没人把大小“鼓板”组合起来,单独演奏的先例。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张艺谋的“创新”,可以比喻为把许多鼓板组合起来,单独演奏一样。

  于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就这样在今天“重现”了。

  张艺谋的构思设想可能是: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着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缶阵以光波的律动,在滚雷的节奏声中,由高科技操纵而发光的缶面连续闪出60、50、40、30、20、10字样。最后10秒,缶阵的击打节奏、加上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9、8、7、6、5、4、3、2、1字样,配合着全场观众的激情呐喊,将倒计时掀向最高潮。思路应该说是好的。

  我想,如今许多人都不熟悉这古代的缶了,其实还不如展现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铜鼓呢!铜鼓的外形一目了然,人人认识,而且历史上就曾经有过场面盛大的“鼓阵”演出,声势浩大,能和天上的巨雷对垒,“复活”一下,肯定比这个“击缶”场面更加精彩。

2008年8月30日 北京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 02:2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