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立平:“中国模式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4 20: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立平:“中国模式来了”
来源:东方早报   近来感觉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已经从原来的疑虑变为忧惧,并且,他们忧惧的已不是中国在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中国的军力现代化(这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中国的“软力量”:中国模式对美国的挑战。

  从2007年詹姆斯·曼引人争议的《中国幻想》到2008年戴维·兰普顿的新著《中国力量的三张面孔:军力、金钱和思想》和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约翰·桑顿在2008年1/2月《外交季刊》上刊发的文章《他们谈论民主时,他们谈论的是什么》,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詹姆斯·曼的书代表了美国这一代知识分子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导致政治民主化”梦想的幻灭,并进而指责美国的中国通和决策者误导民众,让民众以为美国对华接触政策会达到使中国民主化这样的目标。

  对此,戴维·兰普顿反驳说,从美国对华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使中国民主化从来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中国民主化要通过中国内部自身来实现,并不能靠美国强加。

  在中国多年的约翰·桑顿一方面肯定了中国在基层选举、司法建设和舆论监督方面取得的进展,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民主道路走向何方抱有很大疑虑。美国人越来越担心即使中国经济强大了,却仍将不会走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化道路,从而形成一种有别于美国模式的中国模式。

  “改变中国”、“使中国变得更像美国”一直是美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无论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中美结盟共同抗日,还是在20世纪最后十年的“接触”战略,美国都抱有这样的希望。主要目的是弥合中美之间价值观念的差距,从而使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符合美国的利益。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美国原来期待的政治改变并没有随之出现,因此美国人自问:是我们错了,还是他们错了?中国是例外还是自由主义理论出了问题?

  2006年“中非峰会”及前后的“魅力外交”使美国相信:中国运用力量的方式与美国不同,中国将不是用“硬”军力来扩大影响,而是用“软”模式来吸引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似乎更切合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中非关系和中拉关系的发展都加深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在这些国家有可能取代美国的影响。

  正是出自这种深层忧惧,在美国人权派眼中,无论中国做什么,他们认为中国永远做得不够好。4月底5月初,笔者访问华盛顿时,美中经济安会委员会副主席卡罗琳·巴萨罗缪(Carolyn Bartholomew)等人以 “鞭打中国”而自豪,以为口头上的谴责就会使中国转向。不过巴萨罗缪随后与笔者的闲聊透露了她的真实想法:其实美国根本不在乎中国的人权状况,美国担心的是中国模式的输出,如缅甸、津巴布韦、苏丹等因人权状况不佳而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但它们却获得了中国的援助,这将破坏美国或西方在这些国家推进西式民主的努力。

  而在战略决策精英层,美国已有靠所谓“民主国家共同体”或“民主国家联盟”来应对中国模式的准备,比较有影响的《普林斯顿报告》对此说得比较清楚。该报告的两主笔安东尼·雷克和乔治·舒尔茨目前分别是奥巴马和共和麦凯恩的外交政策顾问,这说明在这一点上美国两党是有共识的。

  但美国的战略设想能否转变为政策呢?在华盛顿期间笔者曾就“美、日、印、澳四国民主同盟有无可能建成”问及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苏葆立和戴维·M·兰普顿、查尔斯·弗里曼等人,他们都断然否认有这种可能。

  他们认为美国一厢情愿地以为印度是天然盟友,殊不知印度只想通过改善美国的关系来取得核俱乐部成员的资格,根本不想成为美国抗衡中国的一个棋子。印度固然是讲英语的国家,但它想什么你永远猜不透,与印度打交道的难度甚至超过了与中国打交道的难度。而澳大利亚与中国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现任总理陆克文想同时讨好中美两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此外,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并未提及民主同盟。

  纵然美国有建立民主同盟的心愿,它也没有力量使那些不愿加入民主同盟的印度、澳大利亚等顺从。再说了,谁来界定哪个是民主国家?如果以美国的标准来定义民主,美国会失去很多朋友或伙伴。

  尽管如此,对“中国模式来了”的忧惧并未消解。就像詹姆斯·曼说的那样,“(中国的崛起)从某些意义上讲,将使我们融入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下,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或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活动的权力不再被视为准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7-15 00:00:03 | 只看该作者
有这么夸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15 11:26:21 | 只看该作者
政客嘴上说一套利于自己的,和心里怎么想的完全两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7:0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