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方兴东
战争已经爆发,战争当然与IT无关。但是,真正毫无关系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场战争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权,而将深远影响全世界的方方面面。IT业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中,否则,为什么人们把这场战争叫“高科技战争”、“信息战争”?
抛开所有披挂的外衣,这场战争的核心就是一个词:霸权!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霸权是一个有着极强政治色彩的词汇,其实霸权(英文“hegemony”),本身是一个中性的词汇。指“支配(权)、统治(权)、领导(权)、霸权”之意,强调的是一种主导性的控制力,揭示的是一种无以抗衡的权力实质。无论是这场战争的形式、流程和手段,都无不确立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事实:美国已经一股独大!强大到完全可以绕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独自重新确定全世界的游戏规则。全世界几乎很少发出真正有力量的反对声音,也是对这个事实的一个基本认同。而且任何现实的大脑都得承认这个格局,可能几十年之内都不会出现与美国可以“竞争”的力量,不服不行。
《财富》杂志最老牌的科技作家大卫·科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日前著文认为,由于美国准备发动打击伊拉克的战争,而掀起的全球性反美浪潮将极大冲击美国高科技产业。他说,是什么促成了全球600个城市发起反战游*?当然是高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富有意味的是,这些美国人发明并推动的全球化技术,如今正在成为人们抗议和制约美国的重要手段。
《连线》杂志的文章写道,在越南战争时期,一次声势浩大的游*要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和传播。而现在通过互联网,消息可以在几天内传遍全国,集合各个小团体马上组成一个大规模的队伍。互联网使全球性的大规模协同示*,更加简单,高效,几乎零成本。发起人的声音可以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短消息以及即时短讯等,很快传达到全世界。
这场战争胜负从来没有悬念,但是什么都有代价!那么,我们更关心的是,这场战争对于美国IT业究竟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目前美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与美国国家在全球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可比性,都是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导地位,微软、英特尔、IBM和Cisco等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内长期持久的“垄断性”力量。
从宏观上看,战争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改变人们对“霸权”和“垄断”的传统意识和价值观;一个是提升各国对自己“信息主权”的重视;一是对全球各地IT市场需求的影响。前两个影响已经是铁定的,后一个影响还是一个变量,取决于战争的惨烈程度和延续的时间长度。
首先,战争将大大激发全世界对“垄断”和“霸权”性力量的警觉和抵触。一个负责的“霸权”可能有建设性的价值,但是一个自我独断,无视规则的不负责的“霸权”存在,其巨大的阴影会笼罩和威胁到每一个弱小者头上。这场战争虽然宣告着美国在全球的绝对性地位,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单方面的战争所造成的“伤口”,必将进一步使人们重新激发起对霸权深刻影响,并衍生内心深层次的反感和抵,汇成潮流。
人们对美国国家的最新印象,将直接影响并转移到那些美国最强势的IT企业身上,尤其是这些公司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施展自己的强势力量,比如在全世界推行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规则,推动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成为全世界的标准;在各地市场竞争中再结合“超国民待遇”的优势,压制本地的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都会造成更大的反弹。这个代价是隐形的,但是深刻的。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实际地位注定了,他们也要为美国战争承接相应的“连累”。将制约这些公司的一举一动。
其次,这样实力差距的不平等战争,将使得各国更深刻认识到发展自己的重要性和依赖别人的危害性。政治如此,军事如此,成为国家基础的高科技产品和产业也是如此。科克帕特里克说:“世界各地都在风起云涌,发展高科技,以替代美国的产品与技术。中国的联想和华为和新兴的半导体产业,印度的软件服务,还有SAP、诺基亚、三星、爱立信等。”显然,这场战争将大大促进世界各国发展自己产业的决心,扶持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加强对自己信息安全的建设,维护自己的信息主权。
科克帕特里克说:“如果说反美情绪是由于美国的主导和垄断而表现出的傲慢自大,显然是不公正的,尤其在高科技方面。我们最伟大的传统之一就是,我们始终是一个正义的国家,遵守规则和法律。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违背这个传统,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尤其是高科技业。”如果,这场战争偏离了正义,违背了规则,科克帕特里克警告说:“总有一天全世界的抗议者都会联合起来(当然使用互联网),DIZHIIBM和Dell等公司,尤其是市场上已经有替代产品时。如今,美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的威胁是真实的。一场政治危机可能严重损害它们的业务。”是的,科克帕特里克的观点不是危言耸听。目前,美国高科技虽然强大无比,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越来越明显:随着美国本土市场的饱和和经济持续的低迷,这些硕大无比的跨国公司越来越依赖于美国之外的市场,尤其是中国这样庞大的新兴市场。甚至,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几乎已经依赖这些新兴市场而生存和发展。
不管这场战争如何开展,如何收场,上述影响都不可避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当然,第三个影响可能会是一个积极的、令大家高兴的。那就是,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萧条的打击,美国IT产业正走在艰难的复苏之路上。长期以来,战争的威胁一直给市场复苏雪上加霜,制约IT需求和预算。如果,战争能够迅速结束,这个不确定因素从此消失,那么IT需求将因此受到刺激,极大推动IT业的复兴过程。当然,如果战争长期拖延,那就会适得其反。
战争已经打响,美国IT业也将感受它的影响,由此,也必将影响全球各地的IT产业发展进程,影响到未来全球IT业的整体新格局。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这场战争能够尽快回到正义,回到国际准则,才能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一个真正负责、有着良好形象的美国“霸权”,才能使美国IT企业不受更多负面的“牵连”,不因此也成为“受害者”。
高科技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价值观的走向。“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侵略”,这是可以共赢的唯一基础。也应该是现在美国IT公司共同所期望的。
当然,要分析这场战争微观的影响,还可以展开很多。但是,目前战争刚刚开始,不确定因素很多,我们先初步把握宏观的影响因素,比较现实和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