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无可争议地成为这几天的经济话题主角,因为他的一份“刺激经济”报告左右了本周的股Shi上蹿下跳的进程,而且也引发了一场国际投行的争辩以及围绕该争辩的救市方案之争。
20日,沉沦多时的A股在朦胧利好之下大涨,沪深股Shi涨幅均超7%,分别收复2500点和8000点整数位,双双创出今年4月24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同时带动香港恒生指数上涨。
可惜的是,朦胧利好还处在一种“政策猜度”和“政策建议”阶段,大涨之后,21日A股就再次调头向下,沪指一日大跌90多点,次日再跌26点,勉强守住2400点关口。
救市的真正动力肯定不会来自一份报告,而是来自即将出台的货真价实的经济刺激方案。但是,可以看得见的是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讨论已经全面转向为“如何救市”:到底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刺激经济,还是通过放松货币刺激股Shi,进而引发财富效应,拉动消费刺激经济。
据22日《南方日报》报道,“近日官方经济智囊正齐聚北戴河,他们此番商议并试图寻求答案的命题正是‘防止通胀’和‘防止经济增速下滑’。而有关人士披露,智囊们‘一致认为经济增速下滑比通货膨胀可怕’”。据了解,继续扩大内需和控制物价是中央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在奥运期间召开的此次会议说明,决策层对于当下经济形势的严峻和奥运后经济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官方和民间学者都相信,尽管龚的方案未必可信,但鉴于目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均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关口,政府出台类似美国、日本的经济刺激方案,只是早晚的事。
目前的悬念只是,怎样刺激经济?下多大力气刺激?何时出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