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中美之交:少些大国博弈,多些君子风度 </p><p>?? 本月,胡Jintao先生将出访美国。中美作为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每次接触当然格外 <br />为世人瞩目。再兼近段经贸上的频繁磨擦与交涉,及两岸之间紧张和加剧,都使得此次 <br />跨洋握手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br />美方某些人在处理中国问题时确实是少了些包容与大度,对各种问题横挑鼻子竖挑眼。 <br />当然善意的批评是一剂良药,但遗憾的是,恶意的似乎更多,暗含了太多的政治利益与 <br />权谋策划,譬如在人权、中国军力、西藏问题等方面对中国百般刁难和无理指责。美国 <br />某些人遵循的新教伦理促使其处处追寻利益的最大化,在政治理念上又信奉马基雅维利 <br />主义,歌颂强者,宣扬暴力。而日益风行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更为其所为添加了 <br />些蛮横的理论底色。它笃信利益,必然嫉恨东方睡狮的崛起;它崇尚强者,必然惧怕一 <br />山容有二虎的窘境;它低估异域文明,必然视儒教文明的复兴如洪水猛兽。但历史和现 <br />实都证明,中美之间和则双利,斗则两伤。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相互信任、互不干涉 <br />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由此可见,美国国内某些人确实应站在历史 <br />的高度多多反思。 <br />相比而言,我们的理性外交是颇有君子之风的。这在早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r />中就有充分的体现,近年又有“睦邻、友邻”到“富邻”等一系列外交方针,这些都为 <br />我们赢得了朋友。 <br />君子当善成人之美。这对一般民众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以及美方如何改变态度、与中国 <br />建构更和谐的关系都相当重要。费孝通先生在看待不同的文明时有言,“各美其美、美 <br />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评价美国时,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美人之美”的善 <br />心,少一些你死我活的争夺心;美国在看待中国的崛起时也当有“美美与共”的包容心 <br />,少一些遏制崛起的蛮横心。“天下”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它们又是各类文明的载体 <br />,若要“大同”,一味夸大“文明冲突”与分歧,只会是人类祸祟的根源。 <br /><br /><br />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br />有人总结说:对美国是爱恨交加,就如同爱上了一个蛇蝎美人。可不是吗?对于厌恶美 <br />国的中国人来说,美国宛如一个财大气粗且霸道蛮横的财主,美国干的那些个事儿,总 <br />会让人想到“霸权”二字,厌恶这个曾光荣写下“人生而平等”的民族现如今也有许多 <br />置鲜活的生命于不顾的血腥和残忍。也有不少中国人喜欢美国,美国发达的科技、便利 <br />的交通、众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好莱坞的大片,俊男靓女们性感撩人,加上豪华的制 <br />作班底,总是惊心动魄,让人耳目一新,其赏心悦目的程度决不亚于一次身临其境的郊 <br />游或探险。 <br />美国总是对中国的发展心存戒备,尽管中国一直提出的是“和平崛起”的战略,可是这 <br />个战略并不足以让冷战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曾竭力遏制中国的美国放心。但是,中国并 <br />不会因为美国的疑虑就停止或放慢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发展是时代所要求的,是不可逆 <br />转的,不管美国点不点头都会这样。再加上中美两国还存在一些深刻的分歧,比如意识 <br />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差异,经贸问题、能源问题上都存在矛盾和摩擦。 <br />分歧并不是不能淡化和控制的。美国的霸权固然不能被我们所接受,可是冷战时代的两 <br />极秩序也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安全,而要发展就需要有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同样 <br />的,骄傲的美国根本也不可能对中国视而不见,太多的方面他都需要中国像朋友一样, <br />他们需要中国的市场,也需要中国在众多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br />因此,中美关系就像是在天堂和地狱前来回移动。 <br />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美关系从来就不是一对轻松的双边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在动 <br />荡中求稳定,在颠簸中求前进。上个世纪的“乒乓外交”、“熊猫外交”至今仍被人津 <br />津乐道,今天,两国都肩负着日益增加的国际责任,中美更应该加强和扩大两国在反 <br />恐、传染病防治、环保等领域内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二者的关系积极、健康、稳定的向 <br />前发展。 <br />我们的胡哥即将访美,对中美两国而言,这是个发展对话和交流的契机,“常来常往才 <br />能越走越近”,只要双方真正在和平共处、互相尊重权益的基础上对话,一定能再成就 <br />一段中美外交史上的佳话。 <br /><br />深层次交流——中美关系良性发展之路 <br />??? 今天,已经没有人对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存在提出质疑。不管大家是 <br />否承认,世界各国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受到美国的影 <br />响。但是冷战结束以后,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和需求。所以,作 <br />为多元文化一极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br />“中国不称霸”。问题是西方凭什么相信中国不称霸?按照西方“强权政治”的逻辑, <br />中国在富强以后还会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不可思议的。这也就是他们一方面希望中国 <br />发展(因为一个贫穷落后、无法解决人民温饱的国家,无疑会拖世界经济的后腿,发达 <br />国家不但得不到购买力旺盛的市场,甚至还得从根本上提供人道主义支援),另一方面 <br />又害怕中国发展的原因。这种思想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逻辑上思考并不奇怪。但是,中 <br />国没有让对方深刻理解自己不称霸的文化根源,说明深层次的交流的确不够。 <br />事实上,今天中美之间的猜疑和疑虑不单单是意识形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 <br />经济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市场”几乎全面地向西方开放着,同时中 <br />国也在尽力学习着“资本主义文明”和享受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却 <br />又总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民主”观和“人权”观强加给中国,而未考虑中国的实际 <br />情况。此时,两国间的隔阂可能就是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br />如果真有所谓“文明的冲突”,那也只能从“文明”本身进行分析和化解,这样才能避 <br />免上升到经济、政治、乃至战争冲突的程度,因为到时候受伤害最严重的还是两国的人 <br />民。 <br />文明本身怎么去沟通和化解?此前,旅美华人、美国宗教研究专家王忠欣先生从宗教角 <br />度比较中美的政治和文化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王先生对美国的宗教环境和宗教背景进 <br />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评价,但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的政治和宗教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 <br />系。中国在信仰领域是开放的,允许各种宗教的存在,并且赋予人民信仰自由,这就为 <br />美中在宗教信仰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总之,只有展开深层次的文化交流,美 <br />国等西方国家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大而化之,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才能理解中国永 <br />不称霸的良苦用心。挡是挡不住的,只要是真正好的东西,人民自然会做出选择。“桃 <br />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进一步加强两国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两个大国的关系才能 <br />够健康地向前发展。 <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