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421名公共卫生保障人员监控奥运场馆
--------------------------------------------------------------------------------
2008-07-17 13:05 来源:北京日报
全市421名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人员已经全部入驻或对接,奥运餐饮、水质、室内空气三大远程监控预警系统的224处探头基本安装完毕,将于7月20日左右启用。市卫生局昨天通报了奥运场馆的公共卫生保障情况,并首次向媒体展示了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指挥中心。
每日现场快速检测食品
奥运期间,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团队将负责场馆内的食品、饮水、空气、传染病及病媒防控等工作,公共卫生人员将严把食品进货关、加工过程关、餐饮检测关和食品留样关。
“我们每天都要核对食谱,看一看正在制作和销售的食品是否与前一天报送的食谱相符。”公共卫生人员介绍。此外,检测人员每天都要抽取10件样品进行快速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物体表面洁净度、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甲醛等数项指标。为此,市政府拨专款1100万元购置了18辆快速检测车,每辆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实验室,还为保障团队配备了433个手提快速检测箱。
奥运期间,冷荤凉菜等高风险食品每类品种都要留样。保障人员此次采取的是最严格的“双开双取”方式,即国家体育场、运动员村等7个市级直管场馆的留样冰箱或存放留样冰箱的房间要安装两把锁,由保障人员和留样人员分别保管,每次开启留样冰箱时双方都要在场。
甲醛超标系统立刻报警
“我们安装了三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这是以前任何大型活动都没有的。”市卫生局副局长于鲁明介绍,三套系统分别是餐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实时在线监控系统,能够实现24小时实时报警。
昨天,记者进入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指挥中心。“以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为例,我们在72个有室内空间的奥运场馆和119个奥运签约饭店共设置了192个监控点,监测内容包括空气温度、湿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和噪声六项。”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能24小时实时监测,假如某个监测点的甲醛超过奥运会规定的标准,指挥中心的电脑就会发出报警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