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的民主政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2 09: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台媒体人把台湾的民主政治比作台湾的荣耀,想马英九曾在三年前接受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专访时,说台湾在发展民主政治上的表现已透过各种资讯管道传播到大陆,对大陆民众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他相信**领导人越是了解台湾民主化的进程,越无法对台湾等闲视之……马英九还说台湾的民主是**领导人应该学习的榜样。如今,从媒体上看台湾的民主政治,我以为这样的民主政治否说中国领导人会学,就连我这普通老百姓也疑窦丛生,它真的是所谓的民主政治,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模仿吗?  

  一、民主政治若不能惩治腐败,这样的民主政治是不是堕落的民主政治?

  看似台湾的民主政治建立在选举、监督、全民参政议政的基础上,而实际中,这种民主政治在陈水扁的玷污下,难道不是建立在富人政治,政党政治,政商勾结的贿选上?利益输送的选票竞争,表象上看是比一党独政的制度要好。但这样的制度如遇不到好的领导和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其结果,必然导致暗箱操作,权钱置换,一切皆以选举为目的地利己主义抬头。我这么说,也许部分台湾人不同意,说这怎么说也要比大陆的一党独政要好。可我要问:两党政治的相互指责相互揭短,以己之优去比彼之劣,其最终结果,是不是成了腐败的温床,司法诉讼上的是非颠倒?反观中国大陆政府的一党独政,虽看似不民主,但若政党能以“人民的需求为执政的最大考量”作宗旨,这样的一党独政,是不是要比不分是非,只顾政党利益的所谓的台湾式的民主政治要好?何为民主政治,我以为,当人民自由选择了他们所需要的执政党,能国泰民安地生活在这么一种和谐社会的氛围下,这就是民主政治。这样的执政党(中国大陆的中国***政府),与陈水扁执政期的民主政治的政府相比,你能说它是贪腐的政府,独*的政府吗?

  二、民主政治下的民众若对政府没信心,这样的政府他又怎么体现他的核心价值?

  常听台湾人要用“我是台湾人”“我最爱台湾”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的爱心……这让我想到了“我是好人”“我从来都是爱你的”等一些口号式的语言。试着想下,当你遇见一经常见你面就说他是好人的人,你是不是会以为他脑子有毛病,或怀疑他真的是好人吗?是不是台湾人难道真的能与他说的爱台湾划等号吗?难道不是台湾人的异乡人就不爱台湾吗?联想中国大陆**期间曾把许多人打成地富反坏右,怀疑他们是颠覆新中国的内奸,直到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才给他们这些人平了反。如今,在中国大陆,否说这些内奸依然存在,就连台湾人,甚至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不都纷纷来华投资,学习,居住,嘴上不说爱中国,实际行动中,不都在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吗?他们的意识形态虽有许多人至今还与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行动,共同富裕地期许,难道不是胸怀大志地信心体现吗?我承认十三亿中国人至今还不能真正民主地各说个话,但这种万众一心的独政,其结果能得到国富民强,这难道不比那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或四十几的民主支持的台湾政府,啥事都得在立法院摩拳擦掌恶斗一番,最终只能妥协,只能以符合两党利益为前提条件才通过的“政策”要强,要符合民意?

  三、民主政治若总是视别人为敌人,这样的民主政治是不是法西斯政治,暴力政治?

  好好想想海峡两岸的关系,如果民主政治真的是大陆政府需要学习的,是大陆百姓期许与渴望的,那么多台商来大陆投资,那么多台湾学子到大陆求学,小范围地传播了这种民主政治,它难道不可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再试着想下中国***的发展史,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一统天下,它难道不是因马列主义思想在当时的情况下深得民心?一好的思想、好的主张、好的政策,我以为任何人都无法压制它,阻断它与百姓之间的联系的。民主政治如害怕自己的政府被别人渗透,这样的政体,它的民主又有什么民主可言?这样泾渭分明地分敌我,只听赞歌不见批评的民主政治,它难道不是掩耳盗铃的民主政治?是一假民主,选举口号式地民主政治?深层次想,一值得炫耀的民主政治,你的官员去中国大陆人家热情款待,你说怕被人家矮化;人家的官员来台湾被你羞辱被你打,你说不打好人还不打敌人……若要想到台湾与美国及日本的关系,是不是台湾总是婢膝奴颜,甘愿把台湾奉献给人家当人家的儿孙?若要再算上这些年的凯子外交,用大量民主政治的钱去买那假的双边关系,这样一民主政治,它所留给台湾人的是满身的铜臭,还是那值得炫耀的民主?

  四、民主政治若永远只是以暴制暴,以流言蜚语为主轴,这样的民主政治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体系又有何区别?

  我欣赏“言论自由,人人平等”的民主政治。但不愿看到打着民主政治的旗帜,以暴制暴、造谣生事、流言蜚语满天飞的“民主政治”。理性想民进党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陈菊去大陆是行销高雄的世运会,而别人去大陆就是卖台;陈水扁贪腐是司法的不公,而马英九的首长特别费的快速审理,就成了什么大水库理论,司法百分之八十都偏蓝?好好想想台湾至今还有多少疑案、悬案、未破解的贪渎弊案继续被搁置,被两党拿来当他们竞选的利器?这若要是民主政治的常态,这样的民主政治与一党独政的政治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别人是偷你也可以偷就是民主政治的价值观吗?若要再算上民进党曾经做过的那些倒行逆施(像街头暴力,污名对手,奥步他人)……若民主政治总这样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民主政治,它难道不是另一黑社会组织性质的翻版吗?这样的民主政治,它已让台湾持续恶斗,是非不分,族群撕裂,贪腐者渔利;然道还能让中国大陆的政府与百姓不望“民主政治”怯步,不重新思考一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吗?

  总之,在台湾不逐步完善这畸形的民主政治下,我不以为中国政府会学台湾将台湾现有的民主政治进行到底。这就跟曾经的两大阵营,虽因世界的冷战而趋于多极,趋于包容、趋于相互的理解……过去的敌人现成了朋友,过去的仇恨现也抚平成友好……人与人,国与国,相互不干涉内政,尊重他人的选择,最终皆为世界和平,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民主政治”,我以为这才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该学习的民主政治!

  单福山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8#
发表于 2010-2-2 09:46:39 | 只看该作者
你不止該被mm拖著磨屁屁,更該對屁屁重打500下。
台海的管理員個個正大光明,暗的不會收,明的更不可能,你在抹黑管理員,你在台海學會了這濫招?

不須問管理員了,說吧,要如何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09:46:29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的民主选出了一个贪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09:46:20 | 只看该作者
先贿赂下管理员,看他要不要回扣...如果不要,就可以给我了,如果要,,那我只能拿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9:46:15 | 只看该作者
請再看一篇報導~


        大陸經商成本攀升 更多台商另覓他處


2008年01月28日





由於在中國大陸的經商成本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台灣製造業公司開始把業務和投資轉向東南亞、甚至轉回台灣﹐一些行業團體領導人將此稱之為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台灣企業家進軍大陸以來所發生的最大戰略轉變之一。

台灣貿易團體和政府機構的官員們表示﹐目前在中國大陸大約有5萬-7萬家企業是由台商運營、或帶有台商背景的。據中國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的資料顯示﹐從**年直至2007年11月份﹐台灣對大陸的直接投資總計達439.1億美元﹐總人口只有2,300萬的台灣成為大陸第五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

但自2007年下半年大陸方面宣佈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本地工人生活水平、抑制經濟過熱的改革措施以來﹐台灣企業的撤資勢頭一直呈現加速之勢。在大陸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中﹐有一條就規定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統一為25%﹐台資企業不能再享受15%左右的優惠稅率。

東莞台商協會(Taiwan Merchant Association Dongguan)秘書長趙維南表示﹐台企在大陸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經商環境﹐雖然並非人人都採取了行動﹐但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台商開始考慮到別的地方投資。

對台資企業利潤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還包括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飆升、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當前所採取的從緊貨幣政策。

總部設在台灣的工業總會(Chines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ustries)的副祕書長蔡宏明表示﹐通常在大陸的一家合約製造型台灣企業的利潤率只有5%左右﹐人力成本攀升自然會對這種利潤率本就較低的企業產生壓力。

所以﹐他補充道﹐業務升級或轉移生產基地已經成為在大陸的許多台灣企業眼下的主要考慮。

蔡宏明表示﹐工商總會去年11月至12月對2,000家大陸台商進行的調查顯示﹐僅有略多於半數的企業考慮在未來一年增加對大陸的投資﹐而在此前一年進行的調查中﹐這個比例超過60%。

與此同時﹐越南對台灣一些科技企業的吸引力正在增強。筆記本電腦製造商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 Inc.)就是近來迫於大陸成本攀升而開始在越南投資建立生產基地的台灣科技企業之一。仁寶電腦今年的預期毛利率在4.7%-4.8%。

按收入計﹐仁寶電腦是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合約製造商﹐僅次於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Quanta Computer Inc.)。目前仁寶電腦生產線均設在旗下毗鄰上海的工廠之中。但該公司投資者關係部的Chang Ching-ming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大幅擴建越南工廠﹐到2012年使越南工廠產能在公司總產能中所佔比重達到50%。

Chang稱﹐在大陸獲得新地塊的難度、人力成本的攀升以及人民幣的升值等因素促使公司另覓他處作生產基地。

他稱﹐越南的人力成本大約是大陸的70%。

到越南投資的台灣企業還有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和台塑關係企業(Formosa Plastics Group)。

雖然經濟學家預計將有更多台企把投資分散到大陸以外地區﹐但他們認為由此產生的影響不會大到足以損害大陸經濟的程度。

經濟學家們也懷疑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是否有能力取代中國﹐成為眾多科技公司的長期投資國﹐尤其是考慮到這些國家目前還缺乏科技公司工業園區必要的基礎設施的情況下。

但他們也預計﹐短期內這種轉移投資的態勢還會持續下去。

花旗集團(Citigroup)駐台北的經濟學家鄭貞茂就表示﹐未來6個月到一年時間內﹐這種趨勢還將繼續。

鄭貞茂稱﹐預計大陸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因此更多利潤率低的台商可能會被迫關閉在大陸的工廠﹐或者選擇到別處落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9:46:10 | 只看该作者
你喜歡?送給你,告訴我怎麼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9:46:04 | 只看该作者
請回顧一則歷史新聞



臺商應對大陸經濟轉型

2008-07-02


2007年,臺商對大陸投資金額超過633億美元,大陸對台灣越來越重要,大陸的政策變化,也將對臺商產生重大影響。台灣《天下》雜誌認為,2008年年初,大陸推出勞工、稅務、環保等七大新政,臺商若不及時升級、轉型,就會像烈日下的露珠般被蒸發和淘汰。


很少有一個時刻像現在這樣讓臺商如此焦慮。
1月1日,隨著大陸新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上路及多項政策調整發酵,直接增加了臺商在大陸的營運成本和經營難度。
  
這是因為大陸對台灣越來越重要。根據台灣投審會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1月,臺商對大陸投資金額達633億美元,佔台灣對外投資金額第一。“很多臺商是通過第三地投資,民間推估臺商對大陸投資實際超過1500億美元,”台灣的臺商投資經營協會秘書長黎堅指出。
  
作為全中國最大出口企業,有近70萬員工的富士康科技(鴻海集團),對外正式宣佈將徹底實施新勞動合同法。消息一齣,引起臺商們的高度關注。儘管有些聲音認為新法規格過高,加上變化太快,讓企業措手不及,但連最具指標性的富士康,也選擇順勢而行。“為了留住人才。”上海富士康科技總經理戚道阜表示。
  
不過大陸為什麼要在此刻雷厲風行地推動改變?一切都是因為巨龍要轉型。
  
奪回國際貿易“定價權”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從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購買力評估),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但這也同時為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矛盾,排在首位的當屬貧富差距的加大。
  
為了完成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計劃,大陸視今後5年為關鍵時期。經濟軸心從2002年的“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2007年轉向“穩中求進,好字優先”,處處顯示這個崛起中的大國,不只要“量”的增長,更要“質”的進步,也就是要“又好又快”地發展。
  
現在中國開始變得有能力撕掉“世界工廠”的標簽。
曾在中國加入WTO中扮演談判要角的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日前在東莞出席“世界鞋業論壇”時表示:“過去我們一直埋頭接單、埋頭製造,只要有一點小錢賺就很高興,但在長期慣性中喪失了國際貿易的定價權。”
  
他認為,當大陸內需市場活躍起來,中國企業對海外市場的依存度也會越來越小,“現在完全可以‘理直氣壯’採取較強硬的立場,把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定價權奪回來。”
  
沒有臺商就沒有昆山
新政策的轉變,在臺商對大陸投資佔了32.2%的江蘇省,立刻可以感受到。昆山,這個世界遺產崑曲的發源地,正具體而微地展現著巨龍轉型。
  
入夜後的昆山仍充滿動感。從遠處望去,路上車水馬龍,一棟棟的樓像競賽似地越來越高。飯店也是一家接著一家開,不停閃爍的大紅色招牌,昭示著這裡的蓬勃生機。此情此景似乎許久沒有在台灣感受到了。
但沒有臺商,就沒有昆山。
  
超過3000家台資企業前赴後繼到當地設廠,總共投資100億美元,讓昔日貧瘠的農業縣,一躍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重鎮。
剛卸任的前昆山臺協會長李寬信說,現在全世界每兩台筆記本電腦,就有一台是“昆山製造”。2006年昆山人均GDP按戶籍人口計算,接近兩萬美元。昆山是全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第一名。
  
然而昆山才發展20年,就不甘心只做世界的手。他們要再次帶頭,從“昆山製造”走向“昆山創造”。
昆山要做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基地。”43歲、每年都到台灣參觀的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說。
  
臺商也要轉型和升級
儘管這條巨龍對待經濟,有著應戰全球的強大企圖心,但也為烽火蔓延的臺商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不過換個角度看,卻也是史無前例的機會。
除了選擇遷徙,不少企業趁著大陸崛起時開始就地升級。除了追求“量”,臺商現在也把眼光轉向求“質”。
在全世界LV專賣店,在代表中國驕傲的西藏拉薩火車站和5月即將開幕的英國希斯羅機場第五航廈,都指定用台灣羅馬崗石做地板的建材。2003年,LV看上羅馬崗石的研發和設計能力,先來台灣看廠,再花兩年時間慢慢觀察有無倣冒、環保和用童工的問題,至今已經合作3年。


台灣建宏企管顧問公司執行長張榮文,在2007年底從北京、上海、重慶、廣東一路考察了一個月,他發現,臺商的轉型和升級在近一年的確很賣力。
“再艱困的環境、再想像不到的小鎮,臺商都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生機,”張榮文說。
  
13億人內銷市場是台灣人的夢
進攻大陸13億人的內銷市場,則是臺商下一個逐鹿中原的大夢。
  
南寶樹脂是個值得參考的故事。1997年落腳昆山,南寶樹脂在這裡的工廠堪稱異數。外墻涂上了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樹,路寬21米的大道上,遍植香樟、廣玉蘭和銀杏樹。
  
而本來在台灣知名度極高的“南寶八一五”水泥漆,跨過了一個海峽,卻常常被大陸消費者抱怨不太好用。於是,南寶樹脂集團塗料事業部總經理孫德聰,親身去了解大陸人怎麼蓋房子,觀察各地油漆師傅的工作習慣。後來發現,在浙江用油漆喜歡用噴的,而福建喜歡用刮的,於是回頭改善產品,來響應各地消費者的需求。
  
2005年,南寶樹脂取得“中國名牌”及“國家免檢”資格,等於拿下在全中國暢行無阻的金牌。現在一年營業額約50億台幣(約12.5億元人民幣)。
  
有人說,臺商是英雄的搖籃。而未來又有多少台灣出發的企業能在世界發光發熱?值得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9:45:56 | 只看该作者
望望有勋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 09:45:49 | 只看该作者
請看一則報導~
台商內銷大陸 成海嘯避風港


中時電子報╱李道成/專題報導 2009-04-05






外銷市場遭到金融海嘯嚴重打擊,數萬家出口型的大陸台資企業急思轉型;「外銷轉內銷」的模式,近來已在彼岸台商圈中蔚為潮流;據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家具、燈飾、小家電等產量世界級的台資企業,順利把大陸內銷市場作為金融海嘯後的避風港。


目前已是大陸電風扇銷售量第二大、電暖器銷量第一的深圳艾美特,雖然金融危機後,歐美訂單衰退,但這家台資企業仍未裁員,據艾美特執行董事蔡正富表示,未裁員主要是因為轉移產能到大陸內銷市場,可以彌補一大部分出口訂單的損失。


艾美特轉移產能 彌補出口損失
蔡正富透露,將部分市場轉向大陸內需,艾美特已經努力了十年,但從去年開始,大陸市場出現了爆炸性成長;今年在金融海嘯環境下,歐美市場衰退後,內需市場的重要性更為提高。


在全球高級燈飾排名前三位的東莞永晉集團,自創歐雅特品牌從事大陸內銷至今不到三年,但永晉董事長林世銘透露,今年大陸市場出現飛躍成長,營業額從去年的一千萬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增長到三千萬元。


對大陸內銷市場已有不少心得的林世銘認為,台商「外轉內」的門檻不低,因為舉凡通路、商品、行銷等等,在在都與出口市場有不小差距。


為了要成功打進大陸內銷市場,永晉集團前後已經砸下至少二億多新台幣的行銷費用,雖然之前虧損數字累累,但今年的豐收,讓林世銘覺得,這二年來,持續以外銷市場盈利補貼內需市場開拓絕對是值得的。


看好內需 台升未來十年主戰場
另一家在東莞與浙江嘉善都有工廠的台升家具,早已登上了全球木製家具生產廠商的王座,不過開闢大陸市場也是近一、二年間的事。已在香港上市的台升董事長郭山輝就認為,內銷市場將是台升未來十年再創高成長的主戰場。


在美國市場已擁有品牌與通路的台升家具,在出口訂單衰退嚴重的情況下,郭山輝表示,幸好他已將部分經營重心放在內銷市場,否則金融海嘯對台升的衝擊將更大。


從事高價位休閒家具生產的錫山集團董事長王屏生,同樣也在征戰全球市場後,決定要把下一個投資重心放在大陸內需市場中,他在大陸賣家具,只賣高檔商品,一套四、五萬元的休閒家具,照樣在上海、北京賣的嚇嚇叫。


除了家具本業外,非常看好大陸內需的王屏生,還在上海投資了二家中型飯店;即使投資形態與以往專注外銷不同,但王屏生仍樂此不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9:45:44 | 只看该作者
請參考~
http://bbs.huanqiu.com/taihaifengyun/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jpghttp://bbs.huanqiu.com/taihaifengyun/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1.jpg  一著錯 滿盤輸
【經濟日報╱社論】


從前年開始籌劃,去年初正式推出的一系列打擊加工出口產業、推促產業升級的所謂「騰籠換鳥」政策,後果終於充分顯現。大陸的出口從去年第四季一蹶不振,外資的直接投資連續七個月下滑,經濟成長動能也一瀉千里。儘管第一季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經濟成長率高逾6%,但整體情勢不利;除各級政府投資之外,民間投資意願低迷,專家指出發電量大幅下滑,與經濟高速成長嚴重背離,對官方所稱的6%以上成長率,高度存疑。如果對岸政府拿出4兆來振興經濟,又不斷推出家電下鄉、家電進城等特效藥提振消費,仍然不見成果,大陸經濟的問題就十分可慮了。


為了亡羊補牢,其商務部在產業界密集上書請求之下,近期可能宣布出口全面退稅方案;除了所謂兩高一資(高汙染、高耗能、高資源密集)的產業之外,包含紡織、玩具等勞動密集出口業及機電產業的出口,全面退稅17%,將「騰籠換鳥」政策中殺傷力極強,但尚有調整彈性的部分回歸原點。


**中央不惜自打嘴巴,將唱高調而不務實際的政策撤回,足見問題已極其嚴重。事實上一年多來,我們聲嘶力竭地痛陳此一做法的愚昧與危險,不僅將使大陸20年來辛苦耕耘而有所成的出口部門毀於一旦,將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突然切斷,讓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受到可怖的威脅;而且由於以台商為主體的加工出口部門正是兩岸經濟連結的重要臍帶,一旦受到摧殘,台灣經濟的主要支撐立刻斷絕,使台灣經濟陷入危境,同時兩岸產業互動的主要管道崩解,兩岸之間的合作與互補,會失去著力點。


尤其時點的選擇至為不幸。一方面金融海嘯爆發,全球一片風聲鶴唳,對外國產品的胃納大為萎縮;特別是始作俑者的美國,哀鴻遍野,飽受長久以來坐吃山空、隨意揮霍之苦,其消費習性可能發生永久的改變,因而一向仰賴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為主要市場的加工出口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艱困的局面。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大陸即爆發黑心產品事件,令消費者聞之色變;各國政府早對大軍壓境的大陸廉價產品多所忌憚,正好以此為藉口大事DIZHI。更嚴重的是,大陸的經濟規劃者對於沿海飽和的加工出口基地,並未做好後續的發展計畫,處於第二線的距海岸較遠地區,不論在交通運輸與基本建設上均未及早準備;因而隨著沿海地價騰貴、勞工短缺,加工出口成本乃節節上升。根據調查,大陸的加工成本已高於墨西哥,退居第三位,不復過去20年的風光。因此,去年初全面實施勞動合同法、降低出口退稅率,正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令加工出口部門全面失守。


經過了17個月的折騰,眼高於頂、想一步登天的對岸政府終於在殘酷的打擊下,認清了真相,要全面提高出口退稅率來挽救已經被摧殘殆盡的加工出口業;讓人不能不感嘆,一念之差,自斷生機,多少百姓吃苦受累。但如今臨渴掘井,可能挽狂瀾於既倒?


就目前的做法而言,杯水車薪恐怕無濟於事;因為除了出口退稅,將勞動成本大幅拉高的其他政策如全世界最高標準的勞工保障法規等,如今木已成舟,噬臍難改,許多業者四散分飛、關門大吉,再重起爐灶也非朝夕可辦。


但在這樣兩岸兩敗俱傷的局面下,兩邊的政府都沒有放棄的權利;如果和衷共濟、竭智盡力,仍有挽回的空間。不過前提是,馬胡兩個政府要充分認知問題的嚴重性,下定決心,共謀解決之道。
【2009/06/02 經濟日報】


~~~~~~~~~~~~~~~~~~~~~~~~~~~~~~~~~~~~~~~~~~~~~~~~~~~


我的意見:



由經濟政策看政治決策模式,由決策模式看結果。


資本主義的商人是逐利而居的現代遊牧民族,大陸台商不但是遊牧民族更如同遊擊隊,在大陸近來一連串新的政策下,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又逢巨大經濟風暴的衝擊,體質稍差或資金不豐的中小企業,如同遊擊隊般的不是休業就是轉移生產基地,但是連帶受害的就是大陸的出口受創,以及本意是造福勞工的政策也成了勞工的最大殺手。


由此事實可以看出"穩定中求進步"的重要性,要學資本主義市場的競爭模式,不論是想飛躍的進步或甚至是想要一步登天,沒有打好人才及制度基礎的話,其失敗的結果都是難以承受的,甚或會使已成長的經濟迅速倒退,也連帶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想要穩住退步再出發,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前面說過,台商如同遊擊隊,國際市場經驗豐富,國際市場的人才也多,加上國民黨政府對台商的限制少,所以無法生存的中小台商雖然逐漸退出大陸,卻更靈活的轉移生廠基地而反過來以大陸為主要市場,但是大陸個資的中小企業卻無法因應這種巨變,辛苦打下的基礎產業,不是勉強維持等待春天,就只能選擇"整修內部,暫停營業"了。


台灣的各種制度不是一天創立的,是因開放與國際接軌後而逐漸成長的,直到今天,各種制度仍然在與時俱變中,其與大陸各種制度最大的不同處在~
民間在前,政府在後,政府制度是被民間推著走的,而大陸反之。


前樓我說過,台灣的制度可以參考而不要模仿,因為台灣的制度仍在演進中,而且付出了巨大代價,識者,前車之鑑,可以攻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09:45:38 | 只看该作者
樓主好!

雖然首帖文章的理由似是而非,然而我的結論仍然是~
  台灣的民主不是大陸學習的榜樣而是大陸民主進程的參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4 06: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