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肢解印度的战略。<br /></strong>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全称印度共和国。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br />口约10亿,居世界第二位。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孟加拉人、泰米尔人、马<br />特拉特人、古吉拉特等10个主要民族和几十个少数民族。印地语、英语为官方语<br />言。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余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br />等。首都新德里。印度是一个缺乏主体民族的国家,比方说第一大民族印度斯<br />坦人(也称兴都斯坦人)尽管人口有2亿多一点,但仅占总人口20%左右,肤色从<br />浅褐到褐色都有,上层较白,下层较黑,而且种姓制度也妨碍了他们彼此把自己<br />当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再比方说泰卢固人<br />约有7000万,泰米尔人有6000多万,……总之该国缺乏主体民族。特别值得一提<br />的是,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而且“各邦主要按照语言和民族进行划分”,民族间<br />的融合度较低,民族和宗教矛盾较为严重(印巴分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民族和宗<br />教矛盾的产物)。另外,印度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阶级矛盾也比较严重<br />,腐朽落后的种姓制度还制约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因此,印度并不是一个<br />像中国这样具有占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和文化的民族条件的多民族国家,而是一<br />个按照民族和语言的历史分布结成的一个缺乏凝聚力的联邦制国家。这就使得一<br />旦印度的中央政府的力量受到严重的削弱,它便难以维系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r />。其实历史上印度的统一就是松散的,中央政府对各邦和部族的统治远未达到像<br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政府的地步。另外其不少民族历史上就曾建立过自己的王国,<br />比方说泰米尔人在历史上就曾建立过焦尔(旧译朱罗)、邦迪耶(旧译潘迪纳)<br />、杰尔(旧译其罗)等国,并于公元13世纪侵入斯里兰卡,在现在斯里兰卡的贾<br />夫纳地区(也就是现在泰米尔猛虎组织活动猖獗的地区),建立王国。另外,中<br />世纪的印度域内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弱国依附强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br />同时,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税权的分散也是印度封建社会的特点。在<br />长达300年的德里苏丹统治时期,苏丹虽为中央政权,但是从未统一印度,只不过<br />是一个最大的区域王国,大部分土地仍旧控制在印度教徒的小领主和地主手里。<br />……甚至到了近代,土邦还有效地对抗着中央政权。印度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br />民族国家的那些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的,其中“补贴金<br />联盟条约”最终瓦解了土邦势力,控制其防务和外交。再往后通过兼并和战争,<br />才将全印度置于英国的直接统治之下。因此,现代印度的疆域和统一的形式是对<br />英国殖民时代的统一的统治形式的继承。作为民族国家,印度是建立在各原属<br />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地区人民“共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之中,而且即便是<br />这种共同反抗的过程也不是统一的,于是出现了印巴分治,出现了克什米尔问题<br />,甚至连原巴基斯坦也分列成为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印度在独立<br />之初,还有叁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土邦,最后经历了多次合并和更改,才形成最后<br />的联邦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中央政府在独立初期,为了强调统一,行<br />政区并没有完全按照语言区域划分,但是各地区上层和中层阶级强烈要求按照语<br />言区域划分邦域(为了巩固其原有利益),印度政府最后顺应了这种要求。到80<br />代中期才算使行政区划稳定了下来──其中包括将侵占的中国领土提升为“阿鲁<br />纳恰尔邦”。我想我上面引述的资料足以表明,印度不是一个牢不可破的统一<br />的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具有如下严重的缺陷:<br />1、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致命的问题是各<br />民族分别生活在不同的行政区域,融合度很低;<br />2、印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对统一缺乏强烈<br />的认同和归属感;<br />3、存在着较严重的民族和宗教冲突,如果中央政权被严重削弱,其民族独立运<br />动必然兴起,如果受到外界强有力的支持,这种独立就会成为现实。<br />4、印度经济落后,发展极不平衡,人口的流动水平低,各民族交往相对闭塞,<br />各民族相互间的认同发展不足,经济上的直接的共同利益并不十分明显。……<br />。<br />这些缺陷显然可以被中国所利用,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br />在各论坛,关于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中国巨大的威胁的论述很多,甚至认为中印之<br />间的领土争端必定使两国在将来兵戎相见,……。关于这些观点,我是基本认同<br />的,但是这并不是我最关心的,我关心的是中国在未来树立绝对统治权所必需的<br />那些条件,其中之一便是肢解印度。征服与统治是两回事,占领一个国家与在<br />这个国家建立牢固的统治秩序,发展经济和社会,最终使之与融合为一个国家甚<br />至民族确实存在着极其巨大的不同。这就好比比绑架一个女人跟让这个女人爱上<br />你截然不同一样。显然,征服小国要比征服大国容易得多,统治小国也要远比统<br />治大国容易得多,反过来,小国的威胁也要比大国小得多。印度这个国家虽然贫<br />穷落后,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其潜在的力量是巨大的,尽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br />展,民族之间的联系的加强也必然会伴随新的民族冲突的出现,但是经济和文化<br />联系的加强总的来说是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而印度正在逐渐地步入这样<br />的历史阶段。一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文化同一度的加深,特别是随着教育的<br />发展普及了共同的语言(其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印地语),那么,民族认同心理就<br />会大大加强,其统一就会向着实质性的方面发展,届时,再***它就困难了。尤<br />为令人担忧的是,届时这个国家就会发展得相当强大──比方说我们可以预计印<br />度在10之内肯定会拥有覆盖中国全境的导弹,从而削弱中国的核优势。因此,中<br />国应该利用和创造一些条件,制订肢解印度的计划,并付诸实施。维系一个国<br />家统一的最根本的力量是强大中央政权,这个政权能够对付任何一个地方的***<br />运动,并且在心理上震慑这种的***运动。蒙古为什么会从中国***出去,说到<br />底,并不是因为俄国人插足,而是那时的中国经历着清廷覆灭、中国境内军阀混<br />战、日本入侵等历史阶段,这个时期最显着的特点便是中央政权的力量受到削弱<br />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使得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要不是英国<br />正巧被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运动搞得焦头烂额,力不从心,西藏是很难保住<br />的。再说苏联的***,说到底就是所谓的民主自由之类的东西搅乱了人们的思想<br />(包括军人的思想),民族自决权之类的东西极大地助长了***运动,另外向各<br />加盟共和国下放权力的措施极大地削弱了联盟中央的权力──于是当俄罗斯联邦<br />、白俄罗斯等国家宣布退出苏联的时候,它便终结了。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再<br />比方说印尼的东帝汶独立运动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当时强有力的苏哈托中央政权<br />对付起它来还是游刃有余的,但是苏哈托政权****后,形势急转直下,中央政府<br />内部的***使其无法坚定地贯彻自己的政策,军队也对虚弱的总统之类的缺乏信<br />心,这样,镇压起来也不坚决,再加上西方国家利用印尼的经济危机威逼利诱,<br />印尼也***了──这里便体现了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不惜出卖最高的<br />国家利益的那种极端无耻的嘴脸。由此可见,经济安全同时也是主权安全的重要<br />组成部分,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是绝不能忽略经济安全的,更不能<br />容忍任何形式的旨在削弱中央政权的绝对权威的事发生。西方向中国所宣扬的<br />****之类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很难说,但是它引起相当长时期的混乱的过渡期<br />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必定会出现权力真空,尤其是无法出现一个能够团结各种<br />政治力量的政府,这样军队的战斗里便失去了保证。而在这样的时期,统治集团<br />的统治必定是虚弱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当然需要借助外力,需要通过<br />出***家利益来寻求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谓的民族自决权的迷魂药的催眠<br />下,中国难保不***。因此,无论西方宣扬他们的价值观的时候是否包藏祸心,<br />但是这种宣传一旦变成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和公开较量,那么,中国便会出<br />现中央政权被严重削弱,内部混乱,对地方的控制力降低的情况,民族***主义<br />者将会公然跳到前台,就会在西方的支持下走向独立──而在国内政局动荡的时<br />期,人民与政府一样自顾不暇,于是对***活动就不会像稳定时期那样关注,这<br />样,在所谓民族自决权的蛊惑下,***的事实发生时国民愿意付多大代价了维护<br />统一都是很成问题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失业许久,度日如年,这是传来<br />新疆宣布独立的消息,而同时西方宣布如果中国政府同意那种独立,便给与多少<br />多少美元的援助,以便改善经济增加就业之类的,你会怎么想呢?也许你是一个<br />高尚的人,但是民众呢?所以,中国人决不能接受西方兜售的所谓民主自由之类<br />的毒药,不要被其“自发演进”形成的成就所迷惑,在中国,所谓的****是<br />没有自发演进的条件的,一旦实行,政治、社会、经济动荡是不可避免的,中央<br />政权虚弱和***将并存──最可怕的是:中国将失去发展的机会,又将不得不经<br />历漫长的恢复期,然后再向前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苏联没有***,那么,<br />它即便是经济一直停滞到现在(当然,这不可能),整个前苏联区域的生产力总<br />量也要高于现在***后各国经济总量的总和。因此,任何可能走向***道路和政<br />治、社会和经济动荡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都必须坚决反对!我这里之所以引<br />入对中国一旦推行西方那种所谓****之类的东西的预测,仍旧是服务于肢解<br />印度的设想的,是为了说明强大的中央政权对于类似中国、印度、苏联这样的存<br />在着“民族大聚居”情况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绝对必要性。因此,要肢解印度<br />,就必须削弱其中央政权。那么应该从何着手呢?我们当然没有一种现实的手<br />段来在印度扶持其***分子或者鼓动其***分子,而且这种支持现在可以被印度<br />政府镇压而变得一文不值。因此,要***印度首先要做的不是寻找其内部代言人<br />,而是要先削弱其中央政府。一个国家中央政权的权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控<br />制的力量,尤其是对军队、警察这些暴力机关的控制力,当然还包括这些暴力机<br />关本身有多大的力量,比方说设想某个国家的政府军被邻国打得只剩下一小部分<br />,即便他们对政府忠心耿耿,但是由于力量有限,它们也难以担负起维护统治秩<br />序和国家统一的职责。所以,我们想要肢解印度,根本的策略就是制造战机,打<br />垮印度军队,使其中央政权威信扫地,无力维系其统一。具体的设想如下:中<br />国显然不应该单独与印度作战,而要利用印巴两国的矛盾,与巴基斯坦一道夹击<br />印度──鉴于巴基斯坦可能无力独立担负从印度的西北线向印度推进并大量歼灭<br />印度军队的实力,中国可以与之联合作战,同时中国军队应该从其他方向向印度<br />挺进,必要时可以穿过缅甸进入印度。总之,应该以歼灭其有生力量,摧毁其战<br />争潜力为根本目的,使之不得不在战后付出高昂的代价来恢复其战争机器。然而<br />,它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我看是很难的。首先,战争的失败必然引起其国内<br />政局的动荡,打败仗时期的政府****是难免的,战争时期出现人心恐慌和经济动<br />荡同样不可避免,而它当然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迅速消失。这样,印度无论谁<br />以及哪个政党执政,短时期内其恢复原有的威望和控制力都是不可能的,假如出<br />现一些邦的独立运动,它便难以镇压。当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希望<br />上,而应该采取行动促使各邦独立运动的发生。首先中国军队需要占领印度的<br />一些邦,软硬兼施,收买其上层人物和政党,并许以独立,以及政治、军事和经<br />济上的支持,造成事实上的独立。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一方面大大地削弱了印度<br />的国力,另一方面将会给本来就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一些民族以强烈的<br />鼓舞,独立运动的兴起不可避免,无论这种运动是否很快就会出现成效(凡独立<br />的中国不仅予以承认,而且可以给予一定的军事和经济支持),但是它足以在印<br />度制造长期的动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很多主要民族不仅居住集中而且人<br />口巨大,一旦出现独立运动,印度中央政府便不具备镇压的能力。特别重要的是<br />,一旦其各主要民族开始独立,便一发不可收拾,印度中央政权最终也只能剩下<br />以印度斯坦人为主体的国家和疆域,而这样一个国家未来是不会再成为中国巨大<br />的威胁的。至于各邦在***后的领土争端,自然会持续不断,这种争端将会加强<br />其各民族之间的裂痕,使其再度统一的可能性变得很小。当然了,肢解印度到<br />底把印度***成多少块,并不重要,只要这个国家变成十几个,这个靠过去英国<br />的殖民统治连接在一起的缺乏民族国家基础的国家便失去了强大的基础,便不再<br />会有什么力量将会严重威胁中国的西南安全了──至于受到谴责和制裁什么的,<br />使不用过多考虑的,因为一旦***成为既定事实,中国即便彻底不管,西方人也<br />难以再把它们统一起来──历史上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主动放弃自己的独立而加<br />入到一个统一体中的事情非常罕见,甚至即便他们是同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也正<br />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后的统一基本上是建立在征服的基础上的,维护自己的<br />绝对统治的那种古老的冲动使得取得政权的统治集团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br />至于民族大义之类的东西,实际上很少有统治者真正关心过──于是解决问题的<br />出路便只有暴力──台湾问题便是如此。这一次印巴冲突,其实也算是中国的<br />一个机会,但是既然巴基斯坦不想打,印度也不想打(正如我所预料的,当发现<br />巴基斯坦政府开始认真镇压其国内穆斯林极端武装力量之后,一直力不从心的印<br />度政府便开始满意于自己借刀杀人计划的“初步”实现了,战争的阴云正在散去<br />),中国的机会并不大。但是假如中国政府这一次公然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并<br />许以直接的军事承诺的话,有恃无恐的双方便很可能走向战争。至于中国政府参<br />战的理由,无非是制造点边境冲突,然后夸大冲突的规模和责任而已。尽管这样<br />的战争并不能让中国得到什么,但是足以让印度花一些时间恢复元气。打败印<br />度并不一定引起其***,因为毕竟其国内各民族已经多少习惯了在统一的印度的<br />生活,也认同印度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因此,中国必须在印度制造局部的***<br />,***才会成为一种印度社会的广泛运动,它才会必然地被他们自己肢解。总<br />的来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制订肢解印度的计划,然后再去寻找和创造机会,<br />在没有这样的计划之前,战争的意义不大。但是,这样的计划应该尽快地付诸实<br />施,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印度各民族也许就越发习惯于认同印度这个统一的国家<br />,就越不希望***。不过最重要的是中国可以尽快解除西线的威胁,放手解决东<br />线的问题,加快成为超级大国的进程。当然了,也无须操之过急,因为一个真正<br />的统一稳固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不信,看看中国的民族<br />***分子、看看***了的苏联就知道了。但是,看与等待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机会<br />主义,做才能获得保障。其实从自发演进的角度上,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其国<br />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分子通常是上层以及知识分子算是<br />一个说明),因此它存在着自发地走向***的可能──很可能某一天印度某些民<br />族的***分子会主动寻求中国的支持,我们届时当然不能一付尊重印度的独立、<br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愚蠢相,而应该大力支持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