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放缓趋势已明
*消费难担刺激内需大任
*投资或成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
作者 邵晓忆
路透北京8月15日电---随着本周一系列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完毕,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已渐趋明朗.外部需求疲弱将继续导致出口回落,消费虽维持稳定,但在未来通膨压力不减的背景下亦难有作为.为确保未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或将担当大任.
数据显示,中国7月出口增幅虽出现反弹,但未来整体下滑趋势难改;同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回落至10个月新低,但由于上游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仍高企,通胀前景依旧难言乐观;而当月工业生产增速已回落至2007年来新低,进一步加大了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全球性通膨压力加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所所长汪同三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运行稳定.但投资是扩大内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他的评论随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投资数据一并发出,令市场人士不禁揣摩其中是否带有某种官方的意味.汇丰银行驻北京分析师马晓萍称,"官方评论"中提及要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这在以前是没有说过的,也正反映了中国经济当前的形势.
"当前外需下滑,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就要靠内需,但消费不可能一下子刺激到位,具备较大操作空间的只有投资了."她认为,政府可以把一些公共项目和投资在未来结合起来,例如增加公共住房、廉租房的建设,带来投资的增长,这样全年经济问题就不会很大.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表示,如果今後外需进一步恶化,消费增长也後继乏力,中国政府在财政方面应未雨绸缪,引导投资以支撑经济稳健增长.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也建议,政府应该坚持相机抉择原则,为可能出现的经济急跌准备好"托底"预案,"由于现阶段中国经济还没有达到消费拉动需求引领经济增长的程度,应对可能外来的经济冲击,主要还需要依靠投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