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总监王永治:腾讯完胜奥运网络战(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4 22:5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体育总监王永治:腾讯完胜奥运网络战(实录)高芬芬:大家好,欢迎收看《建宏一点谈》,我们刚刚好像还没有事先准备好,但是网友已经期待已久了,今天我们的访谈为大家邀请来的嘉宾,我们大家都应该感谢他,我在事先想主题怎么界定的时候,想了半天,是奥运的网络大战、网络情缘,还是奥运的网络盛典。网友是不是第一时间通过腾讯QQ获得了奥运金牌的信息、是不是通过腾讯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比如我们转了一些相关的视频,及时享受到了奥运盛典的内容。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腾讯网体育中心总监兼奥运网站总编王永治先生。

王永治:大家好。

刘建宏:你应该东道主,现在这里面就我一个客人了。

高芬芬: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把您当成腾讯人,我们是非常好客的,包括众多的网民,在其中看到我们的报道,我们也觉得是一个群体。

王永治:建宏正好是我们期望的高端的加盟腾讯的人群。

刘建宏:应该说以前对腾讯的了解确实不是很多,但是这次经常来做客,腾讯给我创造了一些机会,跟社会各界的名流,当然主要还是体育界的人士,跟他们有沟通和交流,对我来说也是拓宽眼界的很好的机会。我还是关心网络在这次奥运大战当中,新闻大战当中腾讯的表现怎么样。

王永治:用我们老板的话是“完胜”,以往我们老是要跟对手拼,这次做到第二天,就发现我们只跟自己拼了,当然我们尽量注意对手,但是发现对手跟我们不在一个量级上,我们目前平均流量每天在10亿左右,大概相当于他们几家的总和还要多。

刘建宏:我要问一下,你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有没有比较权威的机构?

王永治:有,首先我们有自己很完备的监控系统,同时有第三方的监控,目前市场认可的三、四家权威监控机构,目前种种数据显示出我们都是领先的。

刘建宏:是不是腾讯覆盖的人群相对来说更年龄一些。

王永治:可能有这方面,但是奥运这块比以往的人群有一些突破。目前整体来看,以大、中学生,尤其大学生这个年龄段参与浏览的比例有显著上升。

刘建宏:像我这个年龄段呢?

王永治:应该也有。这次奥运像你这样高层次、有影响力的嘉宾到访,带动了一批喜欢你们的人过来看腾讯网,另外有一批传统媒体加盟。带动了一批高端人群来看腾讯网。

刘建宏:大家浏览的内容里面,哪一类的内容最吸引人?

王永治:首先还是对冠军资源第一时间的追访。

高芬芬:说到冠军的采访,在奥运报道期间,请来了30多位冠军,对比其他的门户网站,我们不是打压对手,像新浪、搜狐等等,他们请到的冠军就没有我们多,相比较而言我们是如何能采访到他们,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王永治:这个工作量大了(笑)。从两年前开始就准备了。我们和别的网站几乎同步在做这个工作,当时预感到奥运期间竞争核心的东西,就是怎么能第一时间访谈到冠军。这方面通过我们的手段、我们特殊的沟通技巧,赢得了五大金牌队的信任,乒乓球、羽毛球、体操、举重、游泳,这五大队这次拿到的金牌占中国金牌总数的一半还多,几乎尿检以后一个小时就到我们这了,比去其他媒体都要快,这也是我们比较自豪的。

刘建宏:这块的访问量是不是非常多?

王永治:对,每天只要冠军一来,一做访谈,同时在线就有几十万人。

高芬芬:建宏老师还是持怀疑的态度。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在您接触腾讯网以后,在奥运期间,你有没有适时的改变一下自己的收视习惯,可能以前分为两派,传统一代是看电视;还有新锐一代,你在这期间是不是也会改变一下,会浏览网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54:17 | 只看该作者
刘建宏:其实在96年的时候,中国的网络还不是很发达,那个时候我们就很注重用网络丰富我们的信息来源。随着这十几年下来,网络在中国已经变成了大家生活的组成部分,虽然我是做传统媒体的,但是传统媒体也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介。这次奥运会期间,大家看我面前摆的电脑,绝不是一个摆设,我们的各种信息都会在上面有所显示,而且一部分是我们的团队给主持人的支持,另外一部分,有的时候我真的想去寻找一些对我有用的信息,我马上要上网自己去查询。对我来说,现在无论是日常的工作,还是像奥运会这种大型的报道,网络都已经是离不开的。

王永治:这次奥运我们成为好多媒体和其他媒介的参考,我们的独家新闻量和速度远远超过以往的想象,冠军来访的速度,不客气的说,比中央电视台来得还快,好几家电视台就在我们这跟我们一起采访的。

高芬芬:有央视新闻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还有一些地方的媒体。

刘建宏:现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难分彼此了。

王永治:对,在速度上、量上,网络上来得更快、数量更庞大,但是在采访深度上还是传统媒体更有优势,他们这帮记者有深厚的从业经验,跟运动队之间关系比较深厚,能够写出一些独家的东西来,我们跟他们合作正好,我们以速度取胜,他们给我们提供独家的新闻。

刘建宏:我还关心的就是视频的表现,我觉得这次也是网络的视频大战。

王永治:网络视频的竞争,我在第二、三天就发现超出了原来的想象,原来视频都是作为文字报道补充,这个作为主要的焦点。现在网络在文字直播的同时,一定有个视频窗口,才能满足网友的需要,同时在线的峰值是160多万人,就是同一分钟之内,全天的人次没有精确统计,好象是几千万人次。

高芬芬:现在视频点击率比起平时是相当高的。

王永治:因为网络跟电视不太一样,因为电视不管多少人看,不影响电视台本身的设备,但是带宽是个瓶颈了,我们在刘翔退赛的那一天,差一点就突破了预算带宽。

刘建宏:或者说差一点就当掉了,这是又让你们高兴又让你们苦恼的一件事。现在我们看网络视频的直播,应该说比以前清晰、流畅多了,但是好像还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你预计这个问题要几年时间才能解决?

王永治: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我觉得下界奥运会就有可能解决,网民就可以看到电脑屏幕这么大小的画面,清晰度未必能比得过电视,但是会接近电视的清晰,现在各家都在试验播高清的画面,但是现在的瓶颈是怎么把窗口扩大,画面的清晰度不会模糊,如果画面能像电脑屏幕一样大,那个时候真的跟电视台一样了。

刘建宏:那已经就是电视台了。你说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能提前到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吗?

王永治:现在看来可能悬。

高芬芬:这个还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如果发展得快,明后年就会有更新。

王永治:另外还有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带宽接入差一些,中国的带宽比韩国还要差一些,哪怕互联网公司技术做好了,但是普通互联网用户体验不到。

高芬芬:您能不能谈一谈在报道过程中如何很好的运用腾讯自身的优势和其他竞争对手来做对决?

王永治:腾讯自己内部叫“一纵一横”两个平台,纵的是QQ平台,最近一个月登录的用户3亿,横的就是腾讯网的平台,腾讯网一天浏览量10亿,用户数大概每天5千多万,通过这两个大工具,几乎垄断了中国网民的七八成,因为QQ用户差不多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80%,而且我们有弹出工具,在赛后几乎同步弹出这个东西,让所有的QQ在线用户第一时间知道金牌消息。

刘建宏:我注意到这次奥运会的新闻报道网络大战当中,确实窗口的弹出用得很多。

高芬芬:每有一枚金牌,肯定会弹出来一次。

王永治:最终成为各家追仿的一个产品,以前只有腾讯有,这次各大门户都在做,但是他们的用户量非常小、装机数也非常少,腾讯这次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好些海外媒体都是看腾讯弹出之后,看那个给前方记者打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54:31 | 只看该作者
刘建宏:有点像你原来供职的新华社,新华社看着电讯稿来发稿子。

王永治:我原来是新华社出来的,这次我们发现网络本身的传播能力和采访速度,某种意义上跟通讯社已经有得一拼了。

刘建宏:问你这样一个问题,这不是腾讯单独面对的问题,是中国网络整体的问题,一方面信息面很广,传播得非常快,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很多样化,但是信息有时候的可信性还是会被怀疑、质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王永治:在体育这个领域还稍好一些,因为体育是允许互联网是自己采访的。现在网络逐渐向传统媒体学习,逐渐在组建自己专业的采访队伍,传统媒体可信是因为有最专业的采访团队,互联网现在也是这样,中国这几大门户也逐渐向自己的品牌化经营,就会自动把一些谣传的新闻给过滤掉,不去发布这种东西,尤其自己采访的新闻基本可以确保可信性。

高芬芬:我觉得跟媒体的影响力成正比的,影响力越大,越注重自己的责任,就像央视它报道的一些新闻,如果央视也报出假新闻了,需要付出按的代价太大了。

王永治:我们这次赛后,基本上都是第一时间连线教练,可能信息很简短,但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刘建宏:这次在网络新闻的竞争当中,还有什么我们值得在未来要关注的趋势?

王永治:我干的这一个月头昏脑胀的,想不出来了。

刘建宏:视频刚才我们谈到了,另外一方面,你们现在跟传统媒体的结合很密切,你们还有自己的编采队伍,接下来对你们来说,我再说得具体一下,腾讯过去在我的印象当中,不是一个以体育报道见长的网络,以后你是不是能够通过这样大型的赛事,能够逐渐的树立起体育报道在腾讯的品牌?

王永治:应该是这样,昨天我们老板说腾讯未来要在体育上发力。说到流量这一块,我们这次流量绝对是第一,这是中国互联网诞生以来,第一次颠覆了以往新浪老是在流量上第一的格局。通过这次奥运报道会发现,未来互联网一定是走向全方位的新闻竞争的,从视频到文字到图片,到互动这一块。这一块跟传统媒体不一样,腾讯的服务领域特别广,让网友让一个网就满足他所有的需要。

刘建宏:也就是说我们是跑百米的,你们是练十项全能的。

高芬芬:这次腾讯网有一个第一演播大厅,这个第一演播大厅是全天候直播,有一些相关的节目都可以及时的通过这个演播大厅播出,这样的一种平台来全面的满足网友的需求,是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更多的制作一些原创类的节目?

王永治:这也是各家门户都做了咱们这样的一档或者几档节目。我们也做了很多档节目,我们会请名人名家做主持,像以往网友单纯的互动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高端的需求。

刘建宏:一方面要继续体现它的草根性——互动,另外一方面还要把自己和高端有一个嫁接。

高芬芬:刚刚说到《建宏一点谈》是主推的节目,当初怎么设想到邀请建宏老师做一档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访谈类的节目。

王永治:这是我跟建宏达成的协议,相对来说,建宏能够在奥运期间抽出空闲来,另外我们需要一个资深的人来主导体育这种节目,我们还缺乏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主持人。

刘建宏:对我来说,我喜欢来这做客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跟网友形成一个互动,我顺着这个话题说,实际上我觉得腾讯也是这样,腾讯的用户群,我为什么一上来就关注你的用户群是不是相对年轻,如果相对年轻就意味着体育观众相对集中,年轻的观众要狂热,要忠实,他的狂热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很多。我很想通过这样的渠道跟网友有一个沟通、有一个交流。其实他们也是我的受众,我在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他们对什么话题更关注,包括刘翔退赛的事情,也是你们点击率的峰值,我们也是,我们在那一刻也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还是回到刚才说的那句话,腾讯既然在打造自己体育方面的品牌,就应该抓住像奥运会这样的契机,而且这次上去了,以后就应该要保持住。

王永治:未来一定会在世界杯、伦敦奥运会,现在已经开始在做计划,怎么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

高芬芬:我在搜集王老师资料的时候,我看到早期的一篇文章,像刚才建宏老师说刘翔的退赛,大家绝大部分是支持理解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不理解的,所以我想到一个词“网络红卫兵”,你们怎么看待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有言论自由、会有不一样的意见,他们写出一些极端的评论,可能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来发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54:46 | 只看该作者
刘建宏:我觉得是这样,中国有句老话叫“君子慎读”,就是当你独处的时候,你能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能不能把外在的道德要求、社会标准内化,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规范,并不是说像我们过去说的那样,要把你僵化起来,你有权利表达你的观点,任何观点人都有权利进行表达。

但是在网络上,直白的说,我最不喜欢就是在网络上骂街的,和在网络上无缘无故吵架的,就是采用一种网络暴力来对别人进行攻击的,这是我个人来说是我不喜欢的一种方式。网络上匿名的多一点,而且是个人的单独行为,所以有时候受约束会少一些,尽管现在网络上也会进行一些技术上的约束,但是还是会有这样的人。

一方面要靠网络从业人员的约束,另外一方面,恐怕我们的网友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的约束,我觉得这是一定的,这体现了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高芬芬:从这次网友对腾讯做的相关奥运报道当中的评论,我估计王老师也关注了一下,有没有发现大家的视角、大家的成熟度有变化?

王永治:比预想好得多,在奥运时间网友的跟贴、互动比火炬传递理性得多,比如刘翔退赛,虽然有骂街的,但是很少,我们初步调查,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是能够理解刘翔这种行为的。

刘建宏:我觉得刘翔这个事件再一次触动了我们的一根神经,像这样非常有争议的事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有人说我理解刘翔,我同情刘翔,有人说我不理解,网络提供了这样好的平台,大家都可以自由的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可以进行一些讨论,但是我不希望这种讨论最终变成了互相的辱骂、斗殴,就是网上的斗殴。我不客气的说,我觉得在网络上,不光是腾讯,在很多网络上都存在一小批“网络红卫兵”,他们在网上为所欲为,“打砸抢”的作风,有的时候我感觉到很痛心的,这些人根据我的判断,年轻人会多一些。这个时候允许你在青春期的时候有一些叛逆的行为,但是我觉得你还是要想想,你怎么能够在一个虚拟的社区里,你要能有自己健康的人格,这对你个人是最重要的。

高芬芬:您的建议很好,像刚才说到的,我们这样的网友越来越少了,可能持积极支态度的网友越来越多,我们已经越来越切近我们的主题了,我们先稍事休息一下,休息以后马上回来。

高芬芬:欢迎继续收看《建宏一点谈》,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腾讯网体育中心总监兼奥运网站的总编王永治先生。

刚刚我们聊到关于网友对奥运期间话题的反馈,接下来我们这个环节网友也很关心,到底腾讯有多大的团队在奥运期间提供服务,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下揭秘,可能不做网络工作的人也很好奇,网络是怎么运转的。

王永治:在去年各家开奥运发布会的时候,都说有多少人,当时我们就说有400多人的团队来做,现在有450多人的团队,文字报道大概有300多人、视频报道100多人。这个团队对我们来说刚刚够用,非常紧张,每天大家的工作量差不多14个小时,两班倒,非常辛苦。另外一家号称门户是600人,最终发现才不到200人,做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发现新闻量上不来,视频量也上不来,紧急招人,但是那个时候学生放假招不来人了,这也是先天制约后续发力的过程。

高芬芬:而且在这个团队当中也是招了很多学生、实习生,这群实习生也是腾讯直接的用户。

王永治:对。我们大概在奥运前,从春天就开始在一些高校的,学传播专业的、网络专业的选拔了一些过来,他们本身对网络就了解,基本上是腾讯的铁杆用户,至少了解QQ,所以很快能融入腾讯的文化,上手很快。

刘建宏:一位普通的网民看我们这段聊天的话,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你们这次奥运报道就不计成本的开始投入,因为大家要互相竞争,有没有进入到这样的状态。

王永治:那倒不是,网络是这样,严格按照预算来做投入产出的,到目前为止,整个我们的投入是控制在我们的预算之内,而且省了很多,我们目前预估,毛估一下,搜狐在一个奥运周期里面内容投入大概有3个亿、广告推广有2个亿;新浪内容投入1.5到2亿之间,我们远远低于他们两家。

刘建宏: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做到点击率各方面的领先,你觉得诀窍是什么?

王永治:就是看投入的方面往哪投的,各家投的不一样,做官方赞助商,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大,所以必然投入要大。我们投了最核心的方面,比如我们很大一方面是跟运动队的合作,这一块现在结果就看到了,我们通过两年的交往和跟运动队的沟通,我们第一时间就能请到冠军。

刘建宏:下届群起而效仿,你们到时候还有没有新的策略?

王永治:前两天刘国梁指导和李永波指导聊过天都说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以后继续合作。因为运动队不仅仅是看重钱的问题,还有个信任度,怎么能让双方有效的沟通,怎么保证报道的准确,这是运动队最在意的。

高芬芬:我们再回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时的一些报道,您当时应该也是参与了,有没有留意到当时网络对奥运的报道,有没有关注他们的一些情况?

刘建宏:我觉得这两次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次视频是一个大的突破,因为2004年的时候,大家不会把视频当成自己的卖点。这次作为一个电视人,我确实感觉到网络时代开始进入到我们的地盘了、开始跟我们抢饭吃了,比如芬芬你是网络主持人,如果将来你的节目是一个王牌节目,如果你做得越来越火,你的知名度可能丝毫不亚于在传统媒体工作的主持人。这完全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55:10 | 只看该作者
王永治:这一次,不能光说我们这,其他几家门户主持人的知名度不亚于你们央视的。

刘建宏:我们这次是以规模取胜,以报道量和投入的频度,一开始1、2、5、7,再加上高清,再加上两个数字的频道,刚开始是7个频道,后来中间一度我们又增加了3套和12套,最高峰值的时候是9套节目一起在进行奥运会的报道,还有我们的新闻频道,新闻频道全天就在给大家做导视。一方面是最新的资讯;另外一方面就是给大家介绍比赛的情况。

王永治:央视这次整个的操作反而跟网络的思路有点接近,就是同步的多频道的直播。

刘建宏: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受众,他们受益,他们得到非常丰富的资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王永治:这次多媒体的覆盖,保证了他们几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随时能得到奥运信息。

刘建宏:比如说手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除了早晚的手机报,包括有些人订制了奥运信息以后,只要一拿金牌,或者一出现什么新鲜的事情,马上手机就能收到,而且现在还有电视手机,如果你在奥运会期间有一部电视手机,你就可以看比赛了。

高芬芬:包括昨天请BBC副总裁过来,他也谈到他们的报道规模,04年和现在比较时长是远远大于那个时长,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全方位的为他们服务。

刘建宏:我想到了这样一个命题,我可以跟老王探讨一下,现在作为腾讯来说,提供的是网络的服务,但是你又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群,而这个用户群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你非常宝贵的财富,这次一方面提供体育方面的资讯服务,有没有反过来的可能,组织起腾讯的网友,把奥运的概念落在实处,能够变成现下的活动。

王永治:现在实际上已经有这种东西了,就是大量的体育迷们,体育俱乐部是各个QQ群召集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有一个难点,QQ群是私秘交往的,我们没法把它搬到网上来。

高芬芬:建宏老师是说咱们要成立大的俱乐部。

刘建宏:如果要搞一个QQ运动员呢?

高芬芬:您的意思是我们作为总牵头人,让全国的网友来参与,全国那么多网友,很有挑战性。

王永治:确实在我们考虑当中,我们在网页上在做小规模的召集,逐渐逐渐扩大。

刘建宏:不管是后仰派还是前倾派,都是坐在这,对体育爱好者来说,一方面要关注赛事、关注信息,另外一点是你怎么投身其中。

王永治:这是中国体育迷致命的弱点,他只看不玩。

刘建宏:QQ只是人们平常聊天、工作的工具,能不能把它变成体育推广的工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功德无量的事。

王永治:我们也在跟具体的机构在合作,我们现在先从小范围做起,慢慢的普及。这次奥运会,我们曾经有过创意,想在奥运期间通过QQ发动大家在电脑前做广播操,想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刘建宏:也挺好的,如果真正弹出一个窗口,有一个主持人领大家做广播操。

高芬芬:说实话,平时有一些网友不愿意受到打扰,但是在奥运期间,金牌的信息我相信一位网友都愿意接收。

刘建宏:你还得考虑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如果你真正提供他们最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理由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55:26 | 只看该作者
高芬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两位都是传媒人,王老师原来在新华社,也在体育类的媒体里工作过。抛开网友的层面,我们站在媒体人的角度评价一下,这次媒体大范围的报道,尤其像国外媒体对中国奥运会的报道,通过两位老师平时掌握的信心,我们这次奥运会的报道情况怎么样?

王永治:这届从官方上已经承认,这次互联网报道已经成为奥运报道的主流,以往总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分支或者补充,这次真正引导大众舆论的,除了电视就是网络,报刊这次相对比较弱势一些,因为它毕竟不能同步,而且版面也没有那么多。

刘建宏:而且周期太长了,奥运跟世界杯、欧洲杯专项运动还不一样,奥运会的信息覆盖太快了,一个小时之前的信息可能在一个小时之后就会被新的信息覆盖掉。比如今天邹市明拿到一枚金牌,大家都在想这是中国拳击零的突破。马上张小平拿到第二块金牌,必须有新的覆盖。对报纸来说,说实话,他们现在要想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太困难了,电视提供现场直播,我们用你看到的就是现场发生的,现场发生的你马上就能看到,让你跨时空的把你跟赛事联系在一起,网络几乎也是可以这样做的,网络也有视频的直播,有窗口的及时弹出。

王永治:而且满足网友第一时间互动的需要,他看的这个比赛觉得臭,就可以第一时间说出来。

刘建宏:通过这次报道,网络肯定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

王永治:我自吹自擂吧,几次关键性的信息都是我们首先作出报道,几分钟之后,其他网站就跟着来了。一个是火炬手李宁,我们是全球第一个明确说出是李宁的,大概在8月7号上午报道的,大概十几分钟以后,各大网站都跟着登头条。再一个是刘翔退赛,第二天通过冯树勇的博客向全国的体育迷致了一封信,我们当时上头条,也是十几分钟之后,各大网站全部跟上来。

今天下午,我们第一个得到了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是张宁,羽毛球的冠军。这是几个重大新闻,中间的随机的散点新闻特别多,这种快速挖掘的能力,导致传统媒体只能跟着你的节奏来,把你的新闻整合、重新解读而已,传统媒体相对评论上深度比较强,但是独家新闻的量上不如网络来得多。

刘建宏:值得我们每个人都仔细的思考一下未来媒体的走势。

王永治:通过网络博客这一块,网友上传的大量的原创信息,他们拿着照相机拍了很多明星在看台上。有一组是周杰伦、梁家辉、章子怡在看台上看比赛。

高芬芬:网友上传的信息,他们发布的信息我们也作为报道的素材。

王永治:专业记者在记者区反而没法在看台上找到一些信息。

刘建宏:我从传统媒体的角度上看你们,我又有一个问题,比如现在海量信息,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脑子大,我会特别期望有一个人能够帮我把这些信息再进行进一步的梳理,让我看起来轻松一点,否则的话,我这一天,坐在这看信息,这一天就过去了,那我的人生就没什么价值了,我就变成了信息的浏览器,还不是存储器,这是我个人的苦恼。

王永治:这对网络来说也是一个考验的,首先从编辑能力上来说,必须有这种快速的提炼、挖掘整合能力,把海量信息条理化,整理出网友更需要的东西。另外技术上,开发出更只能化更人性化的搜索条件,能够让不同的网民、不同的用户用最简便的方法搜索他最需要的信息。

高芬芬:刚才您说信息量这么大的浏览,我觉得自从有了网络以后,每个人都会患有一种信息焦虑症,尤其是那种希望即时得到信息的。

刘建宏:生怕别人聊什么自己不知道。

王永治:这次我们在编辑新闻,筛选新闻的同时,我们的搜索引擎也在不断的优化当中。

刘建宏:以我现在的这种感觉,我觉得确实像你说的,一个是要提高编辑能力,能够摸准大家的胃口,在需求上能够对口提供。另外,你的整个网络要适应网友浏览的习惯,有一个阅读的忠诚性的问题,一旦他知道在你的网站上怎么走,通过什么路径能够找到什么样的消息。换句话说,他就是对你这个房子比较熟,找东西翻开衣柜也行,打开抽屉也行,如果能够形成好的习惯了,可能也就相对容易了。

王永治:我们内部老在说用户体验,体验的便利性、方便性、快速性,整个互联网核心的东西,就是你替网友想到一些东西,通过技术来实现,这是最核心开发的东西,说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做起来比较难。

高芬芬:想网友所想,尽可能满足网友的需要。

王永治:从人工的干预变成程序的干预。

高芬芬:一切为用户服务是腾讯的宗旨,有这么庞大的客户群,对我们的网站和产品有更多的考验,今天感谢两位嘉宾的做客,也感谢网友的参与,虽然今天是奥运会的最后一天,但是不是《建宏一点谈》的最后一期节目,明天中午的时候还有最后一期节目,再次感谢大家,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02:4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