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冲突”的角色互换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5 08:4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于时语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06-2-14
<br>  欧洲报纸刊登亵渎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画的风波,继续在伊斯兰世界引起激烈反响。在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已经初步形成的“文明冲突”格局下,这场风波无疑加深和固化了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文化和价值隔阂。
<br>
<br>  在目前伊朗核危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局中,这一漫画争议更增加了当今世界的不稳定因素。
<br>
<br>  不能不观察到,在这场最新的“文明冲突”中,西方世界的当然领袖美国却并非始作俑者,甚至在事后还批评欧洲传媒不负责任。反而是近年来在“反恐”战争中力图保持低姿态的欧洲,这次站到了与伊斯兰文明较量的前沿。
<br>
<br>  如果说原来默默无闻的丹麦右翼报纸最初刊登亵渎穆罕默德的漫画事出偶然,那么近日欧洲多国的主要报纸眼见穆斯林国家的众怒,却仍旧转载扩散这些漫画,明显有故意向回教世界叫板的成分。
<br>
<br>  对比之下,一直不转载这些漫画的美国大众媒体便显得十分克制。
<br>
<br>  如何解释大西洋两岸这次在“文明冲突”上的激进和温和的角色互换呢?
<br>
<br>  
<br>
<br>欧洲仍有文化优越感
<br>
<br>  以笔者之见,这一事实反映的,是美国称霸全球,靠的是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欧洲在世界上顾盼自雄,是基于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欧洲民众甚至因此瞧不起财大气粗的“暴发户”美国,特别是缺乏文化传统的美国中西部人士。
<br>
<br>  布什以总统身份首次访问欧洲时,对欧洲文物提不起兴趣,在参观文化名胜时倦态百露,遭到欧洲传媒的普遍挖苦和嘲笑,并加深了欧洲公众对布什政府的反感。
<br>
<br>  再广泛一点说,欧美近年来的离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大西洋两岸的文化差异,特别是共和党“保守革命”和基督教保守势力的上升,与欧洲超现代的世俗“理性文化”格格不入。
<br>
<br>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欧洲朝野视克里为“梦中候选人”,重要原因便是克里代表了美国在文化上最接近欧洲、最世俗的新英格兰地区。
<br>
<br>  二次大战和非殖民化过程之后,欧洲在世界上的相对经济和地缘影响不断衰落,反而刺激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傲慢。例如在1990年代初,面对当时强劲的日本经济竞争,FaGuo女总理克瑞松(Edith Cresson)竟然公开讽刺日本人是只知工作、不懂如何享受生活的“蚂蚁”。
<br>
<br>  可以预期亚洲崛起、欧洲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只会进一步刺激欧洲的文化傲慢。FaGuo总统希拉克在欧盟预算谈判和世贸谈判中顽固坚持欧洲庞大的农业津贴,便是为了保护近乎神圣的FaGuo“美食文化”。
<br>
<br>为“理性”曾付出代价
<br>
<br>  亵渎回教的漫画风波,反映的便是欧洲的这种文化傲慢。而且这一风波的中心既非“美食”,也不是只会干活的“蚂蚁”,而牵涉到欧洲公众心目中的关键文化价值:现代欧洲的理性文明。
<br>
<br>  在穆斯林民众的抗议浪潮中,欧洲各国报纸纷纷转载丹麦报纸的漫画,表面上是卫护言论自由,更深的含义是反对回教社会的“宗教狂热”,坚持欧洲社会的理性原则。
<br>
<br>  这一理性原则,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遗产,也是欧洲演变成后现代世俗社会的驱动因素。从这一角度,欧洲作为现代理性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是和被不少人描绘为“反启蒙运动”的美国共和党“保守革命”对比,确有可以自傲之处。
<br>
<br>  但是漫画风波显示欧洲以十分傲慢的姿态来坚持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忽视了这种文化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演变。欧洲人忘记了自己在历史上远为惨烈和不宽容的宗教专制和宗教冲突,以及欧洲为了达到目前的“理性”社会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br>
<br>  例如欧洲中世纪宗教裁判的黑暗残酷,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宗教****;宗教改革和新教的出现,更将欧洲推入宗教冲突和战争的深渊。
<br>
<br>  以17世纪席卷欧洲各国(包括丹麦)的三十年战争为例,据说造成许多地区达30%的平民死亡。就是在号称比天主教进步的一些新教地区,居然仍可以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作为“女巫”处死。
<br>
<br>  
<br>
<br>对人类悲剧太健忘
<br>
<br>  就是当前欧洲的宽容世俗社会,也是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宗教和种族****——纳粹德国对欧洲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之后才实现的。
<br>
<br>  而且这一惨绝人寰的人类悲剧,直接影响到目前西方与阿拉伯及回教世界的冲突和对立。在这一血腥屠杀之后仅仅60年,欧洲便俨然以世俗理性的榜样自居,毋乃太过健忘。
<br>
<br>  一般评论都只是说欧洲报纸的漫画亵渎了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而忽略了此事对伊斯兰教严禁崇拜偶像教义的更严重伤害。
<br>
<br>  禁止崇拜偶像其实是犹太教、基督教、回教这三大一神教的共同传统,摩西十诫的第二条就是禁止崇拜偶像。
<br>
<br>  与大量运用耶稣和圣母画像的基督教不同,伊斯兰将这一教义发展得更为严格,而禁止使用任何人物图像,包括对先知穆罕默德的任何图像描绘。
<br>
<br>  欧洲传媒以言论自由之名,将先知穆罕默德画入漫画,只能被广大穆斯林看成是对回教的有意侮辱。
<br>
<br>  总之,欧洲的文化傲慢,是目前这场漫画风波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对华盛顿而言,这虽然可以加强欧洲与美国之间的“反恐统一战线”,但是穆斯林世界反美反西方心态的固化,却对“反恐”战争十分不利。
<br>
<br>  对整个世界而言,更是一个不幸的新发展。
<br>
<br>·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2-26 14:16:57 | 只看该作者
用文明冲突论来解释一些现象是可以的,但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我觉得还是我们胡总书记的和谐世界论比较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4: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