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骥如:G8“死水”要靠中国来激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1 17:5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骥如 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78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1982年沈骥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欧洲共同体问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研究。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欧洲共同体与世界》、《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另有《论21世纪的中美关系》、《欧元的现状和未来》、《国际战略与恐怖主义》、《世界格局是否会变》等论文百余篇。
中国要加入,就要体面的加入


  主持人:沈老师您好,7月7号到9号,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峰会已经顺利闭幕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增强也再一次透过这次峰会体现了出来。中国自2003年参与八国峰会对话以来,一直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关八国集团是否应该吸收中国的热议也很多,在这次峰会上中国抢了很多的风头,几乎所有的问题没有一样能离得开中国,这次峰会已经成为第一届G9峰会,请沈老师谈一谈G8峰会是不是应该邀请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加入,中国是不是应该加入G8呢?

  沈骥如:八国集团该不该吸收中国,中国该不该加入八国集团,这个要从全球的大背景来看。过去是七国集团,当时70年代,发展中国家还都是相当落后,全球经济的主导权完全掌握在7个工业化国家当中。当时他们为了应付经济上的一些挑战,比如经济衰退、金融问题,西方七国形成了这样一个机制,就是七国峰会。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逐渐地加入了这个机制,就成了现在的八国首脑峰会。

  但是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逐渐兴起,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这样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纷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尤其突出的是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全世界公认的成绩。去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世界第四,今年有可能超过德国,就是第三,也就是在美国、日本之后就是中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印度也不能忽视。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一个发展中大国。所以国际上的评论,包括八国集团里面的很多智囊和官员,甚至是政府领导、国家元首,都主张要吸收中国。第一个问题就是八国该不该吸收中国,我觉得越来越明显,如果八国机制没有中国的参与,全球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过去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八国的经济总量还要占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现在据他们自己的一些分析,只占不到60%了,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这五个国家,八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十分之一,这五个发展中国家要占世界的42%的人口,经济总量上升到12%了。其中中国大概就要占这五个国家的一半。

  另外,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其他许多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像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严重传染病问题,所起的作用都是非常突出的。因此,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八国难以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的挑战,必须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共同参与协商、协调,才能够应对这些挑战。所以八国本身机制构成上的缺点,就是它过分集中在发达工业化国家,而这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现实了。因此,如果要很好的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就应该考虑吸收新兴发展大国,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再次,如果八国以及八国机制本身的需要来看,也是应该吸收中国的。去年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上,FaGuo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都主张扩大八国集团的机制,有的主张把“8+5”的对话机制形成制度化,还有的如FaGuo主张干脆把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吸收进来,当然有的是一次吸收进来,有的是先中国、印度,八国变十国,然后慢慢地吸收另外三个,变成13国,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但是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该不该加入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这次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出席八国峰会,中国一直很积极地参与和八国集团的对话,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有全球影响的对话平台上,中国可以提出我们对于一些当代国际问题和重大挑战的看法。也就是说,对全球经济、政治、安全以及人类面临的各种共同的挑战,我们要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要有我们的话语权。如果我们不去,就不能捍卫我们的利益,也不能够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样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不利的,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积极参加八国框架里面的南北对话,这也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是不是要很快地成为它的成员国,我觉得不必刻意地追求,因为现在的八国集团机制有一些问题,第一,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就是一个几个大国的领导人的对话平台,就是对话、磋商和协商,对某些紧迫的问题,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安全的,大家发现问题,然后磋商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来协调。但是它开了会以后发表的声明和宣言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没有常设的秘书处,也没有条约法规,等于是一个“君子对话”的地方。所以,过去叫“富国俱乐部”,它是联合国的一个补充机制。

  联合国190个国家在那商量问题,不容易达成一致。发达国家在一起,比较容易对某些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共同协调、促进联合国进一步的解决这个问题。而联合国是有立法权的,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广泛代表性,是解决全球安全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威的国际机构。它所签订的协定或者立法,是有约束力的。比如《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以及联合国下属的一些机构签署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不扩散条约,这些都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八国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它只是一个补充机制。所以我们中国参加进去,就是去表达我们的意见,并不是要去立法。所以,这就不用着急了,至于我们以什么形式来参加,就不是很重要的了。

  外交部长助理崔天凯2006年曾经谈到中国现在和八国集团的关系,他说我们有舒适度,八国也有舒适度,舒适度是什么呢?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受约束。因为它没有立法权,不是硬性的组织。这样中国和各种国际区域组织开展合作,我们是持开放态度的。合作的模式不一定是固定的,不一定是统一形式的,中国注重效果,而不要重视我们是不是正式成员。因为在八国南北对话机制当中,因为没有法律效应,所以正式成员和非正式成员一样都可以表达意见。另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是富国,所以“富国俱乐部”参加进去,中国的地位就会出现问题了。因为从俄罗斯的参加来看,俄罗斯“入团”以后,八国就经常批评它、谴责它,说它没有民主、****,所以它在里面处于特殊的地位,等于是一个“小媳妇”,日子有时候是不太好过的。我们如果要参加,我们应该吸取经验,要参加,就要堂堂正正地有自己的实力的参加。

  “富国俱乐部”也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理念,不能搞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歧视,应该是平等的、互信的、互利的、合作的,这样我们参加进去,我们才能非常的舒适。刚才我引用的崔天凯的话,我们和八国都会有舒适度,这个舒适度的形成不是取决于中国,而是取决于八国能不能克服冷战思维,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能不能克服冷战思维,摒弃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歧视,能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成员国。因此,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以前,中国不急于进去,进去了反而舒适度没有了,反而要吵架,他要批评我们,我们得反批评。这样的话,就不是在解决全球问题,而是在搞意识形态争论了,这样就没有舒适度了。

  我们一方面积极地和他们对话,但是,并不谋求一定要成为正式成员。我们更重视的是效果,而不是形式。所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全球化方面发展,世界多极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的趋于成熟,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也会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就越清楚。请不请中国参加,成不成正式成员国,是关系到八国机制能不能发挥全球影响的一个大问题。所以八国自己看着办吧,他们什么时候放下架子,能够平等地对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样一些不是西方集团的国家,能够平等相待,不搞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歧视了,那个时候他们邀请中国加入,我想我们中国也不会拒绝的。所以我人为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7:59:54 | 只看该作者
G8需要中国,中国需要G8


  主持人:无论中国是否真正的加入G8,您认为中国在今后的八国集团对话机制上或者是平台上,能有什么作为呢?这个平台对中国有什么意义呢?

  沈骥如:我们刚才说了,八国对话平台是联合国机制的一个补充,因为八国是联合国的重要成员,美国、FaGuo、英国、俄罗斯四个常任理事国都在这八国之中。现在发展中国家对话国中又有中国,而中国也是常任理事国之一。五个常任理事国全在八国对话机制中,有了中国,等于是把安理会搬到八国对话机制里面来了,所以中国在里面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但要捍卫自己的利益,还要捍卫其他发展中兄弟国家的利益。当今世界已是经济全球化,但是由于仍是西方国家占主导,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了,特别是非洲国家,全球贫富差距在拉大,中国应该捍卫他们的利益,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合作”,所以八国峰会以及八国峰会框架下的南北对话,中国参加进去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了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这样五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八国机制正在进行一个慢慢的融化和改变,过去只是七国、八国,现在它也认识到光靠他们是不行的,所以从2003年开始,几乎是年年都要邀请发展中国家与会,这已成为一种惯例了。这个惯例,从今后的趋势的来看,越来越机制化,到了适当的时候,一定会吸收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参加。最近八国集团中的很多智囊人物,都主张至少先让中国、印度参加,让八国变成十国,然后慢慢地再把其他的国家吸纳进来。FaGuo总统萨科齐去年和今年都表示,中国和其他的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所以中国在八国集团机制当中,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00:07 | 只看该作者
G8不是股份公司,“炒”谁都不行


  主持人:这是一个网友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媒体有一种说法,八国集团成员国,比如加拿大、意大利和俄罗斯,他们现在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应该把他们除名,以新兴的中、印、巴西、墨西哥等国来替代,您认为这种说法现实吗?

    沈骥如:我觉得这个很不现实。因为八国的对话平台和八国峰会机制从1975年到现在,已经存在30多年了,有它重要的国际影响。

  首先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世界上军事力量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它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不是西方国家,但叶利钦曾经自称,我们俄罗斯是西方国家,而美国照样要压缩它的战略储备,打压它,所以俄美是有矛盾的,俄罗斯不会跟着美国走。后来的普京,以及现在的梅德韦杰夫修正了苏联解体以后的对西态度,完全西化,完全把自己看作是西方国家,它现在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要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所以它对美国的霸权是DIZHI的、反对的,它和中国有战略伙伴关系,主张要推动世界多极化,努力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因此它的国际关系理念应该是克服了冷战思维,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摒弃了冷战思维,是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所以它应该是八国峰会当中最积极的分子,是不能够把他除名的?

  前一阵子,俄罗斯曾经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人均GDP降到了3000美金,非常困难。但是随着经济的恢复,现在的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金,所以俄罗斯的经济恢复速度非常快。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立志要把恢复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因此这样一个国家是不能把它开除的。

  加拿大和意大利也是非常有影响的西方国家,如果把它开除了,换成发展中国家,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实际的政治、经济的利益上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八国集团机制,恐怕不应该采取除名的方法,而应该采取逐步扩大的方法,增加它的成员。这样才有利于八国机制的内部的和谐,才能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否则的话,动不动就除名,如果采取竞争上岗、末位除名的话,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安心,不一定下一回要除谁的名了,毕竟这不是一个股份公司,你说小股东不行了,我就可以不要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政治上的需要,就是要体现一种全球主要大国的和谐,共同参与的精神。加拿大虽然人口很少,经济总量也不是很大,但是,它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在全球事务中也是应该有它的态度。意大利就更不用说了,意大利是欧盟的四大国之一,把意大利随便去掉,这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00:1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竹篮子打水”,美国“外甥打灯”


  主持人:沈老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日本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总是想突出自己的存在,也是它的一个宿愿,这次八国峰会无疑给了日本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展示它作为东道主的地位,请您谈一下日本在这次八国峰会当中有哪些收获?美国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它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沈骥如:这次峰会有一些特点。除了八国以外,它邀请的客人特别多,原来是“8+5”,就是八国加上中、印、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今年日本特意又增加了3个国家: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原因一是这几个国家确实有影响,二是日本有资金,三是日本想争取非洲国家的选票,选它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特意邀请了另外七个非洲国家,所以,“8+5”变成“8+8”,另外还有一个七国。因为南非两边都有,所以有的评论说,15国把南非两边都算了,一个国家算两次,实际上是14个,14个加上8国就是22国,这次是八国峰会是邀请客人最多的一次。这里面固然有日本的私心,但是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或者非八国成员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离开这些国家,全球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这次峰会还是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比如说气候变暖问题,就达成了一些议案:要在2050年减排50%。过去美国一直不愿意承担这种义务,这次美国也参加了,也同意这个说法。当然,这个功劳可以算在日本的账上。

  但是这次八国峰会的作用又是有限的,为什么呢?长期目标是减排50%,但是从什么水平上减50%?这是退步。去年,在德国罗斯托克附近的小镇海利根达姆峰会上,德国提出要从1990年的标准减排50%,这个力度就很大。但是这次日本的北海道会议上,是说从现在的标准减排,就是说比1990年晚了18年,现在排放量比1990年大得多了,所以减排50%是打了折扣。另外中期的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那是几代人以后的事了,换成2020年怎么样?12年以后---中期目标,发达国家应该减多少,它就没有作规定。所以这又是有限的。

  很多评论说,八国峰会往往是说的多,做的少,说了的事也不一定做到。比如2005年英国鹰谷峰会,当时做出决定,在2010年之前大国要给发展中的非洲国家提供500亿美元的援助,但是现在三年过去了,时间已经过半,只提供了14%,100亿美元都不到,所以说的多、做的少。这就和八国峰会的机制有关系,因为它没有约束力,这些领导人、国家元首在八国会议上可以表态,我要怎么怎么样,我要援助多少、减排多少,但是回到国内,要推行他的政策的时候,往往受到议会的反对或者利益集团的反对,就要打折扣了。因此,像美国就有这个问题,布什答应了,因为布什是最后一次参加峰会,他愿意做点好人好事,留下一个好的记录,大家可以为之称道,但是他回去以后,美国这些大企业同意不同意,美国这些大企业在议会里面的代表人物会不会同意呢?这都是一个大问号。

  所以,日本想通过绿色的北海道洞爷湖会议,展示它推动节能减排的功劳,我们只能说部分的达到了它的目标,但是要真的深究,就有问题,因为FaGuo有一句话,就是中国、印度也得负责任,但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文件对发展中国家减排是这么说的: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节能减排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但是它是有区别的,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的、资金的帮助,让发展中国家能够有能力减排。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不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所以,这两个文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规定具体的目标。而布什总统是要求中国和印度也要有硬性的减排指标,这是不符合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也不符合京都议定书。所以,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变动。因此,日本在减排问题上,得到了部分的成功。

  另外,日本想在这个会议上用一些其它的国家来抵消中国的影响,通过拉一些非洲国家的选票,使之成为它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个目的也没有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影响没有被它抵消。无论是八国的舆论还是全球的舆论,都认为中国在这个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非洲国家对发达国家(八国)光说好话行动少的做法很有意见,所以他们要求发达国家要履行过去的承诺,别搞新的承诺,因为旧的还没做到。所以,要“买”选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相反,参加这次会议的发展中国家表示今后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协调,共同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为世界和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这些发展中国家也是很精明的,也知道只有内部加强了团结,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因此不会简单地跟着日本或者美国走。所以,这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么多国家聚集在一起,对全球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油价的上涨问题、粮食的问题,都提出了一些看法,应该说,在这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

  因此,就像一些评论所说的,实质性的东西比较少,具体的做法很少,具体的做法要变成现实,还会面临各国国内议会、利益集团的各种障碍。所以,也不能对这次的会议做出不符合实际的、过高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11 20:46:33 | 只看该作者
也就中国人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14:0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