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成居民月收入不足3000 个税起征点将暂不调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5 11: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成居民月收入不足3000 个税起征点将暂不调整
【发表评论】  2008-12-15 07:45  来源:北青网综合
  若提到3000元,很多中西部省市个税将面临绝收


  新快报讯 据报道,个人所得税一直被认为是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最热门的政策措施。有消息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将在明年开始实行。不过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暂不考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相关议题也并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


  明年1月1日开始,增值税转型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调整、燃油税改革等措施都将给财政增收带来压力,所以决策层暂不考虑个人所得税调整。


  而且很多人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后受益群众并不多,尤其对那些中小城市工薪阶层没有太多影响。


  "在吉林,普通职工收入不到2000元,过了2000的都很少,如果按3000元起征,那整个东北三省也没多少人纳税了。"吉林省税务部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


  如果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很多中西部省市个人所得税将面临绝收,而对于那些地区个人所得税就失去了调节收入的功能。


  一位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官员说,实际上很多方面如果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消费就好办了,不一定非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增加收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1:01:14 | 只看该作者
  国务院专家表示六成居民月收入不足3000元


  新快报讯 据报道,对于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刺激消费的方式,在近日的《财经》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均表示作用有限。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了结构性减税这样一个新提法。高培勇认为,这次结构性减税,只是着眼于特定的群体、基于特定的目的、对于特定的税种实施削减。高培勇认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能有效发挥减税刺激消费的作用,真正有意义的、能够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施拉动效应的,是实施综合计征的所得税。如果只着眼于实施扣除标准的提升,那么,它所牵动的只不过是个人所得税当中11个收入项目中的工薪所得。除此之外,其他的改革项目都没有触动。


  倪红日则表示,中国有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调高所得税的起征点作用主要是对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会产生效应,但这些家庭实际上边际消费率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可能很难起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作用。


  传营业税可能下调1% 个税起征点将调为30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1:01:19 | 只看该作者
 不调个税起征点的理由难让公众信服


  据红网: 社会热议的个税调整又将成为“邻居家的烧饼”了。此前有消息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将在明年开始实行。现在看来,决策层面未必有所响应。12月14日《新京报》的报道说,在13日的《财经》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


  勇表示中国有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调高个税起征点对刺激消费作用有限。


  笔者也主张调整个税不是一个起征点的问题,关键是综合税制需要落实。但是,这是个税调整的最理想状态,就譬如燃油税改革最好不要弄成四不像一样,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表态说,要看国情,要循序渐进,那么,个税调整为什么不可以从“起征点”开始有序调整呢?综合税制不是个小事情,一两天也实现不了,在此之前,既然可以打些补丁让个税更趋向公平正义,为什么“不扫一屋”而等着直接“扫天下”?


  在谈论个税起征点的时候,我们希望税制能有改进;在纠结调整与否的时候,我们起码希望起征点能有些动静。这是一个务实的态度,就譬如燃油税改革,改肯定比不改的好。专家拿出的说法似乎难以服众。一者,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只是着眼于特定群体、基于特定目的、对特定税种实施削减,与个税关系不大。当然,结构性减税是着眼于总量,不是所有税种都减税,而是主要税种做减法,譬如增值税。但是对于众多工薪阶层而言,个税算不算“主要”?削减个税对工薪阶层难道没有任何意义?


  二者,认为“如果只着眼于实施扣除标准的提升,那么,它所牵动的只不过是个人所得税当中11个收入项目中的工薪所得,除此之外,其他的改革项目都没有触动”,这个说法就更不像“专家”了。好比说给穷人发面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没有触及苹果、玫瑰等方面,何不等到你能给人家发阿拉登神灯的时候再去救济。再说,个税起征点的提升,的确只是个税中的一个方面,但这个方面与最广大老百姓息息相关,专家别忘了,11个收入项目中的譬如“偶然所得、稿酬所得”等等,改与不改和一般百姓关联度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1:01:25 | 只看该作者
三者,认为“中国有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调高所得税的起征点作用主要是对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会产生效应,但这些家庭实际上边际消费率是比较低的”。通俗地说,就是专家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则大多人不要缴个税了,而且,真正的有钱人并不在乎这个收益,不会因此而去积极消费。这个逻辑很混乱,一方面,为什么大多人月薪3000以下,则个税起征点就不能调到3000以上?难道个税非人头不可?


  另一方面,为什么不谈谈提高起征点对大多并不富裕者的边际消费率?事实上,眼下商场一促销,往往人满为患,说明老百姓不是没有内需,而且对价格敏感,专家眼里的小钱,恰恰是撬动消费市场的大杠杆,公众对成都“百元消费券”相当艳羡,可谓最好的注脚。至于富人,提高起征点就算被其搭了便车,恐怕也不能只用一个“刺激消费”的标准去衡量。毕竟,低起征点的个税负担,对拿死工资的富人而言,也是有失公平的事情。税收没有敌人,只应重理性。


  任何时候,个税起征点对拉动内需的意义都是相对的。舆论之所以对个税再次抱有温热的期待,更多的是冀望个税能适时纠偏,回归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主旨上去,让个税的天平再平衡些。个税调整不是为了应付突发的危机,而是回应一贯的民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1:01:56 | 只看该作者
 个税降税率好过调高起征点


  据广州日报:一周前,国内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个税起征点上调方案已报国务院的消息。循此报道透出的信息,似乎方案已然成型。可就在本周四,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香港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中央还在研究改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就算方案已成型,讨论减个税怎么个减法,仍有开启民智之积极意义。


  减个税从大的方面讨论有两种减法:一是调高起征点,也即目前坊间热议的“3000元封顶”说;再是降低个税各个档次或部分档次的税率。还有其他更公平的办法,譬如按家庭收入征缴个税的方案。


  两种减法都能减税负,但受益人群、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包括政治效应(公民为国家尽义务理念养成)却有很大差异。


  12月6日,樊纲先生在“第六届中国改革论坛”上提出,减个税的落脚点应该选择降税率。樊纲先生替纳税人喊了一嗓子,且喊到了要害处。


  个税起征点从800元、1600元再到2000元,十数年间已上调了3次,但5%到45%的九级累进制税率却始终不曾改变。如果扣除2000元不必缴税的“底金”,再扣除“四金”及其他应抵扣项之后,在2000元至20000元(樊纲提出以40000元划界)之间的各“纳税税级”中,统一把各级应纳税税率分别下调10%,20000元至40000元之间的各“纳税税级”的应纳税税率分别下调5%,那么,减个税的受益面基本覆盖到绝大多数公司白领,也即所谓中产阶层的大部分。如此一来,纳税人实际税负之下降,才会让人有所感觉,以减个税来刺激消费的预期效果才能有所显现,政府减税负之诚意才能为广大纳税人有所认同。按以上我自说自话的方案降税率后,名义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个税税率已基本持平,但由于中国累进级差密度过大,中国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即如与香港特区比,综合测算下来至少还高出3倍左右,至于与欠发达国家比,那更加不可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1:02:1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10月16日美国国内收入署宣布2009年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夫妇合计申报11400美元,单身或夫妇分别申报5700美元,按此计算,美国个税起征点大致相当于其家庭年收入的1/4~1/5。对照中国,即便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按2007年城镇家庭月平均收入3320元(官方统计公报)计算,国内个税起征点相当于家庭月收入的90%。由此,中国个税税负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回头再讨论调高起征点方案,假定调至3000元,九级累进制现行税率维持不变,8000元以下的各纳税等级,纳税人实际减负的均数不到100元,如此毛毛雨,连地皮都打不湿。当然减总比不减要好,毕竟也算政府之善举。


  国内个税征缴对象眼下主要集中在城市(镇),据官方统计公报,2007年城市(镇)就业人口2.83亿,以目前2000元为起征点,纳税对象约2600万人,当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纳税对象降至760万人。这个方案的好处是,纳税对象大幅减少约1900万人,但实际减税负的总量非常有限,刺激消费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个税所附带的政治效应(公民为国家尽义务的理念养成)更是大打了折扣。


  国家体谅纳税人负担,纳税人为国家做贡献尽心尽力,国家的凝聚力由此得到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若税负过重,循环照旧,其效果往往是负面的。


  (作者鲁宁,资深媒体评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18 19:16:4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提这么高 取消增值税工资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18 22:34:2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问题搞不清楚,税费变化如此到底是怎么认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22 02:1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