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出现“批马英九热” 执政能力成质疑焦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7 14: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股批评马英九的风几天来在岛内越刮越盛,批评内容包括两岸政策、岛内股市惨淡,以及其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引人注目的是,批评者中不光是民进党和亲绿媒体,很多曾经“挺马”的评论界人士和泛蓝媒体也加入进来。9日公布的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支持率跌至34.8%,这一天距马英九上台刚过了50天,当时,国民党已一连串拿下县市长选举和“立委”选举,马英九也高票当选,气势如虹。岛内专家说,马英九目前的政策确实有不妥之处,但民意如流水,调整得当就可能重新赢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4:05:44 | 只看该作者
“批马”成时髦


  “批马热”的热度,从昨天《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可见一斑。这两大报都由国民党的中常委创办,批起陈水扁从来不留情面,对马英九则经常是积极勉励,但昨天两报的头版上,都刊登了马英九针对台湾股市惨跌的谈话新闻,《中国时报》以通栏大标题说“通货膨胀、台股狂跌,马说:我们不是被吓大的”;《联合报》的标题是“台股跌,马说:不是被吓大的”。两则标题都具有浓厚的反讽味道。在评论中两报称马英九在台湾经济低迷、台股一再破底狂跌的情况下,不应当说“不是被吓大的”这类话。两报同样在二版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都是李登辉开骂“怎么做的那么烂”,尽管内容并非李登辉亲自讲话,但两报都以极大篇幅刊载,让读者有“连李登辉都骂马英九”的印象,意味深长。


  曾表示败选后“退隐江湖”的谢长廷9日在亲绿媒体三立电视台上激烈批评马英九,历数马英九在两岸开放、物价飞涨等方面的失策,讽刺马英九下乡后不回答选民关心的民生政策,只是喂牛作秀,并预告自己将“拔剑再战”。赴台旅游的大陆客日前发生“3人脱逃事件”,民进党借机批评马英九政府“假经济之名胡乱开放,造成台湾社会的不安”。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攻击马英九政府开错药方,把台湾经济复苏寄望在两岸开放上;民进党人蔡煌琅等人则在参加奥运会上发难,称“+++国及台湾都消失,连最起码的‘中华台北’都不能称呼”,“马总统实在对不起国人”。亲绿媒体《自由时报》10日刊登题为“谁害了马英九总统”的文章称,马英九上任50天来,人事、政策,对内、对外“几乎可说一无是处”。文章认为,国际经济环境举世皆然,对台湾并没有特别影响,更没特别为难马英九;民进党目前也没力量扯马的后腿。文章认为:马英九今日的窘状,主因在于自身。


  从上周五开始,“批马”似乎成为“全民运动”,不但老一辈的王作荣、南方朔都出面批评,一些年轻一辈的政论家也对他口诛笔伐。议论马英九也是岛内网络的热点话题,《联合报》网络论坛上,有人威胁“别逼街头反马形势起”,文章大谈不满可能产生“骚*”乃至“革命”,报道说,“台湾,又正在这个临界点了”。


  《中国时报》10日的一篇评论文章不客气地说道,“马英九昨天强调‘我们不是被吓大的’,希望全民共体时艰。但马英九不要忘了,是马政府自己保证马上好、马上渐渐好的,我们也不是被唬大的。马政府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国际大环境,那就实在太不负责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4:06:38 | 只看该作者
被质疑没有权谋


  台湾《南方快报》的一篇文章大有算总账的味道,文章说,马英九最重要的竞选口号之一是“马上就好”,但就任后却是风波不断。文章总结了六次风波:一是“去台湾”风波,将很多场合下的“台湾”改为“+++国”;二是物价风波,5月末提升油价搞得一片混乱,股市近两个月来下跌近2000点,“平均每个股民损失50万元新台币”;三是扩大内需风波,地方建设计划混乱;四是绿卡风波;五是道歉风波,“内阁”成立一个多月来成员已经9次鞠躬;六是“宅男”风波,5月底中南部暴雨后马英九深居简出,被舆论挖苦为“宅男”。


  不过,岛内真正触发大范围质疑马英九始于7月初国民党“立委”否决马英九提名的“监察院副院长”等人选。多方解读为国民党内部对马英九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马英九的执政能力,以前的一些不满在这个框架下被重新解读。


  《自由时报》9日一篇文章借助一名政治评论家的话说:“马英九的政治身躯像恐龙,智商像婴儿,胆量像白兔”。《中国时报》10日题为“谈谈马总统的领导风格”的社论称,“马英九总统大概一辈子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气跌得这么快,而且跟台湾股市一样,还看不到底部在哪里”。社论打了个比喻:一只被选为丛林之王的小白兔,只想干净漂亮地坐在宝座上,被少数亲信保护着,愿意做有助公关形象的活动,但不想和满林的豺狼虎豹打交道。而且坦白说,也没那个狠辣与权谋,宁可把麻烦肮脏的事交给别人代劳。社论称,职位是选来的,但权力是赢来的,再这样下去,软弱胆怯的兔子越来越被看破手脚,处境恐怕还会更糟。


  《联合报》10日刊登社论,标题就是:“空有想法,没有办法”。社论称,马英九缺乏恩威并济的政治手腕,导致在权力分配上受到冷落的同志强烈反弹。他既未出面安抚,又不能善用权力杠杆加以驯服,任由不满情绪发酵,终致追求政治蜕变未成,自己反而绊倒在枝节上。


  《中华日报》10日的社论则赞成马英九的作为。社论说,走中间路线对马英九个人不利,对台湾的好处却显而易见:第一、纷扰了数十年的“本土”争议近来突然消失;第二、即使还有人不忘“台独”,声音也小得几乎听不见;第三、两岸走近得以进一步推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4:06:58 | 只看该作者
岛内有专家称遇挫“是好事”


  对马英九从“台湾最具人气者”成为“台湾被骂最多者”,曾写过多本介绍马英九的书,也是马英九几十年邻居的政论家马西屏认为,马英九就任以来在人事与政策上相继犯错,加上台湾遭逢十余年来少见的油电价格双涨、物价飙升,而民众薪水不升、经济低迷。民众选前期待“马上就好”,结果50天来却呈现“马英九上了、经济还是没好”的尴尬现象,民众由期望到失望,马英九的民调满意度当然会急剧下跌。


  马西屏认为,马英九之所以会遭到这种严厉的对待,是因为“责任越大、受到民众批评的压力就越大”,尤其马政府做得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被批评也是难免。马西屏说,以目前的台湾经济困境来说,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好,而马英九本身又因为他心中的两个死结使他面临更险恶的处境:一是“依法行政”的个性,很多事他根本没有也不愿去处理;二是“比例原则”,马英九向来认为做任何事必须合乎比例原则,如马政府刚上台时南部发生水灾,农民损失新台币2000万元,各界呼吁他“南下救灾”,而马英九认为灾情还不到他必须南下去慰问的程度,就拒绝去做这件事,使得台湾舆论连骂了他好几天。


  马西屏认为,民进党8年留下的烂摊子,马政府不可能几个月内有大起色,所以在台湾通胀没有获得有效舒缓、内阁施政没有充分磨合好以前,对马英九的批评声,还不太可能平静下来,“媒体就是天生反对党”。不过,他认为这对马英九来说却未必是坏事。《中国时报》的一篇社论称,马英九过去27年的从政经验一切都太顺利,受到一些挫折也有好处,使他知道“治国”不易与政治的险恶,从而可以在未来几年的任期内做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17 22:41:4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也觉得马英九能力差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1: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