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奥运军团半程回顾:奖牌呈现“三多三少” 8月15日,中国选手曹磊在领奖台上。当日,曹磊在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75公斤级决赛中以28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并以抓举128公斤、挺举154公斤和总成绩282公斤打破该项目三项奥运会纪录。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16日,北京奥运会的分水岭。从明天开始,排名金牌榜第二位的美国军团将在田径 场上疯狂地扫金收银。
而随着中国军团优势项目的逐渐结束,维持了近一周的中国旋风也会慢慢减弱。
回顾一下中国队现在已经收入囊中的43块奖牌和27块金牌,不难发现其中的“三多三少”。
金牌多、银牌、铜牌少
算上中午刚刚决出羽毛球女单金牌,中国代表团已经在奥运会上获得了27块金牌,占获得奖牌总数的62.8%。银牌、铜牌数分别为10枚和6枚。
横向比对一下,截止到16日12时,排名奖牌榜第二的美国代表团共获得了15枚金牌,比中国代表团少了12块。但是,奖牌总数却反超中国5枚。其原因就是美国队数量众多的银牌和铜牌——在进行了一周的赛事中,美国代表团共获得了14枚银牌和19枚铜牌。
27块金牌说明中国队拥有一批实力占有绝对优势的选手,也有一批可以在最关键的决赛中突破了自我极限的选手。同时也说明,中国选手以前一向被人们诟病的心理素质问题有很好改善。27:10的金银牌比率,体现了中国选手在决赛中惊人的夺金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美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少于中国,但是48枚奖牌总数的背后隐藏的是“山姆军团”令人恐怖的整体实力。14枚银牌和19枚铜牌显示出美国代表团中集中了大量距离夺金只差一步的潜力选手。而且,在这33枚奖牌中有8块奖牌是在美国选手已经获得金牌的同时,由另外的美国选手获得的。也就是说,即使这些金牌选手退役,美国队仍然在该项目中拥有世界顶尖的实力。
而中国军团的后备力量则稍显不足。16枚银、铜牌中有羽毛球女单和女双以及女子200米蝶泳3枚奖牌是我们的“第二选手”得来的,这一比率占中国奖牌总数的7%。而同一数据则要占美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6.7%。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体育“尖子选手拔尖、后备补充缓慢”的特点。
因此,中国体育界在为半程金牌总数第一而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身上的不足之处。虽然我们已经得到了27枚金牌,但中国体育更要注意到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加厚团队深度。
女冠军多 男冠军少
中国奥运代表团的27枚金牌分布继续延续了中国体育“阴盛阳衰”的传统——男子10枚,女子17枚。
男女夺金比接近1:2。
其实从中国奥运历史上,这一现象实属正常。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在中国奥运冠军榜上,女奥运冠军占了六成。北京奥运会前,中国获得的112块夏季奥运金牌中,娘子军们拥有65枚。
中国男选手夺金数仅仅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超过女选手,此后均是“妇女顶了大半边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男女选手金牌比例甚至达到惊人的4:12,张山那块飞碟金牌,还是与男子同场竞技夺来的。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创纪录地获得了32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贡献了19.5枚,男运动员12.5枚(小数点由羽毛球混双金牌所致)。
从纵向来看,这一现象只是延续了传统,那么横向比较就会发现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
比较的对象仍然是奖牌榜第二位的美国。现在美国代表团所得的15块奖牌中,共有10块来自男子项目。男女夺金比正好是与中国相反的2:1。
其实,这一现象也正符合美国奥运历史的传统。美国在雅典获得的35枚金牌中,女运动员只贡献了12枚,刚刚超过1/3。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西方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发展的动力。由于早期的职业运动多在男性中开展,加上其力量、速度、高度之于女性的巨大优势,使得长久以来,西方体育两性发展严重不均衡。
而在中国,男女选手几乎得到相等的资金支持,同时,举国体制保障了中国女运动员后顾无忧地安心训练,特别是在女排、女网、女乒、女柔等对抗性项目中,为了提高实力,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男子陪练,这是西方对手们所难以想象的。
前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则将“阴盛阳衰”的原因归结为“身体条件”、“政策倾斜”、“吃苦耐劳”和“管理方便”4大原因。排除人种方面的差异,当女排、女曲、女足的姑娘们对“魔鬼训练”早已习以为常的时候,一些男选手却依然受困于基本的体能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