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搁置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争议,径奔统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2 01:3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搁置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争议,径奔统一主题
搁置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争议,径奔统一主题


大陆、台湾,是一个中国内两个差异较大的政治面。和平统一国策下的两岸统一,实质是这两面或两极共和。
两面共和,相互变、是必然的,让、是必需的。大陆当然会变、应当变、必然变,包括生活方式和相应制度。这几十年,大陆还变得少么?大陆同胞还忌惮变么?哪种“永不改变”是僵化,“什么都对”是笑话。永不改变的,如“两个凡是”最终已被形势变掉了。
遗憾的是,两岸还有不少“不变”的人。前不久,大陆一高官放言:“如果它(指国民党)将来有一天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指民革)就有可能合在一起”。好美妙的设想,好雄伟的气魄!雄才大略的毛**也只能打蒋介石跑而不倒;继往开来的邓小平也仅设计出“一国两制”、并未要求国民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促使两岸关系正向巨变的胡Jintao,最憾动人的是哪句“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都可谈,什么事情都好商量”。这位仁兄却如此奇思妙想,既昧于历史,更懵于现实,岂不是在呼应民进党对国民党“降共”“卖台”的指控,岂不是在改变“一国两制”的架构,岂不是在把两岸关系再陷于“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无止境的争论?如果不是喝高了,就是太急于发言了。殊不知,这种只以己是、专以人非的的是非观,这种自己不变,只要外界万变的行动论,是中国千年旧专制政治的膏肓恶疾,是台湾分隔的内在根源,是和平统一的可恶羁绊。如此促统,岂止蠢统,实在是昏统矣!是在急急忙忙印证“肉食者鄙”的古论!!
在海峡的东边,亦还有人在高论“以民主对抗共产主义”。时空像已停滞,铁幕像未掀开,世人都还在读几十年前的政治小人书。台湾人会相信?大陆人怕要忍不往笑了。心思停留在冷战,动瞻太思量选票,不敢再言“终极统一”,要避免中华民族再内战,得勿易乎?对白云苍狗缺少把握,对人间大道懦于坚持,对俗见邪行太过优柔,做“缔造和平的人,有点难吧!至于坚守“马关条约”之流者,DNA怕就有皇民烙印,“不变”怕是自然的,但不过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可悲的齑尘,扫帚一到,自然会跑掉。
两面共和,尊重是重要的,含糊是合理的。变是相互的,变是能动的,变,不应有太大的压力,不应成为统一的条件,更不能成为拒统的挡箭牌。
两岸分隔,在政治上的极端对立。这对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战友间路线、方式、方法、甚至同一动作的先后、缓急之争,到最后几百万撕杀、上千万人离散、一甲子岁月隔绝,十四、五亿人不得安宁、世界置于战争边缘!!!中国人,能不痛心疾首、还要“继续革命”“永远战斗”吗???
回头看,国共两党,甚至民进党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潮中,其方向未必迥异,彼岸未必不同。把差异看得过大,把别人看得过差,把水渠视为鸿沟,把竞争对手确定为敌人,然后再来个“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再来个“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错放一个”,再来过个党同伐异、不问是非,成王败寇,不择手段,两岸不知还要计较多少年。
回首几十年,中国的政治两极,在成熟、在修正、在趋同:两岸四地的黑猫白猫花猫们各领风骚、均显辉煌,当年或许不该那样斗、不该斗得那么样凶。世界的两大阵营也在成熟、在修正、在趋同:自由资本土壤里,“社会”与“民主”结合,成为西方主潮,既维系了“资本”的制度稳定,又满足了“劳工”的权益保障;东方的“计划”拥抱西方的“市场”,中国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而又政治、社会安定;此次金融风暴,奥巴马也开始了低调,人们手忙脚乱后会更加深刻认识到没有最优的、没有最万能的、没有不可变的、没有最该骄傲的,时间才是最好的政治裁判者和协调师。
把政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争论让给时间吧!重要、首要、关键的,是一个中国。一中两面,一中多面,共存、共生、共和、共荣。在和平发展大环境下,因些许差异、分歧、争论就搁置“一中”、推滞统一,撕裂族群、***国家、隔离人民者,再好的主义、制度、愿望,都是扯蛋,都是谎言,都不是“人民为大”,都不过是少数政客的自爽,都会事与愿违,都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认同“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标志而非简单的“集中的手段”;我欣赏马英九对宪政、法制的严谨执着,尤其在“天下围攻”时仍能放开党派和个人好恶,谨守市长分际;我羡慕台湾立法、舆论监督的犀利、够味,尤其是邱毅,就像包公、海瑞让大陆仇贪、恨贪者兴奋高亢;我赞同做不好就下台,至少要内疚、要道歉。
我深信,两岸统一,将极大促进大陆的政治、文化、经济、法制建设,会极大推进中华民族拥抱世界。因为两岸可以放下心防、取长补短,可以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地比较、竞争、共进,可以充满自信、也让他人放心地走向未来。
我不赞成过分夸大两岸差异,不赞成两岸对对方政治指手画脚,不赞成两岸把政治纠缠“搞过明白、分过高低、定过输赢”才来谈统一,不赞成台湾像大陆、大陆像台湾才能够统一,不赞成把一个国家内部部分政治派别、人物的观点、一时半会扯不清、搞不明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东西替代全民和平、统一的意愿,不赞成把民主、人权、自由、生活方式凌驾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神圣大目标之上。给统一设置前提,给这前提定下时间,实质是在拒统,实质是在重复六十年、八十年前的极端斗争的历史,是在延误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我主张搁置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争议,径奔统一主题,开展统一谈判。一个中国下什么都可谈。一个国家内,各种面都存在。两岸四地五方(加海外中国人)在比较、竞争、互补、和谐**进,共建统一的新中国 ,共创民族复兴大辉煌。
心有人民和历史,抛弃私利和权谋,加点含糊和变通,统一与和平其实很简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8#
发表于 2010-2-2 01:36:19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后的中国径称“中华共和国”
统一后的中国径称“中华共和国”
  
  1, 统一是共和
  
  两岸分隔是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因以国共两党为突出代表的政治路线激烈分歧、斗争、冲突而形成的历史负债。两岸代表了中国政治差异的两个方面,和平统一,是共建、共生、共和,不是解放、收复、纳降(当然对“台湾国”自然要另当别论,只有以武力去解放去收复)。统一后的中国应是两岸四地加海外华人五方共襄盛举。两端共和,不是大吃小,不是历史的复印,不是简单的地理拼合,两端变是必然的、让是必需的、含糊是合理的,与其争持不休,不如另辟蹊径。
  
  2,统一应体现时代发展
  
  民国和人民共和国肇建之际,均系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阶级冲突异常激烈、斗争形式异常火爆的时期,各个社会阵营无不以“民”为旗帜号召追随、以“非民”为指称斗争异类。故在两个国号中的民(人民)都有着浓烈的时代烙印。斗换星移,在新、旧民主革命的对象已经消失,和平、建设、改革、开放、发展、替代了斗争、对立、革命、抵抗、战争,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代,民或人民当然应该和现代意义的公民趋同。民或人民的地位、作用、国体性质,如主权在民、人民最大、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等政治原则可以通过宪法表述和确定,但不一定、不必要、或许不应该在国号中成为共和、或国的定语,因为共和需要宽泛、包容和开放的意境,如区域、族群、阶级、官民、党间、国际、贫富、不同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对立面的共和。最不应该的是在统一中,两岸为民或人民两个同义各表的用语扯皮内耗。
  
  3,统一要为万世开太平
  
  我主张径称中华共和国,不只是要为两岸僵局解套,更在于寻求中国政治伦理、政治文明的超越。
  
  中国有太多斗争,几千年里,意志的施行、利益的取守、政权的更迭、声名的毁誉,无不遵循实力(主要是枪杆子)原则,采取斗争形式。而斗争的绝对性、排他性、暴烈性、非理性,往往使人、哪怕是善良的人直至圣贤,也变成了利器,丧失良知和理性,表现得“春秋无义战”:党同伐异、不问是非;成王败寇、不择手段;睚眦必报、不讲宽容;斩草除根、不留余地;唯我正确、不知反省;党利至上、不顾百姓;你死我活、不死不休。就算当年同以反对封建专制为根本任务的国共党人,也是不自觉践行旧的潜规则,将分歧扩大化、斗争绝对化、自我神圣化、对手妖魔化,都以“东风压倒西风”为能势,以致兄弟成仇、战友反目,走上极端对立的道路。就算几十年来,历史已经证明,台湾能出经验,港澳能出奇迹,大陆也能现辉煌,两岸四地的黑猫白猫花猫们,在各自旗帜的集合下可以生存在同一片蓝天;当年主义、路线、制度的争论本应当稍息,国裂、家破、人离的殇痛本应以弥合,但两岸的政治家仍难跳出是非对错、多错少错、名分、传承、老大、老二的纠缠,不能坐下来什么都谈。遗憾的是,部份台湾政客,以民主为旗帜,却不尊重大陆同胞和海外华人的情感,非要闭关、锁岛闹独立;以爱台湾为口号,却肆意挑畔大陆、制造麻烦、把玩战争引信、置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以清廉自诩,却贪污腐败、弊案重重、吃相难看;以进步为名号,却处处表现得党派利益至上:不计是非、不管黑白、不计后果、活脱脱一付******派的小家子样。
  
  中国独缺少共和。千年专制,缺共和;近代战争,缺共和;49年以后,台海对峙、**十年、蓝绿恶斗,缺共和;至今,你低我高、你错我对、不统、不独、不武、不谈,一触一中便撒娇、发泼、缺的还是共和。在一些政治人物的思维里,自己总是正确的,别人总是错误的,自己的利益、意志、自由、生命才是宝贵的,别人的是不重要的;捍卫己见、已利是神圣的,斗争、讨伐、消灭异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往往以已利、已见判别是非、区分敌友,然后以“人有亡斧者”的眼光把世界一分兩半、看敌友一成不变。于是乎,“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见了;于是乎,“费厄泼赖应當缓行”,第三条道路、第二种选择、另一類雜音没有了;于是乎,“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错放一个”,“民”的自由、权利、生命不重要了;于是乎,贪腐可因台独而脱羞,不认罪的老子可以共犯儿子的认罪而公然自豪,人最基本的是非、廉耻丢尽了; 于是乎,至今还有人在高论“以民主对抗共产主义”,时空象已停滞,八十年、六十年前那两场争论還需要繼續,几百万亡灵的遗恨、近千万离散人儿的情愁、十五、六亿华人复兴的热望,還不足以填補意識形態的差異、對競爭對手的缺乏了解甚或是权力的沟壑,“生活方式”的差距大得比台湾海峡还要宽;“优质的民主”神圣得可以置民族国家的***于不顾了。
  
   共和,是出路、是旗帜。历史在前进、人会变聪明。反省当年,人们会思考是否斗得太凶、分得太急、也许还有另一种选择。历史启迪我们:人类正进入地球村的时代,人口、资源、环境、气候、疾病、灾害、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探索、对可持续增长的无量追求,正在将人类结成不可分割的生命、利益共同体;保持人群个性、竞争和活力,同时又防范自我耗损、戕害和毁灭,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人类的共同价值需要维护,其主要途径是民主,民主有多样实现形式;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全体人价值的有机融合,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制”,不是一个地域的人们对另一地域的人们的拒隔;在采纳主流意见的同时,要尊重、保护少数人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人类共同价值在历史中形成、完善,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扬弃,是与非不应由一家说了算,不宜匆忙下结论,不必要一次就弄明白;不同的路线、主义、模式、观点、应该允许共存、试验、比较、竞争甚至碰撞;解决社会矛盾,斗争不是唯一形式,战争只是无奈的手段,协商、容忍、宽恕、尊重、和解、等待甚或退让才是基本选择;人们的政治活动,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那怕是崇高的理由颠倒是非、欺骗民众、撕裂族群、煽动民粹、挑动战争、***国土;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对立不能縮小对立,无论小家庭还是大社会,矛盾、冲突往往是斗出来、斗大了的;“和”方能养生、齐家、谐众、利国民。当年孙中山提五族共和,毛**称人民共和,共和曾經是革命的旗帜。在皇权被DADAO、外侮已消除,民(人民)的国度建立,民(人民)的观念普及,民(人民)的宪政基本搭建的今天,革命、斗争已成为过去式,改革、发展、和谐是为主旋律,共和自然是建設的旗帜、是立国之本。就两岸而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人或已嫌老,“共产主义统一中国”,大陆人或许要笑,“共和统一”或许正好。“共和”的思想、主义应是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础。就世界而言,兩岸共和统一,不仅仅解决中国统一、消弥台海战祸,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不同思想、主义、观点、制度、族群的人们和平共处、和解共生、共求发展的示范,为全世界化解地区、文化、宗教冲突、贫富矛盾、经济生态危机、历史种族仇恨,寻求到出路,给人类大同带来曙光。“共和”成為統一后中国国號的主旨、精髓,是中華民族復興、發展、升華的必然,是人類社會進化、世間滄桑的的正道。
  
  愿新春的祥瑞、共和的光輝、統一的民意、復興的熱望,驅散海峽的愁云,涌動統一的風帆,高揚崛起騰飛的翅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01:36:14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后的中国宜径称“中华共和国”(上)
统一后的中国宜径称“中华共和国”(上)

筆者在《共和主義統一中國綱要》、《以一綱四目共和統一觀踐行胡六點》等文中主張“統一后的中國為中華共和國。有遠方朋友問:《中华共和国》英文正确译名应该是-Republic of China而台湾-+++国正确英译名同样是-Republic of China。如果從深层政治角度分析《中华共和国》就是等同《+++国》。请问天人合一先生是否采用回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建的老国号《+++国-Republic of China》?
其實很抱歉,我不懂英文,不知英文里“中华共和国”与“+++国”竟只是同一个词汇。我主张的“中华共和国”既非“+++国”,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甚至可以说应该有着相同的DNA、某种意义上也可说“中华共和国”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是“+++国”。
称谓并不重要,定论有赖协商,根本在一个中国,关键在历史认知,难点在各方摆平,急要的是开启未来,途径在超越私利、超越党派、超越历史。
统一后的中国不宜称+++国
我,相信还有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万分尊崇中山伟人,尊崇辛亥先贤。+++国是中华民族觉醒、奋斗、复兴征程上的第一块丰碑,应受世人景仰。辛亥至今,波澜壮阔,风雷激荡,然百年不过一瞬,皆属中华民族由蒙昧到觉醒、由分散到团结、由专制到民主、由闭塞到开放、由贫弱到富强,由落伍到进步、由屈辱到尊荣的伟大复兴期,在这段历史长河里,一切进步的弄潮儿,都是在继续、坚持、宏扬中山先生辈们开创的事业。尽管我们(两岸四地)有了长足进步与傲人成就,但“复兴期”的大背景未变,总任务依然。因此,统一后的中国国号,回顾历史起点,亦有一定的理由和可能。至少可以回避两岸对毛、蒋们的争议、纠缠。但细斟慢酌后又觉其合理性不足,可行性较差。
一,    未能正视历史
+++国虽有草创时的辉煌与抗战胜利的丰功,但中山先生后军阀割据的内战、袁世凯窃国的荒唐,老蒋时期的专横腐败给人们、给历史留下了不好的观感。国民党因自身的腐败和无能而弄砸了+++国的金字招牌(此论有蒋老先生的检讨为证),绝对多数的国人选择、认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铁定的历史事实。49年以后,两岸经历了长期、激烈的军事对峙和外交斗争,形势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绝对多数的世人认可,成为法理上的中国,这也是铁定的历史事实。近30年来,大陆改革开放成为了世界经济引擎,大陆强力制独、坚守一个中国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守护,大陆持续发展、和谐稳定、志存高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引领和主力,这还是铁定的历史事实。所以,尽管天佑民国,海峡天险、易守难攻、保留了不同观点不被斩草除根,保留了另一种生存发展模式用以竞争、比较,保留了一种另类呈现出多样性才是世界本质;尽管国民党据台后痛定思痛、改造、改革,致台湾有了“四小龙”美誉;尽管台湾在东西方文化、制度交流上比大陆先行一步;尽管百万台商是大陆经济发展功勋卓著、不可或缺的方面大军,统一后的中国径称“+++国”,仍有点对历史不客观、对世界不严肃、对统一有倒忙、对未来有局限。
二,    难以摆平现在
虽然**“以暴力取天下”,但确实是当年国民党丧尽了民心,国军兵败如山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心所归,依法而立。虽然**党人49年后做了些傻事,走过一些弯路,人民跟着也吃了一些苦头,但**大节是好的,总旗帜、总路线是对的,成就也是卓然而然、有目共睹的。虽然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尖锐矛盾、复杂问题、巨大困难,但民心是凝聚的、政权是稳固的、信心是高昂的、前景是美好的。虽然大陆无论官民皆备同胞之情、手足之爱,和平之诚,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胡Jintao“什么都可谈”;笔者亦主张两岸代表了中国政治差异的两个方面,统一是共建、共生、共和,不是解放、收复、纳降,两端共和、两端变是必然的,“谁带领谁?不一定、不重要、不着急、不要言之过旱,主张“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包括国号、国名、国都、国旗以及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什么都可谈、什么都可变,主张以最大诚意亮出统一底线、让到无可再让时,但“共和”毕竟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一个正在闪光耀眼、受国际尊重、为大陆人骄傲的光荣称号,为了尊重台湾人民,避免“矮化”、“投降”、“征服”、“并吞”的误解,为了台海的永久和平,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大利,大陆官方“两岸同属一中”、“对等协商”、“什么都可谈”,以及笔者“两岸四地五方共建共和”、为了和平统一“什么都可变”以及将国号完善的建议,应该是至真至诚、到了无可再让了。如果还要回到“+++国”,不啻是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十多亿人几十年的业绩、自信和荣光,不啻是开国际社会大玩笑,不啻是在大陆平静的家园中扔炸弹。台湾要尊严、要对等,要不否定、不矮化,大陆何尝不如是!台湾有人较敏感、好冲动、有激QING,大陆何尝不如是!不要以为大陆人在台湾问题上从不上街,少有争吵,君不见十年**,几亿人激动、火烧大使馆、揪斗刘少奇,远比台北围攻陈云林宏大,远超台南推倒七十多岁老人张铭清的豪情。中东、南亚之乱,殷鉴在目,惊心动魄,理智的政治人物应当体察民情、平衡利害、防患未然、规避冲突、维系安定。跳出民国、人民共和国的纠缠,少回头,向前看,方能引领中华民族柳暗花明、一览众山小。
三,     不能大利于将来
历史往往循否定之否定发展、做螺旋式上升,简单地回应过去,当前难以息争,很可能不利于将来。中国人可以也应当总结百年、更上层楼。
字面上讲,民国,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几近相同:老百姓、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老百姓、人民服务、谋利益的国家;老百姓、人民和平、和睦、和谐的国家。联结历史背景,她们各有特色与局限:民国相对的是帝国、是皇帝、是皇权;人民共和国相对的是“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民国中的民是否包括皇帝、皇族,是否等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我未加考证,人民共和国中的人民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将一部分公民排出在外的,这恐怕是大陆几十年极左路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宪政源头。这里产生了几个问题:1,两个国号中民(人民)的对立面已经消失,民有无保留、强调、自诩的必要;2,若保留,内涵为何?范围多大?官民何处?如何防范极端主义以民的名义分化人民、撕裂族群、对立官民。3,统一后国号中的民(人民)取自海峡东还是海峡西,还是就此争它一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01:36:08 | 只看该作者
共和主义统一中国纲要
共和主义统一中国纲要


   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融合共生的伟大、优秀、光荣的民族。灿烂的中华文明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领先地位。明末以降由于未能赶上工业革命的浪潮而逐渐落伍,沦为国弱民贫受欺侮的屈辱境地。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华民族开始了觉醒、奋斗、复兴的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在不同的区域和境地以不同的方式和成就,彰显了民族的荣光,促就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时代行将到来。
    二  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复兴殚精竭虑、前赴后继、探索、奋斗、牺牲。二十世纪上半叶,逐步汇成国共两大集合,他们都以激越的热情、坚定的意志、鲜明的政见、雷历的手段,试图引领历史的进程,写下了无尽的“风骚”。其合则国兴,斗则民伤。历史呼唤国共第三次携手,共建民族第三块丰碑。
    三  民主进步党曾集合了台湾地区反对国民党长期执政、僵化腐败官僚体系的进步政治势力,反映了台湾部分民众的本土情怀,为推动台湾的民主化进程、进而为推动中华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其执政后迅速腐败、退步显示出幼稚与不成熟,尤其是部分人员对台独抱有幻想,以台独作为选举工具,为台独撕裂族群,推动台独制造危机,严重伤害民族感情,严重逆反历史潮流,发展下去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和民族的制裁。全体中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希望他们深自反省、纠正偏差,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园,回拥民主进步理念。
    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人类正进入地球村的时代。人口、资源、环境、气候、疾病、灾害、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探索、对可持续增长的无量追求,正在将人类结成不可分割的生命、利益共同体。保持人群个性、竞争和活力,防范人类自我耗损、戕害和毁灭,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的共同价值需要维护,其主要途径是民主,民主有多样实现形式;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全体人价值的有机融合,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制”,在采纳主流意见的同时,要尊重、保护少数人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人类共同价值在历史中形成、完善,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扬弃,是与非不应由一家说了算,不宜匆忙下结论,不必要一次就弄明白,不同的路线、主义、模式、观点、应该允许共存、试验、比较、竞争甚至碰撞;解决社会矛盾,斗争不是唯一形式,战争只是无奈的手段,协商、容忍、宽恕、尊重、和解、等待甚或退让亦是基本选择;人们的政治活动,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那怕是崇高的理由颠倒是非、欺骗民众、撕裂族群、煽动民粹、挑动战争、***国土。中国人应当抛弃封建主义党争旧习、抛弃冷战思维、反对极端主义、撂置历史纠缠,以天下为公为宗旨,从万世和平作打算,平等协商,共和建国,宪政息争。
    五  统一后的中国为中华共和国。国旗应体现多民族、多样性。国歌可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基调体现历史,另行拟词彰显共和与展望未来。
    六  中华共和国是由不同政治信仰的中国人,不同制度下的中国地区、在一个中国国号下的国家共同体,实行一个国家,多块行政区域、多种社会制度、多个地区政府、长期共存、和平发展、互相补充、逐步融合。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各自实行内政治理。其中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在国体内居同等地位,香港和澳门地区与大陆保持现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七  分阶段完成中央政府构建。第一步,由两岸对等并接纳港澳及海外华人三方,组建多党派多元化的和平统一政治协商会议,消除敌意、弥合成见、寻求共识、营造氛围、协调应急政治事宜。第二步,组建联合政府,行使国防、外交、规划统一进程、促进互动互惠 、防范冲突等职责和权利。联合政府由两岸三地{港澳、及海外华人}按政党比例或选举 推荐相应人员组成。在一定时期,可实行共同主席制度,或者以法定形式和程序保障不同观点、意见与利益受到尊重。第三步,逐步创造,实行全民民选共和国领导机构。
    八  共建外交。按照以民族国家利益求同、尊重传统关系存异的原则,改变目前两岸外交互斗现状,共建真正的国家外交、民族外交.第一步,停止外交角力、避免冲突内耗;第二步,共组使团,大陆现行建交地暂以大陆官员为使、台湾官员副之辅之,台湾现行建交地暂以台湾官员为使大陆官员副之辅之;第三步,最终达成国家、民族的外交利益共识,统一外交方针,整合外交资源,统一外交行动。没有了台湾问题,中美、中日关系将迅即改善,中国的内政{民主、人权}会和国际社会正常接轨,台湾、港澳以其先行优势将在东西方文明交融、发展中发挥独特用,中国的外交才能真正成为正常的国家外交。
    九  共建国防。第一步,建立两岸军事热线,加强两军联谊;第二步建立国防联合指挥部;第三步,共组国防军。。
    十  两岸及港澳自主选择实行经济制度,同时加强经济联合,建立中华共同市场。
    十一  科学客观、公正研究历史、化解政治歧见和地区隔膜。
    十二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互相包容、比较、借鉴、逐步完善、稳步对接。尤其是制定严格的政党活动规则,以防范**式动荡和台湾式政党恶斗。
    十三  加强人员往来、官员互访和文化交流,由往来无碍化逐步过渡到同一国民待遇。
   十四 大制定排独条款。
    十五  逐步政治整合。首先停止恶意攻击、减少负面文宣;第二,在一定时期内,两岸不在对方发展组织,规避政治冲突;第三, 加强官员往来、互相聘任、适应、学习、促进;第四 ,条件成熟,两岸开放政党活动空间,实行多党竞争,多元共和,理性、科学、法制、民主、进步的共和政治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1:36: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论坛径奔统一主题,我也很高兴。只是当前只不过是径奔争议而去,“不如何如何,就不能谈统一”之论甚嚣尘上,该不是“极左狭隘氛围”所致吧?恐怕是一些不统或者拒统氛围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1:35:56 | 只看该作者
樓主好!
大作拜讀,對閣下對兩岸的過去與現在的認知與未來統一方式的胸襟,致上最高敬意!

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人(兩岸皆同)的本位主義尤其根深蒂固,要改變固有的意識形態觀念更是難如登天,僅就本論壇中充斥教條及口號即見一般。

想閣下當是公務在此發言,如能公開現身,並以首帖文章內涵及態度為經緯,以統而不合,分而不離為統一近程目標,相信持之以恆的論述,定能導正論壇極左狹隘氛圍。

統一是由點而線繼而到面的工作,任一環節皆有無上價值,還祈先生在台海風雲的這個點上,能大力揮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1:35:52 | 只看该作者
和平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平的取得决非坦途,在解决争端问题时,和平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代价较小的一种方式,但它决不是具体的目标。
如果把方法和手段当作目标去追求,那不仅是本末倒置,而且极有可能欲求而不得,这类教训古今中外历史上比比皆是。让台海成为和平之海是两岸人民及政治家中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其目的是让两岸都有和平发展的最优环境,比如实现共同市场,修建台海大桥,使资金流、货物流、人才流畅通无阻以利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奉行和解的两岸政策是以维护民族最高利益为前提的。中国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不做出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事情,同样也决不允许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台湾从中国***出去,中国将损失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台湾人民也将要忍受无止境纷争和威胁。
因为这一事件将彻底改变中国在东海、南海、台湾海峡海域的主权依据。中国目前要求最低限度的国家统一即承认一个中国,当然+++国不能存在,一个中国不可能有两个政府、两部宪法、两个首都。如果坚持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统一先决条件,那样只会增加仇恨和分歧,引爆战争,台湾自取灭亡为最后结果。留给台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是太多,中国的耐心不是无限的。台湾正在羁绊中国解决海洋问题的脚步,仁至义尽之时就是战火重燃之刻。《郑伯克段》的故事里,郑伯说过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还剩多少时间,或许还有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1:35: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误读了shaong意思,楼主无限上纲上线做法更不应该(楼主说shaong错判了两岸情势,背离了一国两制的方向,伤了同胞感情,会帮统一的倒忙)。
因为shaong举例说的是“古今中外。。。。当了俘虏就要接受审判”。注意:shaong引用的是古今中外,其实古今中外就是这样的。楼主有什么疑问呢??不应该有疑问存在。
就拿伊拉克战争来说,美军俘虏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交给伊拉克现政府审判处以绞刑,就是战争获胜一方对失败一方惩罚的最好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 01:35: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观点不错。。。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1:35:36 | 只看该作者
统一,是共建、共生、共和、共荣
   楼上“当了俘虏就要接受审判”的心态很有问题。错判了两岸情势,背离了一国两制的方向,伤了同胞感情,会帮统一的倒忙。    两岸分隔是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因以国共两党为突出代表的政治路线激烈分歧、斗争、冲突而形成的历史欠帐。两岸代表了中国政治差异的两个方面,不能简化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两岸统一主要在政治统一,而非简单的地理整合。完成统一的未竟之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依赖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统一,是共建、共生、共和、共荣,不是解放、收复、纳降(当然对“台湾国”另当别论,只有以武力去解放去收复),不是大吃小、强凌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01:35:32 |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实践出真知,历史的教训就在于否定ROC


我深深知道一个社会现实:

台湾有+++国永远不会独立,

但是没有+++国两岸中国一定会天下大乱ffice

有+++国在联合国的绝对法律保留原则,台湾永远不会亡!不敢乱,台独绝不能得逞!

如果两岸一中宪法和+++国不存在了,台湾一定会社会大乱!以至使得中国形象大大损失,国际秩序震荡,天下因此大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2: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