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回答,希望能提供一种思路
第一个,一般主张,与传统理论(指新-新,传统现实主义等)抽象和预设的物质本体,如无政府状态不同,建构主义是一种观念本体,或者,是一种基于社会实践过程的社会本体,比如finnemore的“国际规范塑造国家利益”、wendt的“符号互动”“文化”等,不同流派的建构主义者都将利益和行为视作非给定的、内生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其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的分野。有关这一点可以去读秦亚青的《权力·制度·文化》以及其他文章,此外,katzenstein的《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finnemore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都有中文版,katzenstein主编的一本名著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在年内将出译著,由北大的才子宋伟老师翻译
方法上,建构主义一样采用了大量的实证方法,这是其与后现代理论和批判理论不一样的地方
在认识论上,以wendt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一样将国家视为unitary actor的原子化行为体,这遭到了不少阵营内外的指责,比如后现代主义者walker,alker,shapiro等,有意思的是,wendt自己还写了一篇东西申辩,拿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做比较,比较搞
[ 本帖最后由 Regenbogen 于 2008-8-9 21: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