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人对《魔戒》认识的几大误区【ZT】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4-3-22 17: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凡夜
<br>  
<br>  
<br>  首先声明,不喜欢《指环王》这个译名,因此按照中文版图书和港台译法《魔戒》
<br>  纯粹是 因为最近看到一些国内所谓的著名电影人或记者什么的对《魔戒》的评论,碰巧偶心情很好,过来给那些小白老白扫扫盲(其实偶知道那种人根本看不进的啦)……郁闷之作~了解魔戒的人就不用看了,不过也欢迎一起来郁闷啦~
<br>  
<br>  ******************************
<br>  
<br>  误区一:这是是最典型的美国本土大片
<br>  
<br>  这是是最典型的小白!说魔戒是美国本土大片恐怕所有的魔戒迷都会笑掉大牙!影片的导演,制片,编剧等一干主创人员都是新西兰本土人氏,而各位主要演员则来自世界各地。影片中那些令人敬佩的特技、替身和群众演员全部都是新西兰的普通民众。魔戒的全片在新西兰,其中后期制作有些部分在伦敦完成。当年PJ导演带着初步完成的魔戒企划去找米拉麦克斯公司投资时遭到回绝,对方对PJ将这个故事拍两部的计划不抱以信心,只愿意拍一部;而当PJ找到当时还是小公司的Newline新线时,新线当即拍板要拍就拍3部。尽管这样,当初魔戒的预算也只有1亿8千多万(只是第一部上映获得巨大成功才在后面追加了投资),平均下来每部只有6千多万的投资,只相当于美国一部中等规模的电影。不仅大片算不上,除了新线的上层是华纳以外,魔戒和美国也没什么关系。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和新西兰全体人民的极大的支持和投入分不开的,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光荣,PJ导演最后更是被NZ人民视做国宝。虽然新西兰是一个电影小国,但是仍不乏济济人才,和能为之不泄奋斗的梦想。
<br>  
<br>  ******************************
<br>  
<br>  误区二:“一个巨大的组织和巨大资金操作的结果。它表现了好莱坞人文精神的衰落,表现了对电影高科技成果的畸形重视”,
<br>  “依然难以掩盖这些影片的思想空虚和内容浅薄”
<br>  
<br>  诸如此类的典型中国式评论听得人有反胃的冲动,拜托,为什么国内总是有不少人因为魔戒有很多特效镜头与有很高的票房,就把它视为一个只用特效堆砌的商业大片呢?说这些话的人有多少人是真正认真看过电影看过原著的呢?是用一种正常的眼光看待的奇幻电影的呢?还是一说商业片就是媚俗就没有艺术性,奇幻片就是浅薄幼稚就是人鬼大战之类的打打闹闹,不要硬充自己多么有艺术修养,自己的眼光有多高品位了,(这种嘴脸做给谁看啊)。无知不是错,但是无视自己的无知就是大错特错了。
<br>  
<br>  首先,说LOTR没有人文精神是对托尔金教授和两位辛勤改编剧本的女性最大的污蔑,托尔金的原著在世界上的知名和受崇拜程度,对于后来的文学以及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不了解的人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托教授写魔戒绝不是也不是想单单地写部畅销小说,而是想给没有神话遗产的英国塑造一个神话,一段能够近似历史的文明。通过撰写《失落的传说》、《精灵宝钻》等故事构架了一个前人从未涉足的虚拟世界,甚至包括十几套语言体系的创造,其完整、深奥、庞大,不亚于世界现存任何一套神话体系。
<br>  
<br>  也许正是这个故事太深奥了,那些热中于关在自己的象牙塔孤芳自赏的影评人士根本看不懂;它要表现的东西太多,但是主题却非常简单,就好比一个定理的背后需要非常庞大的论证过程,这些想当然的人以为魔戒只有特技或胡编乱造,但很讽刺的是,魔戒之所以在全世界受欢迎几十年,魔戒迷最迷恋的就是这个架空世界对于现实的深刻折射和复杂的人性刻画,它的主题成为至今不衰的话题;而电影之所以获得的成功,最主要的,也就是首先获得了那些铁杆书迷的认可,并在第一时间成为电影最忠实的FANS,可见电影对原著的再现有多成功了,谁都知道电影对原著做出了不少修改,也知道有些修改并不完美,但是谁都认可这样修改,因为电影维持了原著最珍贵的精神。魔戒的整个剧组,尤其是主创人员,出于对这个故事无比的热爱和对托教授的致敬,他们没有只想到拍一部大场面高科技的大片,而是想要把中洲的历史完全再现。正如PJ导演对特技和模型制作人员所说的:“你们不要以为你们是在做电影场景,你们是在挖掘、复苏一个文明,在你们的头脑中,中州是真正存在,不过它的文明已经隐没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再现出来。”
<br>  历来战争片大场面的大片都不少,但魔戒里所有的铠甲都没有用现代,里面的锁子甲全部都是手工做的!3个人花了1年的时间,用自己的手将一个个铜环串起来,为此这3人手上拇指、食指、中指的指纹都被磨掉了!他们做出了500件锁子甲,出现在电影里却只有几分钟!然而这不过是魔戒电影制作中众多杰出之一。去看看魔戒前两部4D9花絮就知道了——哈比人的村庄是花了1年时间在搭建的场景上种植植物农作物,1年后再开拍,只为了让那场景看上去无比自然!罗翰王宫是他们寻遍了新西兰才找到完全符合书中描写的场景,然后在那山丘上搭建了1:1的建筑物而非模型!影片中的精灵语不是演员信口胡说,而是请了研究托尔金所创造的语言学家来翻译、指正发音!因为托尔金也不单是写小说,而是根据古英语、冰岛、如尼文字等创造了包含精灵语在内的数种中土世界语言,从词根到语法到发音一应具全!罗翰国的骑士们和很多他们的马并不是请来的特技演员,而是新西兰全国各地很多农场的养马人赶着自己的马匹来参加拍摄的,里面的演员无一都在拍片时受过不小的伤,西恩(萨姆)戳穿了脚底板,奥兰多(莱格拉斯)摔断了肋骨……维戈(阿拉贡)在TTT里一个镜头是愤怒地踢掉兽人的钢盔然后为哈比人的死而伤心地坐倒地上,他的表情如此地感人,谁能想到他在踢头盔的时候把自己的脚趾给踢断了?而他却没有哇哇大叫中断拍摄,反而借助这痛楚继续自然地演下去,直到这镜头拍完导演他们才知道他的脚趾断了。这些感人的、令人无比敬佩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并非什么用高科技特效用俊男美女就能堆砌而成。
<br>  
<br>  要说的话,魔戒在用一种实际表现向世人展示着什么叫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专业素质或对于电影艺术的执著,比如那500件琐子甲。换了其它影片以及国内那些不把奥斯卡放眼里的大导演们,肯定就只用电脑特技蒙混过去了,而不会象PJ和WETA那样去真的做了500件锁子甲!WETA 小组将特技做得十分精致,但是并没有使魔戒成为特技的奴隶(否则就会落得《哥斯拉》《异形》之类的下场)魔戒的电脑特技是有灵魂的,它为一个强大的故事服务,特技是令它出彩的地方,却不是它的主导,从另一方面说,特技正是长期以来阻碍魔戒被搬上银幕的原因,科技水平的限制使魔戒很多场景不能拍摄,但是现在可以了,WETA做到了,作为一部奇幻影片,优质的特技效果是必要的,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美伦美焕,又深沉感人的魔戒。然而中国内地的一些评论往往根本不正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科技对于电影,和艺术是一样重要的,奥斯卡评奖的电影学院叫什么?艺术与科技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当然偶知道国内电影人很有骨气总是说奥斯卡评出的结果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每年都挖空了心思抖点国丑出去迎合外国人赚点提名啊~)人家用了些叫你目瞪口呆的电脑技术,就边流口水边说没有思想堆砌特效,那些评论的也实在太不上台面。
<br>  
<br>  还有一点,通常魔戒的票房被当作商业化的特征,因此有人以为奥斯卡堕落了,要向商业化发展。我知道国内一向有种令人“惊恐”的逻辑,卖得好的就是太商业化,不好的就是太艺术曲高和寡,因此国内的电影人为了表现自己有多艺术总爱拍些卖不出票房的,或者卖得如英雄就号称大片了~(奥斯卡甩都不甩你!)你以为电影是什么啊?!
<br>  很佩服PJ导演的一点就是,他把商业娱乐和艺术人文的精神结合,因此LOTR叫好又叫座,卖得好不是商业,而是证明了它拥有很多FANS的心,在下我元旦期间就和朋友一起去香港看魔戒3,近期又要参加多场三连映活动,可以说从来没为任何一部片子如此投入……又比如星战、印地安那琼斯,流行了几十年,现在依然很多FANS,看了一遍遍仍然愿意看下去,这才是真正有延续性的强势。如果反应是:“难看死了,骗钱!这个XXX导再也不看了。”那么能期待这样的片子获得什么成功,或在短期内有一定收益,却永远无法达到魔戒这样的效应?
<br>  说到底,无论奖项怎么选,评论怎么讲,影片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影迷,如果一部片子没有影迷死心塌地的为它大把大把掏腰包,其他说的都是废话!在奥斯卡上失败的《冷山》、《怒海》之类的片子差就差在这点上(说实话个人觉得它们也不怎么样,每年这样层次的片子都有好多),因此不能成就气势,也谈不上经典。
<br>  我喜欢艺术片,更PF能把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的电影。
<br>  
<br>  无论是金球还是Oscar,还是标榜艺术的嘎纳,提倡娱乐的MTV,所有的奖项不过是一场闹剧,大家来了,作秀了,嘻嘻哈哈颁奖了~虚名抑或荣誉,结束了都一样,但是这种热闹过后,在影迷心中唯一留下的,还是电影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那是任何奖项都无法统治的。
<br>  
<br>  ******************************
<br>  误区三、《指环王》是一部将西方民间神话和儿童文学剽窃得天花乱坠的高科技电影作品
<br>  “引用剽窃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军事、神话领域的诸多细节资料。”
<br>  “如果把《西游记》拍出来,这个故事的想象力张力绝对比《指环王》精彩多了”
<br>  
<br>  这是令奇幻爱好者感到可笑的思维,明明对奇幻历史一无所知,还总是热中于掏出中国的东西来卖样,似乎中国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奇幻传统就能支撑起一点高傲的鄙视目光。
<br>  国人对于奇幻题材的偏见非常明显。 奇幻题材在西方的地位或许也不能跟传统抗衡,但是托尔金的这部小说也被列入了影响西方近代文学史之作。但在中国,它的地位恐怕更低,人们不屑于看奇幻,总是以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就足够的了,看看那些大导演们与记者的评论动不动西游记,真想敲敲他们的头,会不会看啊!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事,能做比较吗?真的要比较的话,个人以为西游记还是太孩子气,并且也没什么深奥的思想可以挖掘,除了华丽的描写,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最薄弱的一部。而作为纯正的奇幻作品,魔戒的基调还是十分阴郁而厚重的,更能撑起比较严肃的主题。
<br>  托尔金在创造中洲的神话过程中很多欧洲的传奇故事给了他启迪,有点相似之处是很正常的,到底是来自于一个文化环境,就算是世界各地的神话都有相似之处啊~~~然而,现代人接触的大部分奇幻概念,归根究底,都是来源于魔戒,遇到的太多,反而忘了本源。情况就像英国老婆婆看哈姆雷特,“一点都不好看,他们说的都是我们常用的谚语。”
<br>  
<br>  ******************************
<br>  
<br>  误区四、“魔戒这次获的奖过多了............但是演员奖项什么都没得”
<br>  
<br>  魔戒本来就是群体戏,并没有突出任何人,也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当然也就没有男女主角之说。从原著到电影,没有一个角色能够撑起全部故事,但是每个角色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作品的整体气质都非常重要。LOTR本来就不是为了体现演员的演技而拍摄的电影,和《神秘之河》这样非常依赖演员的表现的,可以使个别演员非常抢眼的电影不同。魔戒的成功也是归于整个团队,WETA的制作、幕后工作人员、特技演员、台前的众演员,如果看过4D9的花絮就会知道没有什么片子能够与之相比了。不是说影片表面的什么什么,而是一个团队的精神。
<br>  所以我觉得演员工会奖颁给LOTR的“最佳团体表演奖”真是当之无愧!
<br>  不管LOTR得了11项Oscar出于什么理由,我觉得最大的是对所有LOTR的演职人员,特别是导演PJ七年多来努力和他们的集体创作精神的肯定。
<br>  
<br>  ******************************
<br>  误区五、《指环王》是所有带续集里最成功的……
<br>  
<br>  汗~~这是比小白更上一层的,老白的说法啊~
<br>  《魔戒》不是续集电影,它本来就是完整的,导演一口气拍完的一部作品。
<br>  从原著说,魔戒三部曲原来是作者托尔金写的一部完整的作品,然而由于二战后人们购买力,出版成本等原因,不能将那么大一部书一下子全部出版,因此托尔金被迫将一部书分成三段,又在出版商的要求下加了名字,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FELLOWSHIP OF THE RING》、《THE TWO TOWERS》、《RETURN OF THE KING》;而电影拍摄的时候由于预算等原因,PJ很明智地打算将三部一起拍完,因此魔戒第一轮拍摄长达15个月,上映的时候分开来放映,所以后面两部根本不是什么续集,按照PJ的说法,魔戒本来就一部长达9个多小时的超长电影,为了电影公司的要求也为了实际观看而被分成1、2、3集而已。\r<br>
<br>PS:写的真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7#
发表于 2004-3-28 15:19:08 | 只看该作者
PF啊,这样的书迷&影迷~
6#
发表于 2004-3-28 15:17:3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为托尔金相关的网站推荐(喇叭英文水平有限,个人意见纯属参考):\r<br><a href="http://www.tolkiensociety.org/index.html" target="_blank">http://www.tolkiensociety.org/index.html</a>
<br>这个网站喇叭强烈推荐!是超级托尔金迷的聚集地,内容超级丰富,而且还是在英国注册的一个基金会的组织。在那里可以知道关于老托的一切消息!网站做的非常非常漂亮,但以文字为主。\r<br><a href="http://fan.theonering.net/rolozo/?view=collection" target="_blank">http://fan.theonering.net/rolozo/?view=collection</a>
<br>喇叭见过的拥有最多的手绘Art的网站,很有名。里面有几十年的托尔金Calendar,各大名家笔下的书中情节,众多Fans的素描、水彩等。看不完的图图,强烈推荐!!
<br><a href="http://www.lord-of-the-rings.org/index.html" target="_blank">http://www.lord-of-the-rings.org/index.html</a>
<br>一个很温馨的网站,喇叭最熟悉的指环王英文网站之一。资源类型比较全,有作者介绍、新闻、原创图画、墙纸等,附带一个小型论坛。网站结构一目了然,语言简洁,适合英文程度不深的大人。\r<br><a href="http://www.planet-tolkien.com/archived_news/5" target="_blank">http://www.planet-tolkien.com/archived_news/5</a>  
<br>自称有英国最丰富的托尔金资源。里面有指环王的新闻、作者的介绍和照片等,种类比较多;特色是有部分同人文。里面的地图画质不是很好,但是很稀有。\r<br><a href="http://www.tolkien.ru/texts/eng/" target="_blank">http://www.tolkien.ru/texts/eng/</a>
<br>很专业的站,不是英文的;可以下载老托所有原著!!因为都不是英文,所以喇叭也看不太懂……\r<br><a href="http://www.daereth.diallink.net/picgal.htm" target="_blank">http://www.daereth.diallink.net/picgal.htm</a>
<br>不错的图图,数量和画质都不错,各军队的标志图很少见,值得收藏。
<br><a href="http://www.uib.no/People/hnohf/" target="_blank">http://www.uib.no/People/hnohf/</a>
<br>一个很专业的站子,专门介绍的是老托创下的各种语言,内容很丰富。\r<br><a href="http://www.hereintown.net/~greggd/archive.html" target="_blank">http://www.hereintown.net/~greggd/archive.html</a>
<br>整页的图图,照片、Calendar和Fanart都有,画质不是最好;但是强烈推荐里面的Calendar!\r<br><a href="http://tolkien.cro.net/" target="_blank">http://tolkien.cro.net/</a>
<br>比较专业的站子,主要是文字。解释了很多常见关于各个种族的问题,属于学术类型。\r<br><a href="http://www.edoras-art.de/index3.htm" target="_blank">http://www.edoras-art.de/index3.htm</a>
<br>分作者的手绘图,都是几个最著名的;网站是德文和英文的双语站子;有大量的网站链接。\r<br><a href="http://anduin.eldar.org/artgallery/tolkien/alee/justpixs.html" target="_blank">http://anduin.eldar.org/artgallery/tolkien...e/justpixs.html</a>
<br>艾伦·李的多多图图!值得收藏!\r<br><a href="http://www.freewebs.com/tolkienboardgamecollecting/index.htm" target="_blank">http://www.freewebs.com/tolkienboardgamecollecting/index.htm</a>
<br>全部都是相关的游戏,看花眼!
<br><a href="http://whisper.h2friends.com/tolkien/tolklink.htm" target="_blank">http://whisper.h2friends.com/tolkien/tolklink.htm</a>
<br>台湾人的一些网站链接,有一部分中文的导航;链接的都是重要的站子,各种类型的。
<br><a href="http://www.geocities.com/TimesSquare/4948/tolkien.htm" target="_blank">http://www.geocities.com/TimesSquare/4948/tolkien.htm</a>
<br>专门的托尔金链接,有详细的介绍。
<br><a href="http://lorien.elusivedreams.net/tolkien/tolkien.htm" target="_blank">http://lorien.elusivedreams.net/tolkien/tolkien.htm</a>
<br>只是一个其他作者网站附带的一些内容,图图不错但不多;有一些值得看的网站的链接。\r<br><a href="http://ftp.se.kde.org/pub/pictures/fantasy/Tolkien/" target="_blank">http://ftp.se.kde.org/pub/pictures/fantasy/Tolkien/</a>
<br>非常多的图图,但是画质不是很好。\r<br><a href="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6157/Mellon/pictures.html" target="_blank">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6157/Mellon/pictures.html</a>
<br>图图很多。\r<br><a href="http://www.users.wineasy.se/aragorn/fantasy/tolkien/about/" target="_blank">http://www.users.wineasy.se/aragorn/fantasy/tolkien/about/</a>
<br>内容不是很专业的,东西也不多,大人们可以看得轻松一些;推荐里面的地图。\r<br><a href="http://www.shelltown.net/~dangweth/" target="_blank">http://www.shelltown.net/~dangweth/</a>
<br>一个俄国的站,倒是有英文,不过还是有点困难;特色是其中的带有大量文字的Fanart。\r<br><a href="http://www.lotrplaza.com/default.asp" target="_blank">http://www.lotrplaza.com/default.asp</a>
<br>风格清新,信息量很大;有一个很学术的论坛,很多问题都可以及时交流;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周边商品,是喇叭见过的最全的。\r<br><a href="http://www.glyphweb.com/arda/default.htm" target="_blank">http://www.glyphweb.com/arda/default.htm</a>
<br>很有名的一个站,信息量非常大。里面的内容都是关于原著的,很专业。有对各个种族的介绍,可以学习辛达语,有辛达语的词典;最大的特色是原著中角色的背景介绍,几乎族谱上的人都可以找到。
<br><a href="http://www.tolkien-movies.com/index.php" target="_blank">http://www.tolkien-movies.com/index.php</a>
<br>主要还是电影的东西,图图和周边商品。
<br>
<br>汗,就是这些了吧……希望大人们能更爱老托~~
5#
发表于 2004-3-28 15:16:08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6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7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8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9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072111/1072111-ok74zpVA4a.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这个是老托最喜欢的树!照片照于伊迪丝死前不久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rwLzGreqRj.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4#
发表于 2004-3-28 15:15:18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jrr.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2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3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4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5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3#
发表于 2004-3-28 15:11:48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
<br>《Leaf by Niggle》出版。托尔金被选为牛津大学英语和文学系的教授。
<br>[注:「Leaf by Niggle」:全文20頁,這篇短文也許最能反映「Tolkien」自己當時對於生活的觀感與無奈。內容描寫一個叫做「Niggle」的業餘畫家,花了許多時間畫一棵大樹,而且不斷修改、不斷重畫,但是一些瑣碎的事情總是中斷他創作的思緒。後來他被昭喚去一個他不能拒絕的旅程,被迫放棄他未完成的大樹,這幅畫被遺忘多年之後,殘破地只剩下一片樹葉,也沒有人去留意。後來「Niggle」抵達了旅途的最終點,居然發現他來到了他的畫裡,而且那棵大樹--已經被完成的大樹--完美地與整幅畫呈現在他面前。「Tolkien」過逝之後的第四年,「The Silmarillion」終於在1977年與世人見面,並且成為許多讀者的最愛。任何熱愛「Tolkien」的讀者都會被這篇文章所感動。
<br>*「On Fairy-stories」與「Leaf by Niggle」合稱「Tree and Leaf」,通常一起發行。]
<br>#“Niggle"的原意是“为琐事费心";托尔金以此为主人公的名字,可见本书的感情基调。  
<br>
<br>1947年
<br>《指环王》的草稿被送到出版人的手中。
<br>1948年
<br>《指环王》完成。
<br>1949年
<br>《Farmer Giles of Ham》出版\r<br>注:[全文約65頁,描述一個叫做「Giles」的膽小農夫降龍(一隻很不像龍)的有趣故事。]
<br>1951年
<br>新版《霍比特人》出版。
<br>1954年\r<br>《魔戒再现》和《双塔奇谋》(《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and 《The Two Towers》)出版。
<br>1955年
<br>《王者回归》(《The Return Of The King》)出版。
<br>1959年
<br>托尔金退休。
<br>1962年
<br>《The adventures of Tom Bombadil》出版。 (注:「The Adventures of Tom Bombadil」:全文約50頁,收集16首短詩:「The Adventures of Tom Bombadil」、「Bombadil Goes Boating」、「Errantry」、「Princess Mee」、「The Man In The Moon, Stayed Up Too Late」、「The Man In The Moon, Came Down Too Soon」、「The Stone Troll」、「Perry-The-Winkle」、「The Mewlips」、「Oliphaunt」、「Fastitocalon」、「Cat」、「Shadow-Bride」、「The Hoard」、「The Sea-Bell」、「The Last Ship」,其中好幾首是「Bilbo」與「Sam」寫的。1933年出版。)
<br>1964年
<br>《Tree and Leaf》(#《树与叶》注:详见《Leaf by Niggle》的注释)出版。
<br>1965年
<br>美国版本的《指环王》出版,开始风靡校园。
<br>1966年
<br>第三个版本的《霍比特人》问世。
<br>1967年
<br>《Smith of Wootton Major》出版。\r<br>注:[全文約54頁,描述主角不小心闖進\"仙境世界"的經過;這本書比較深奧也有點抽象,內容雖然很像童話故事,但「Tolkien」表示這不是寫給兒童閱讀的。]
<br>1968年
<br>托尔金搬到在博内茅斯(注:英国南部一自治村镇,位于南安普敦西南部英吉利海峡入口。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地和精细艺术中心——引自金山词霸)附近的普尔居住。
<br>1971年
<br>伊迪丝·托尔金死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年82岁。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AP69!b3L7a.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972年
<br>托尔金回到牛津,接受了女王封授的爵位——CBE(注:最高级巴思爵士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引自金山词霸)。
<br>1973年
<br>托尔金死于九月二日,享年81岁。与伊迪丝合葬。\r<br><img src="http://www.hereintown.net/~greggd/newpics/grave.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EsqSkaEN97.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墓铭是:
<br>     EDITH MARY TOLKIEN
<br>     LUTHIEN
<br>     1889 - 1971
<br>     JOHN RONALD
<br>     REUEL TOLKIEN
<br>     BEREN
<br>1892 - 1973
<br>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非常神奇的人物——露西恩,其实是老托心爱的伊迪斯的名字!!也是啊……两个人17岁就认识了,虽然当时老托上大学的时候,摩尔根教父为了不影响老托学习,坚决反对二人来往……毕业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
<br> 老托!你太完美了!(不知道和老托信仰天主教有没有什么关系……)
<br>
<br>
<br>;) :D
2#
发表于 2004-3-28 15:10:56 | 只看该作者
爱上老托
<br>
<br>——作者:喇叭
<br>
<br>自从知道了指环王,我就已经彻底的沦陷了:爱上PJ这部电影史上的奇迹,爱上中州世界,爱上所有的原著……也就爱上了老托――约翰·罗纳德·鲁尔·托尔金。
<br>
<br>我觉得影迷们很少关注老托——其实我想有不少大人都不知道托尔金是谁,这真是个遗憾。喇叭最近实在是花痴老托,就决定写一篇粗略介绍老托的帖子,希望有更多的大人能够了解这位语言专家、文写巨匠——或者说是一个狂想的疯子。
<br>
<br>我这里分了三个部分对老托进行介绍:
<br>
<br>1 大事年表
<br>  在一个喇叭常去的外国网站找到的;由具有可怕的英文水平的喇叭翻译而成,(汗,觉得自己对不起老托),中间穿插一部分照片;更详细的关于介绍老托的翻译文章请大人们耐心等待喇叭的新帖子。  
<br>2图片   
<br> 包括托尔金本人、托尔金的妻子、好友和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r<br>3 网站
<br>  我会给出一些大的英文网站的连接,喇叭会给出一些网站的介绍——纯属个人观点的介绍,这样大人们就不会漫无目的的寻找了。当然,这些网站是以老托和其原著的配图、消息、 学术资料为重点内容的,大部分和电影无关。(不过很多都有超级多的PP图图哦~~)
<br>
<br>一  托尔金大事年表 (Chronology of J_R_R_ Tolkien's life )
<br>授权翻译:\r<br>Dear Rui,
<br>
<br>Please feel free to translate the articles. Just don't forget to mention our site as the source.
<br>
<br>Lucia
<br>链接: <a href="http://www.lord-of-the-rings.org/tolkien/chronology.html" target="_blank">http://www.lord-of-the-rings.org/tolkien/chronology.html</a>
<br>特别声明:因为里面有很多老托的其他著作,所以喇叭引用了一些台湾方面的文章来解释。其内容非喇叭翻译,非喇叭原创。\r<br>1892年
<br>1月3日,J.R.R Tolkien 生于南非城市布隆方丹。  
<br>注:英语国家称呼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为“Ronald",即罗纳德;而我们习惯叫他托尔金,喇叭这里就延用了中国人的叫法。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Sz7BEGt1BJ.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1894年
<br>弟弟希拉里·亚瑟·托尔金(Hilary Arthur Tolkien)出生。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vdfsss5Q9c.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895年\r<br>他的母亲--梅布尔·托尔金(Mabel Tolkien)着他的儿子们返回英格兰。
<br>1896年
<br>他的父亲--亚瑟·托尔金(Arthur Tolkien)在南非死于风湿热。他的母亲带着儿子迁到伯明翰市郊,并且开始教托尔金学习拉丁文、法文和绘画。
<br>1900年
<br>开始在King Edward's语文小学上学。
<br>1903年
<br>开始学习希腊语和古英语。
<br>1904年
<br>他的母亲--梅布尔·托尔金死于糖尿病,享年34岁。兄弟二人的监护权由一个姓摩尔根(Morgan)的当地牧师所承担。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SSIgV6IE!C.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906--1911年
<br>托尔金自学古英语,并且开始创造自己的语言。
<br>1908年
<br>这对孤儿开始与同在伯明翰居住的婶婶福克纳(Mrs Faulkner)一起生活。
<br>1909年\r<br>托尔金爱上了一个叫做伊迪丝(Edith Bratt)的女孩,她成为了他的“准新娘";同年,托尔金没有通过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r<br><img src="http://www.hereintown.net/~greggd/newpics/edith.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910年
<br>伊迪丝离开了伯明翰。托尔金在大学里积极参加辩论活动,并发表哥特式的演讲,或者用古英语演讲。\r<br><img src="http://www.planet-tolkien.com/gallery2/albums/album01/10_G.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911年
<br>托尔金在暑期中的第一个学期里积极的组织了一个茶话会,就在他的大学――位于牛津的埃克塞特大学。
<br>1914年\r<br>托尔金又见到了他心爱的伊迪丝。这时候一战爆发,托尔金返回牛津完成他的学位。
<br>1915年
<br>托尔金得到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奖学金。
<br>1916年
<br>与伊迪丝在沃尔克结婚。以少尉军衔去FaGuo参加了索姆河战役;十一月,因为患了弹震症而被遣送会来。
<br>1917年
<br>渐渐恢复健康,开始写“茜玛丽尔\"。他的第一个儿子——约翰,出生了。
<br>1918年
<br>托尔金得到了中尉军衔,搬家到斯塔福德郡,和他的家人返回牛津。一战结束时,托尔金被指定作为一个助理编纂者参加《New English Dictionary》的编写,他参与的是关于“W"的部分。
<br>1919年
<br>托尔金在牛津成为一个自由大学讲师。
<br>1920年
<br>被邀请到利兹大学授课。他的第二个儿子——麦克尔(Michael)出生。开始写《The Father Christmas Letters》\r<br>[注:《The Father Christmas Letters》收錄「Tolkien」在1920~1943年之間寫給他小孩子的耶誕節禮物,有畫作以及信件,描述耶誕老人、北極熊、精靈的故事,內容相當有趣。1976年出版。]
<br>1924年\r<br>托尔金成为利兹大学的英语系教授。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克里斯托福(Christopher)
<br>喇叭注:就是他继承了老托的事业啊!关于中州的书,老托生前只出版了《霍比特人》《指环王》和《西玛丽尔》(《西玛丽尔》是他的遗作);像《未完成的故事》《中州历史》(《中州历史》一共有十二册)等,都是他在老托死后花费了二十五年整理了老托的手稿,完善了这个世界。\r<br>1925年
<br>"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出版。
<br>喇叭注:这本书在北京有卖的。 (Gawain: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中之一——以上引自金山词霸)
<br>1926年
<br>托尔金认识了C.S. Lewis(喇叭注:就是那个刘易斯啦,大人们可以去看TTT4D9的花絮第一张,那里面有详细的介绍,下面的照片里也是他。)C.S. Lewis著有著名的《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年代纪》喇叭注:这里用的是TTT4D9中的翻译。)。托尔金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br><img src="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212103/1212103-brNApelF35.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1930年
<br>托尔金与其他几位好友创办了“The Inklings"(“吉光片羽社" 喇叭注:这里用的是TTT4D9中的翻译。),并开始撰写第一个版本的《霍比特人》。\r<br>1936年
<br>托尔金完成《霍比特人》,发表他的演讲《裴欧沃夫》(Beowulf)
<br>[ 注1:裴欧沃夫被认为创作于公元8世纪早期的,英国无名氏所作的一部古老史诗中的传奇英雄。贝奥伍尔弗杀死妖怪格伦德尔及妖怪的母亲,成为耶牙特的国王,死于与一条龙的争斗中——引自金山词霸],并收录在《The Monsters and the Critics》(#《怪物与批评家》)中。]
<br> 注2:《BEOWULF》是一部古英语的史诗巨作,托尔金参考了它写成了《指环王》(详见TTT4D9)\r<br>1937年
<br>《霍比特人》出版,托尔金开始给这部书写一个结尾,却成为了未来的《指环王》。
<br>1939年
<br>托尔金发表他的演讲《On Fairy-stories》(注:[这篇演讲稿也被收录在《The Monsters and the Critics》中])。《指环王》已经完成了第16章。
<br>1940年\r<br>由于炸弹炸毁了仓库,一部分《霍比特人》手稿被毁。
1#
发表于 2004-3-28 14:50:2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佩服PJ,还有Tolki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9 01: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