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运开闭幕式方案竞标揭秘:张艺谋穿红衣为博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1 15: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运开闭幕式方案竞标揭秘:张艺谋穿红衣为博彩

--------------------------------------------------------------------------------

2008-07-30 18:25  来源:新华网
     日前,央视奥运频道《北京奥运揭秘》专题节目揭秘了2006年初开闭幕式创意方案竞标过程的“内幕”,张艺谋、李安、陈凯歌等大导演在竞标时的表现各有不同。据介绍,方案竞标分三个阶段,其中13套方案进入第二阶段筛选,最后5套方案入围“最后陈述”。


  张艺谋红衣博彩头


  张艺谋参加了两轮陈述。陈述前后,出现在镜头中的张艺谋的态度都显得特别谦恭,友好地和打招呼的人鞠躬、握手。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他在两轮陈述中都穿了最钟爱的红色衣服。张艺谋自己也笑着表示,参与竞标是很重要的事情,他是特意穿上红色的衣服博个彩头,“红色嘛,取个开门红的意思”。


  同时,张艺谋两轮陈述的变化明显。第一轮陈述,简单表达后,他请团队成员王潮歌代劳;第二轮陈述,他亲自上阵,自己对着大屏幕讲解,神态严肃。他的第二轮评述当场得到的评价是,相比第一场讲述,“方案改进大,预算控制更准”。最终,张艺谋成功坐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位置。


  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表达了希望全国观众谅解的意思:“五千年的文化,你怎么可能在五十分钟内完成?神仙都不可以。我相信全国观众能理解这一点,这就是我的依据,就是大家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其实常常就是要选择艺术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36:44 | 只看该作者
李安传统文化得分最高


  结束陈述的张艺谋在门口遇见了下一个进行陈述的李安,李安是歌华集团团队的创意总监,他在称赞张艺谋当时的新片《千里走单骑》(一个月后,李安凭借《断背山》一片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李安在陈述中秉承一贯的儒雅风格,微低头,细声慢气地说话。他使出的“绝招”是延请高参,其团队中多了一位神秘的女陈述人,她就是林徽因的侄女,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林樱。林樱本人的建筑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包括著名的越战纪念碑。一方面是延请高参的国际性,一方面,李安在陈述中引用胡适的治学精神,显得古典味浓:“为学应该犹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精,我们也愿意以胡适的这个治学精神来制作我们这个节目。”他还表示,他的方案要满足全世界对古典中国的向往:“不像亚特兰大,他们一个钟头憋不出来要演什么东西,真的没有什么历史,而我们的问题是你怎么样塞进去。”最终,评审中,李安团队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一项得分最高。


  陈凯歌念杜甫古诗


  在竞标团队中,陈凯歌“单枪匹马”独自组队应标。他的创意方案是自己手写完成的,以此表达自己的奥运之情。


  第一轮陈述时,妻子陈红体贴地陪伴着。坐定后,陈凯歌笑着用古诗来加强自己的表达,称当年得知北京被确定为奥运会举办城市后,内心无比感慨,马上就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说着,他当场完整地背诵起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最终,陈凯歌未能如张艺谋、李安般进入第二轮陈述,被聘请为开闭幕式顾问。(记者 彭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31 22:00:42 | 只看该作者
红色还是中国最吉利的颜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桫罗双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8-7-31 23:12: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桫罗双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8-7-31 23:13: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8:0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