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可以把“神六”航天员称为英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 13:5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飞行119小时于10月17日凌晨顺利返回。这将是“神舟五号”飞行时间的5倍,创中国人遨游太空时长的新纪录。在万众瞩目之下,费俊龙和聂海胜成为继杨利伟之后新的航天英雄,甚至不少人特别是媒体把
<br>他们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普天同庆之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在航天事业中,航天员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对于“英雄”的称号,他们是否当之无愧。\r<br>正方: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航天英雄\r<br>一、        他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梦想
<br>   “神舟六号”不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更凝聚了一代甚至好几代
<br>人的心血和智慧。“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实现了我们的梦想,“英雄”的称号是他们应得的荣誉。\r<br>  航天事业风险之大,是每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迄今共有22名航天员在载人航天事故中牺牲,其中美国17人,苏联5人。每个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都作好了牺牲的准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为航天员勇于探索的勇气所折服,并把他们视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r<br>二、他们的任务特殊而又艰巨
<br>太空飞行是一项特殊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r<br>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这无疑是非常复杂的空间技术,对航天员的要求非常之高。既要挑战自我极限,又要考验他们的意志和毅力,除此之外,航天员还必须在空间完成复杂的舱内和舱外活动以及高度智能化的空间科学研究和试验任务。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工作啊!
<br>三、传统划一的英雄模式应该改变了。\r<br>前不久,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在中学生中开展了一项名为“谁是你心目中的 英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杨利伟与毛**、刘胡兰等传统英雄一起入选英雄榜前十位。在香港中学生的心目中,杨利伟甚至排在英雄榜的第三位。可见,传统划一的“英雄”标准正在被打破。为国捐躯的刘胡兰\r<br>可以是英雄,创造奇迹的刘翔可以是英雄,“超女”李宇春也可以被称为平民英雄,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员同样能做英雄。\r<br>反方:他们是出色而平凡的航天员,但不能称为英雄\r<br>一、        航天员与幕后的人们共同成就了梦想
<br>   不可否认“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我们为梦想的实现欢心鼓舞。但是,两名航天员不过是在执行任务,做\r<br>着他们份内的工作,就像老师教书育人、士兵戍守边疆、运动员挥汗赛场一样。而且,“神六”的研制与太空飞行的实现并不只是航天员的功劳,他们不过是实践者。还有更多的幕后工作者,是他们的一丝不苟成就了遨游天际的神舟飞船。\r<br>二、别让好好的一件喜事变了味
<br>“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一举成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们却将两名航天员冠之以“英雄”的称号捧上了天,全国上下热血沸腾,连跟“飞天”没有任何关系的航天员的母亲也被授予了“英雄妈妈”的荣誉证书。\r<br>  航天员的确值得尊敬,我们也相信他们是清醒的人,不会因为大家给他们的溢美之辞而飘飘然,头脑发热的是我们,为了暂时的社会快感,将原本好好的一件事弄得变了味。\r<br>三、别让费聂成为令人腻烦的“典型”\r<br>在中国,最伟大的英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再说,费俊龙和聂海胜也不\r<br>是第一次实现太空飞行的航天员,称之为“英雄”实在是过了头。在我们这个热衷于搞典型宣传的社会里,我们不希望费聂成为令人腻烦的“典型”,他们应该是出色而平凡的航天员。让我们在每次玩“过山车”时想起他们,想想他们在浩瀚的太空长时间玩着比“过山车”惊险百倍的重力游戏、心理游戏,有多么不容易。\r<br>
<br>民众讨论:\r<br>n 英雄之词太夸张了!他们是军人,军人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军人以完成任务为骄傲。完成任务是他们分内之事,不应当评为英雄。就算是英雄也应当是
<br>那些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我们不要像穿衣服那样,喜新厌旧。
<br>n 神六的升天,意义不仅仅是航天领域,她所承载的是华夏儿女的梦想,是\r<br>中华民族的一腔热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br>n 我觉得不算,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幕后的那些航天专家,航天员的选择对身体的要求过于苛刻,选上了有一半多是靠运气,他们的勇气确实不错,但是说难
<br>听点,现在的这些航天员的性质与小白鼠的性质没太大区别。\r<br>n我们不要忘记他们的后面.那些默默无闻的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提心吊胆,为他们的安全返回而热泪盈眶的人们.他们的100多小时,为他们服务的人们要\r<br>花上千倍万倍的时间,精力,青春甚至生命.
<br>n 幕后的那些航天专家是英雄,任何一次都不得失误就必须付出很大的精力,航天员不一样,杨利伟是中国的第一次上天,成功与失败只在计算机里演示过,他的勇气称得上是英雄,如果他是在命令下去的,也不能称得上,其他人是
<br>在成功基本胜算的前提下去的,称不上英雄.----解放军战士、武装特警多勇猛啊,给他们机会,谁说不行?
<br>n 首先,我对我国的神六升空感到非常自豪,并且期待神七神八的升空。但是看问题要客观,不可否认航天员为这次神六升空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英雄。我认为这次神六升空最大的意义在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真正的英雄是幕后千千万万个科技工作者。他们才是了不起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按照美国早期太空的探索,他们是先将猴子、金鱼放入太空舱,然后飞船自己也能回来。原因是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不需要人进行任何操作。换句话说,这次的航天员最多只能算勇者,但决算不上英雄。
<br>n 他们算什么英雄啊,只不过运气好选中了他们,他们有过什么贡献,去太空免费旅游还有好处拿,这样也能算英雄,这叫得了便宜还卖乖\r<br>n不管是航天员还是科学工作者,他们都是是英雄,凡是踏踏实实的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所有中国公民都是英雄。
<br>n 他们不是什么英雄,我们不能搞个人崇拜。
<br>n 中国的载人航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但如果把一个“英雄”放在俩个航天身上,我个人认为一点都不妥当,那些默默无闻的设计者们又是什么?是不是他们就是狗熊,然也!中国的航天员就只有他们俩个,没有他们,飞船就不能上天,不也,全国有那么多的航天员在等待这个时刻。再说了,这种工作本身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谈都谈不上是什么英雄,中国人就是这样,有了一点点的小成绩,就把它赞颂得不得了!人家前苏联早在1969年就已经上天,但是人家不会像我们中国一样把搞得这么大,好像全世界的人不知道他们俩个是什么英雄\r<br>呢?
<br>n 是不是英雄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国家做了多少贡献,而相对的是他们从国家的到了多少好处。如果他们所做的贡献小于他们所得到的利益那么就不是什么英雄。不要因为有些人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就是英雄。\r<br>
<br>总结:英雄也好,普通人也好,溢美之辞请不要过了头\r<br>费俊龙和聂海胜是不是“英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两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后,我们是否能保持冷静的心态。记得“神五”发射成功之后,安全返回祖国的宇航员杨利伟立刻成为民族英雄,受到亿万国人的敬仰欢呼。精明的商家也争相借杨利伟的名人效应宣传自己的品牌。名字变成商标、肖像随意被侵权,并且各种座谈会、报告会和商业活动排满了“航天第一人”的时间表。以至于有家著名西方通讯社的记者专门写了篇报道,提醒中国人不要重蹈前苏联的覆辙,因为备受宠爱的加加林后来走上了悲剧人生,他已经习惯了戴着英雄的光环生活,后来渐受冷落后意志消沉,在一次战斗机飞行时失事遇难。\r<br>我们暂且认为费俊龙和聂海胜就是英雄,人民渴望看到这样的英雄,但是千万不要把一个原本素质不错的英雄神化、圣化,那就等于害了他们,就像苏联\r<br>人民当年间接地害死了加加林一样。而且一项伟大的工程,一般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光环仅仅戴在那么一两个人的身上,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好,对中国的航天事业不利,也是不公平的,希望我们媒体对此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br>
<br>相关背景材料:我国航天育种已有20多个作物“开花结果”
<br>  在太空中遨游一圈又返回地面的“太空蔬菜种子”在河北省磁县结出硕果。其中大个的西红柿重达1500多克。原本生长在地球上的生物跟随飞船到达太空后,在太空独有的综合作用下,可以达到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此次“神六”升空所搭载的生物,例如植物种子将给地球上的我们带来惊喜。另据了解,此次“神舟六号”飞船还将搭载40克荣昌猪精液到太空。以往搭载航天飞船上天育种的都是植物,这次航天动物育种将是史无前例的。\r<br>迄今为止,我国航天育种已有20多个作物新品“开花结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孙永成研究员介绍,“神舟”一号至五号飞船,先后将番茄、西瓜、向日葵、蝴蝶兰、烟草、雅安黄连等植物种子送入太空。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搭载的农作物在果实大小、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也表示,他主持培育的“Ⅱ优航1号”是全国首个百亩亩产突破900公斤的航天超级稻,至今仍保持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全年百亩最高亩产量3项世界纪录。\r<br>人们又不禁要发出疑问:植物种子太空行之后,结出了硕大的黄瓜和西红柿,那么,人类太空行之后,生出来的后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r<br>
<br>太空群英谱\r<br>太空旅行第一人\r<br>  ———尤里·加加林
<br>  尤里·加加林是一位前苏联宇航员,他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9时7分,加加林驾驶着“东方”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以1小时48分的时间绕地球飞行1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但这是他进入太空的唯一一次旅行。\r<br>    加加林生于1934年,他的父母,乃至祖父母都是农民。\r<br>  1949年当加加林刚满15岁时,他停止了中学的学业并进工厂工作,以便尽早地从经济上帮助他的父母。翻砂车间的工作是繁重的,它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而且需要体力,这对于年仅15岁的人来说决不是一种轻松的事。然而年轻的加加林依然每天坚持去工人夜校学习,并且在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伏尔加流域萨拉托夫的一所中等技工学校。\r<br>后来,他加入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后来又进了航空学校,成了一名出色的空军飞行员。\r<br>    1960年经过极严格的“超级选拔”,加加林被送往莫斯科接受特种训练,并从此开始“发迹”。过去和现在一直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即第一名航天员为什么单单选中了他?首批航天员队的领导之一卡尔诺夫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是由于“注意到了加加林所具备的如下无可争辩的品格:坚定的爱国精神、对飞行成功的坚定信念、优秀的体质、乐观主义精神、随机应变的智能、勤劳、好学、勇敢、果断、认真、镇静、纯朴、谦逊和热忱。”除以上条件外,对于第一名航天员的人选,赫鲁晓夫当时还作过如下指示:必须是纯俄罗斯人。因而,使具备同等条件的乌克兰族的航天员季托夫成为首次航天的预备航天员。\r<br>  加加林的成功使他两天后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驾驶的“东方”1号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就是在108分钟的飞行过程中,加加林由上尉荣升为少校。\r<br>  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授予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r<br>  飞行之后,加加林又进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并出色地答辩了毕业设计,学院推荐他到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当函授生。\r<br>    但是,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普通的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34岁的加加林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以至于人们都不相信他真的牺牲了。\r<br>  为了纪念他,苏联把他的出生地改名为加加林区。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加加林成为宇宙时代的象征。\r<br>  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r<br>  ———捷列什科娃
<br>  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1963年6月16日至19日,她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r<br>    1.捷列什科娃生平
<br>  捷列什科娃出生于莫斯科东北的一个集体农庄。1955年,她调到一家纺织厂开织机。不久,她迷上了跳伞,进行过63次跳伞训练,并成为纺织厂工人跳伞俱乐部的负责人。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完成了人类的首次太空飞行,世界为之震惊,无数年轻的小伙儿和姑娘们都梦想成为宇航员。捷列什科娃与女友一起联名上书航天部门,要求培养女宇航员登天。1961年底,她与许多妇女一起被邀请做身体检查,经过严格的体检和试训,捷列什科娃等4名女性入选参加首批女宇航员培训。\r<br>  1962年开始,她们学习了有关空间医学、火箭发动机、天体运行机制、轨道动力学、天文学和宇宙飞船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接受生存训练、空降技巧训练、无线电联络技术指导以及模拟的空间飞行特殊情况的专门训练,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手足无措的体能和心理训练。\r<br>  训练过程中谁也不知道“1号”是谁,直到太空飞行前两周才决定从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维约娃中选一个,最后,捷列什科娃“捷”足先登。\r<br>  1963年6月16日清晨,捷列什科娃穿上她那件笨重的太空服,前往火箭发射场。“东方6号”进入轨道后,与6月14日发射的飞船“东方5号”进行联合飞行。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2万8千公里,每86分钟就绕地球一圈。”捷列什科娃在飞行了70小时50分钟,航行约2百万公里后,与她的“太空兄弟”“东方5号”同一天返回地球。\r<br>    登月第一人\r<br>  ———阿姆斯特朗
<br>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飞船上载有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乐德林3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进入环月轨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19分钟后,奥尔德林跟着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面插上美国国旗,放置科学仪器,搜集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共活动了2小时31分40秒,飞船24日返回。\r<br>  在首次登月过程中,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代表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个纪念牌,上写:“从地球来的人类于公元1969年7月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来到这里。”数百万人通过无线电和电视分享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听到了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时说的话:“虽然对个人来说,那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r<br>
<br>      世界宇航员相关资料\r<br>    1.世界宇航员总数———400多名
<br>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前苏联)。\r<br>    2.宇航员国别———多种国籍\r<br>  迄今为止,共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宇航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太空。美国、俄罗斯(包括前苏联)、FaGuo、瑞士、意大利、加拿大、乌克兰、德国、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都曾有本国或本国外侨成为宇航员进行太空飞行。\r<br>  1992年7月31日,来处五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进行了太空飞行,创造了太空飞行国别最多的纪录,其中包括“和平”号空间站上的4名俄罗斯籍和1名FaGuo籍宇航员、“亚特兰蒂斯STS46”号上的1名瑞士籍、1名意大利籍和5名美国籍宇航员。1996年2月22日,“哥伦比亚STS75”号上的4号美国籍、1名瑞士籍和2名意大利籍宇航员、“和平”号空间站上的1名德国籍和4名俄罗斯籍宇航员进行的太空飞行平了这一纪录。\r<br>    3.第一位日本宇航员———毛利卫
<br>  1985年,3名日本人被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选为第一代宇航员。1992年9月,毛利卫作为太空运载工具专家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这是日本宇航员首次升空。\r<br>  但迄今为止,日本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的最高阶段仅是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建设。\r<br>    4.第一位印度裔宇航员———查乌拉
<br>  1980年,印度人查乌拉在得克萨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查乌拉首度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r<br>    5.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
<br>  王赣骏,物理学家,博士。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原籍江苏省盐城市。1963年赴美。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主持“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力学情况”实验且获得成功,并参与了其它14项实验工作。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4位美籍华人宇航员进入太空。\r<br>    6.航行次数最多的宇航员———马斯格雷夫
<br>  美国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1983年至1996年共完成太空飞行6次,合计53天。他最后一次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自1996年11月19日至12月7日,历时17天15小时53秒,飞船共绕地球轨道运行278圈,创运行圈数最高纪录。\r<br>  另一位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是富兰克林·张一迪亚士,他在1986年至1998年共在太空飞行6次,合计52天。\r<br>    7.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br>  杨利伟,1965年出生,辽宁省绥中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r<br>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于内蒙古草原。这是中国人迈向宇宙的历史性一步,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划时代的伟大成就。\r<br>
<br>在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已有22名宇航员遇难
<br>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 曹智 田兆运) 融汇了现代尖端科技的载人航天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事业。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遇难,至此,人类在载人航天活动中遇难的人数增加到了22人。\r<br>  1961年3月23日,被确定为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的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内燃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r<br>  1967年1月27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在进行载人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飞船指令舱意外起火,在几十秒内3名航天员被烧死在舱内。这3名航天员是:弗吉尔·卜格里索姆上校、爱德华·H·怀特中校和罗杰·B·查非少校。\r<br>  1967年4月23日,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上\r<br>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进入太空后,飞船屡次出现故障,几经努力难以修复,在返回地面时飞船降落伞又出意外,无法打开,致使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科马罗夫当场被摔死。\r<br>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顺利完成进入礼炮1号空间站的各项任务后,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后,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r<br>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在升空第73秒后,由于右侧助推火箭密封装置出现问题,造成燃料外泄,航天飞机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r<br>
<br>揭迷:加加林之前已有三名宇航员遇难\r<br>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并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成为了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太空飞行不仅使人类数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而且还让人们记住了将永载太空史册的这名宇航员———从3461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的加加林。\r<br>    然而,就在本月12日———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40周年纪念日当天,一件发生在当年宇航里程碑背后的故事却被人提及。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罗斯航天机构研究人员(前苏联航天中心工程师)米哈伊尔·鲁德科的话表示,早在加加林1961年进行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之前,就已经有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秘密发射中罹难。\r<br>   前苏联分别于1957年、1958年及1959年先后在俄罗斯南部的卡普斯汀亚航天中心进行过三次低轨道火箭实验性发射,不幸的是,这三次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参与实验的三名苏联宇航员也全部遇难。\r<br>   
<br>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br>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br>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
<br>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br>  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1967年4月24日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br>  1969年1月14—17日,前苏联的联盟4号和5号飞船在太空首次实现交会对接,并交换了宇航员。
<br>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br>  1971年4月9日,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艘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礼炮1号空间站。
<br>  1975年7月15—21日,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前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在太空联合飞行,成为载人航天的首次国际合作。
<br>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
<br>  1984年2月7日,美国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拴系绳离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
<br>  1984年7月25日,前苏联萨维茨卡娅离开礼炮7号空间站,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
<br>  1985年7月25日,王赣骏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
<br>  俄罗斯的波利亚科夫,于1994-1995年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停留43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男宇航员;而美国的露西德于1996年在和平号上停留了18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女宇航员。
<br>  1986年2月20日进入轨道的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太空中运行了13年,成为寿命最长的空间站。
<br>  1995年3月2—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其上的7位宇航员加上和平号上的6位宇航员,共有13位宇航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br>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
<br>  在1995年2月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美国宇航员科林斯成为第一位航天飞机的女驾驶员。
<br>  生于1935年的美国宇航员马斯洛雷夫,具有2个学士、3个硕士和1个博士学位,是学位最多的宇航员。
<br>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19日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1 5小时53分钟。
<br>  1995年6月2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次对接,开始了总计9次的航天飞机与空间站的对接,为建造国际空间站拉开序幕。
<br>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机上7人全部丧生。
<br>2003年8月23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台爆炸,造成了至少16人死亡,20人受伤,发射平台被毁,其中许多是巴西的火箭技术专家。\r<br>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r<br>中国的太空计划其实直接与毛**有关。50年代,在知道苏联人造卫星和航天员上了天时,毛**同全世界的政治家们一样为之震惊。他问:“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1958年5月,中国还未摆脱“一穷二白 ”,毛**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还曾培训过一批自己的航天员……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即使在“**”中并没有放弃。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 “曙光一号”。\r<br>快速发展时期就是1993年的神州五号上天,今年的神州六号上天。中国航天事业让世人震惊。\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1-22 14:33:40 | 只看该作者
精力过剩闹的,呵呵
3#
发表于 2006-4-1 19:01: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他们两人在人们的记忆中不是很深~~~人们一般都只会想到第一个上太空的杨利伟~~而不是他们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6-4-1 19:09: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6-4-3 16:19:51 | 只看该作者
<p>当然可以拉</p><p>我说他们就是英雄</p><p></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12:57:07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font face="幼圆" size="7">好</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幼圆" size="7">那么什么是英雄呢?</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幼圆" size="7">英雄又有什么界定标准呢?</font></strong></p>
7#
发表于 2006-5-28 08:46:06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英雄总是人当的,虽有一定标准,但也不能太高,而且评判标准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font>
谭海波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6-6-3 12:54: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谭海波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6-6-3 12:54: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谭海波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6-6-3 12:54: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2:5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