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大高校的考试范围不同,命题思路也有很大的差别,各位xdjm仅做参考吧!
<br>
<br>
<br>
<br>
<br>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br>
<br>北京大学2005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试题:
<br>
<br>考试科目:国际政治概论\r<br>
<br>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br>1.集体安全 2.发展主义 3.霸权稳定论 4.《京都议定书》
<br>5.不结盟运动 6.东亚金融危机 7.欧盟东扩 8.非洲联盟
<br>
<br>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br>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
<br>2.中小国家能否影响国际秩序的建立?为什么?
<br>3.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政治联盟吗?为什么?
<br>4.简述少数民族人权与国际保护之间的关系.
<br>
<br>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5分,共70分)
<br>1.试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r<br>2.结合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转换的主要特征\r<br>
<br>2005年战后国关史与新中国外交考研题目
<br>
<br>一、名词解释:8*5=40分\r<br>
<br>西欧联盟 灵活反应战略 人道主义干涉 中国对外援助八原则\r<br>中法建交 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 ARF 另起炉灶
<br>
<br>二、简答4*10=40分\r<br>
<br>1、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r<br>2、两个中间地带思想;\r<br>3、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内容、影响;
<br>4、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r<br>
<br>三、论述2*35=70分\r<br>
<br>1、冷战不可避免吗?为什么?
<br>2、毛**、邓小平关于战争、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比较(可能稍有出入)\r<br>
<br>2005年近现代外交史\r<br>
<br>名词解释 10个 每个 6分\r<br>1. 简析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
<br>2. 五口通商
<br>3. 中法战争
<br>4. 李顿调查团\r<br>5. 善后大借款
<br>6. ……忘了\r<br>7. 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r<br>8. 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基本主张\r<br>9. 中国在中法建交上的灵活性\r<br>10. 冷战后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r<br>
<br>论述题 3个 每个30分\r<br>1. 分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特点。\r<br>
<br>
<br>2. 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中美关系的特点。\r<br>
<br>
<br>3. 比较毛**、邓小平的战争、和平、发展思想。\r<br>
<br>: 2005年国际关系史考研题\r<br>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1月24日14:56:52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br>
<br>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br>1、乌得勒支和约\r<br>2、蒙巴顿方案
<br>3、灵活反应战略\r<br>4、人道主义干涉\r<br>
<br>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br>1、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r<br>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r<br>
<br>三、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
<br>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r<br>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