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性大饥荒的阴云在天边聚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08: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http://www.ce.cn/ztpd/xwzt/bj2008/]:)全球性大饥荒的阴云在天边聚集
全球性大饥荒的阴云在天边聚集

Lin, Ershen
2008年8月26日

本人去年写的“全球性饥饿问题的启示”一文主要针对贫困和分配问题探讨饥饿的威胁。现在,有必要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全球性饥饿问题虽然目前仅仅威胁到第三世界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会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并且威胁到全球总人口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耸人听闻的炒作;近年的经济增长不是正在使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迅速增长吗?在过去曾经贫苦的国度里,吃得肥头大耳的脂肪肝患者不是也一直在增加吗?哪里还会出现饥饿?
不错,亚洲国家的人均GDP正在迅猛增长,但这种增长仅仅意味着金钱的增加,而不是粮食和食品的增加。一般来说,食物生产的增长是缓慢的。一旦整体经济出现起飞现象,食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对于经济迅速增长的地区,食品价格的上涨会抵消很大一部分收入的增长,而对于经济增长缓慢的地区,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是由于食品从低价格地区流入高价格地区所造成的恶果,而全球化无疑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化了。当中国人均消费的肉类、奶制品、鱼类增加而谷物消费量减少的时候,肯尼亚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肥头大耳的脂肪肝患者始终是以全球每天三万个饿死鬼作为其共生现象的[1]。总之,这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谁也无法改变,除非你废除市场经济,强制推行计划经济。由此可见,近年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经济起飞对于其它发展缓慢的国家来说并非福音。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用于食品进口的支出在2006年增加了10%,在2007年增加了25%。随着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加剧,这一趋势在2008年将会进一步恶化。十年之后,价格上涨造成的全球食品短缺将达到三千万吨。
如果上述问题在某些人看来还不够严重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到了本世纪中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一代准备退休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根据专家预测,那时候的全球总人口可能超过90亿,而收入增长将使得人均食品需求量增加三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全球食品生产到2050年必须翻一番才能满足寻求[2]。与此同时,全球的可耕地面积不但不会增加,还会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等因素而急剧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的减少。美国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无法预报本世纪中的情形,但却预报到了2025年,光是缺水就会使美国食品产量减少三亿五千万吨,相当于目前全球大米的总产量。试想象一下,如果今天全球全部稻谷被灾害毁灭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那肯定不会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米和食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了。至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就更难预报,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减产。美国经济专家初步估计第三世界国家的食品减产会达到五分之一甚至更多;印度的减产会达到40%。联合国的专家预期在本世纪末,全球气候暖化会使海平面上升一米,并且淹没三分之一的耕地。另外,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中美洲已经有四分之三的土地不适合耕种,在非洲有五分之一。到了2025年,非洲的土壤恶化将使得食品自给率下降到25%。目前全球的化肥使用量是一亿五千万吨,而土壤养分流失量则达到十一亿吨。土壤作为一种有限资源正在地球上消失是科学界不容争辩的共识,问题仅仅在于这种情形还能够维持多久而不招致一场大灾难?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食物燃料的开发将会使得食品短缺进一步恶化。美国联邦政府在2005年通过的立法鼓励发展生物乙醇原料。在2007-2008年度,美国20%的玉米耕地被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到了2008-2009年度,这一比例将增加到30%。生物燃料的发展与种植粮食的耕地减少和森林破坏密切相关。根据英国《卫报》上个月的消息,世界银行的一份秘密报告发现迄今为止生物燃料开发已经造成国际市场上的食品价格上涨75%,尽管美国官方只辩解说这种上涨不足3%。估计到了2020年,将有四亿吨粮食被用作燃料,这同样相当于失去目前全球稻谷的总产量。这种发展会使得食品价格在原来的上涨基础上再上涨20-40%。根据Lester Brown (Earth Policy Institute) 的估算,如果美国人开车的燃料完全依赖于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将占用足够供应全世界六十亿人口的粮食。怪不得美国的有识之士谴责生物燃料的开发是一种犯罪行为,因为富人的开车权将被建立在对于第三世界穷人的生存权的剥夺之上,属于一种种族灭绝行为。
毫无疑问,全球性大饥荒的阴云正在天边聚集。这场饥荒一旦爆发,将会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减少世界总人口,使得历史上所有的文明崩溃,从铜器时代结束到古罗马的覆亡,都显得微不足道。除非科学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研究出用更少的土地来养活更多当人口的办法,食品减产和人口增长将会在一代人之内引爆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和食品短缺危机,并最终以战争和饥荒的方式来证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正确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

注释:
[1] 据估计,全球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个人因为饥饿死亡,其中4/5是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指出,那些以为食品短缺只会危及非洲的人大概是受了某些过于乐观的分析家的影响,而那些分析家去年的粮食价格预测早已经被现实所粉碎了。过去几年内,世界粮食储备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中国粮食储备的减少造成的。
[2] 世界银行估计到了2030年食品生产必须增加100%才能满足需求。

相关文章:
Aditya Chakrabortty: Secret report: biofuel caused food crisis. -Internal Wolrd Bank study delivers blow to plant energy drive. The Guardian, Friday July 4 2008.
von Braun, J:: When food makes fuel.
von Braun, Joachim. 2008. The world food situation : New driving forces and required actions [In Chinese] (Food Policy Report 18)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von Braun_The World Food Situation. IFPRI Food Policy Report.
Cai, Ximing; Rosegrant, Mark W. 2007. Future prospects for water and food in China and India :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Baltimore, MD: Publish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b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ribb, J: The Coming Famine. Cosmos, 2008-March; 20: 98.
Guillebaud J: Youthquake: population, fertili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Optimum Population Trust, 2007. [27] p.
Guillebaud J; Hayes P: Popul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 Universal access to family planning should be the priorit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8 Aug 2;337(7664):247-248.
Harte J: Human population as a dynamic factor i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7 May;28(4-5):223-236.
The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veloping countries make use of $US200 million initiative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quickly.
Internatiional Monetary Fund: Impact of High Food and Fuel Price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World population highlights: key findings from PRB's 2007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Population Bulletin. 2007 Sep;62(3):1-12.
Rosen S. & Sahpouri S.: Rising Food Prices Intensify Food In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ample, I.: Global food crisis looms as climate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strip fertile land. The Guardian, Friday August 31 2007.
de Sherbinin A; Martine G: Urba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dynamics. Paris, France,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National Research in Demography [CICRED], 2007. 27 p. (CICRED Policy Paper No. 3).
Smith, K. & Edwards, R.: 2008: The year of global food crisis.
Tellier L: Demographic growth and food pro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non-linear model. Ekistics. 1985 Jul-Aug;52(313):383-8.
The World Bank: Reengaging i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3:3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