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4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究竟什么是“国家利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2-2 22:5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究竟什么是“国家利益”?
<br>
<br>究竟什么是“国家利益”?
<br>我看,还是先举几个例子吧。\r<br>一、“运十”包含的巨大国家利益
<br>1970年8月中央下达任务:我国自行研制大型载客飞机——“运十”。经过10年艰辛奋斗,1980年9月26日,一架大型喷气客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腾空而起,直刺蓝天。在以后的4年半时间里,“运十”进行了大量科研试飞,飞北京、哈尔滨、广州、昆明、合肥、郑州、乌鲁木齐、成都等地,7次跨过喜马拉雅山,往返拉萨,证明“运十”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特性,飞行性能比伊尔-62、三叉戟好,甚至比波音707还好。\r<br>这可吓坏了美国航空业,麦道公司立即主动来与中国合作组装MD-82飞机。美方承诺,帮助中国民航机制造工业完成25年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由麦道公司提供技术,部分制造和装配MD80/90系列;第二步,与国外合作,联合研制100座级客机,2005年投产;第三步,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的客机,2010年投产。\r<br>于是,1985年2月,中国“运十”飞机停止了飞行、研究、制造等一切活动。“运十”就这样死了, 1995年彻底(荒废)死了。就在1995年,在《财富》杂志上,麦道说出了心里话:“因为上海搞过‘运十’,我们才和上海合作,如果不DADAO‘运十’,美国飞机就不好打进中国。”\r<br>这其中的“国家利益”就太明显了:\r<br>1、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经济快速增长,客机需求量相当巨大,不仅销售额巨大、利润额巨大,而且,自己生产客机和其他飞机,可以摆脱其他国家的控制,国际风云变幻时,不怕被“制裁”。\r<br>2、在利润的养育下,不断生产,大量生产,就能够迅速提高中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并且增强国防能力。\r<br>3、中国研制大型客机“运十”,仅比美国空客晚2年,1980年已经研制成功,如果正式投入生产,不仅能够供应本国,而且可以占领第三世界的市场,获取海外利润,而且是越来越大的利润。因为,许多穷国买不起美国垄断价格的客机(勉强买二手货)。可怜,中国上了美国的当,放弃“运十”,彻底丧失了进军国际客机市场的唯一一次良机。\r<br>4、如果“运十”打入国际客机市场,将极大地排挤美国的客机销售市场,打压美国的航空制造业,打击美国的霸气。从而提高中国的士气、民心、民族自信心、国家凝聚力、国际影响力。\r<br>5、根据经济学的“乘数效应”,如果大批量生产内销和出口“运十”,将极大地拉动中国若干产业的巨大发展,创造几百万个就业机会,改善上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r<br>可见,研制、生产、内销、出口“运十”,能够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科技力量、国防力量、经济力量、国际竞争力量,扩大国内的就业、增加外汇收入、财政收入、工人收入、稳定社会治安,提高中国的士气、民心、民族自信心、国家凝聚力、国际影响力,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和价格垄断,排挤美国的外贸和影响,打击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和霸权主义,促进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r<br>二、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涉及重大国家利益\r<br>据悉,争执十多年而迟迟未决、被无数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终于传出立项建设的权威信息。“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完成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约5457公里,相当于4条京沪线的长度,总投资约10000亿元。而且此次将要建设的项目时间非常紧迫,规定5年内要建设成功。似乎要追回因长期争论而耽误的时间。\r<br>目前,中国企业还没有掌握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必须从国外购买,10000亿元的总投资中,将有5000多亿元落入外国公司手里。铁道部已经开始订购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去年11月订购德国西门子60列,而FaGuo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等制造商也正在加紧推销活动。\r<br>我真不明白:中国30年前就造出了“两弹一星”,后来又连续进行南极考察,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常年冻土技术难题,连“神六”载人飞船这样的综合高难度技术项目都成功了,难道中国就不能自行研制出高速铁路,而非要把肥水向外泼?为什么非要规定5年内建设成功?10多年来,国内企业很不景气,职工大批下岗,为什么不为他们创造商机?
<br>中央如果把时间限制从5年放宽到10年,让国内企业自行研制,从容不迫地攻克高速铁路所有的技术难题,一条一条地建设,则不仅国内的建设都变成本国企业的收入,而且,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成熟后,还要闯出国门,到国外去赚钱,来增加外贸收入、企业利润、工人工资、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与发达国家竞争,拉拢和控制使用我们技术的国家,增强国家竞争力、国防力量;更重要的是,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如果外国人在其提供的核心技术软件中设置了陷阱或监视系统,那么,在国际战争爆发时,中国是要吃大亏的。\r<br>三、绝密技术包含着巨大的国家利益\r<br>**时期,中国首先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一重要成果立即轰动全世界,美国、日本、欧洲各国都争相出高价来购买这项绝密技术,他们之间甚至争得闹翻了脸。不承想,中国为了炫耀自己“社会主义”的优越,自动公开了这项绝密技术,丢掉了赚取外汇的巨大商机!要知道,平时换取这么多外汇,中国必须出口多少石油、生猪,这些资源、产品可以增强多少国力、改善多少人的生活!
<br>80年代,中国对日本的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拜下风,在日本“睦邻友好”的幌子下,将自己独立研究的许多技术成果,请求日本技术专家来审查鉴定。中国特意拿出来(公开)的这些技术成果,本意是炫耀自己的能耐,大部分都非常领先,都让日本大吃一惊。但是,日本却故意把中国的这些领先技术成果贬低得一无是处,彻底击跨了中国人的自信心,甘愿放弃这些技术成果,转而从日本、欧洲、美国去高价订购。日本则乘机剽窃了中国的这些技术成果,略加改装,迅速销往全球(包括中国)。\r<br>四、放弃日本战争赔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极大地保障了日本的再度崛起,“以德报怨”培植了新的战争威胁。\r<br>8年抗战期间,日本给中国造成了5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r<br>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是决不会同意日本与红色中国建交的。但是,与台湾谈判时,日本却要与中国大陆建交,来玩弄台湾当局,逼迫蒋介石放弃了要求日本战争赔款的权利。\r<br>1972年,毛**为了换得中日建交,再次主动放弃了要求日本战争赔款的权利。并真诚地替日本人民着想“如果要求日本就战争进行赔偿,这一负担最终必然落到日本人民头上,迫使他们处于困苦之中。这同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是不相符的。”\r<br>国、共两党,两派中国人,为了“主义”之争,竞相放弃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血泪债权,还担心日本人民受苦,结果喂壮了日本这只豺狼,培植了现在的战争威胁。\r<br>五、领土完整是最基本的“国家利益”\r<br>琉球国原是大清国册封的保护国。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就突然袭击琉球国,可惜大清国无动于衷,致使琉球国落入日本的版图。从这件“小事”,日本探出了大清国的软弱,20年后发动了甲午战争,打败了大清国,要求割地赔款,严重损害了大清国的“国家利益”。\r<br>现今,日本又试探性地占领了钓鱼岛,并进一步要求“共同”开发中国东海油田,明目张胆地扩军备战,对中国形成了明显的战争威胁。\r<br>“小不忍则乱大谋”成了养虎为患。看来,“韬光养晦”已经没有必要了。\r<br>六、国家安全是首要的“国家利益”\r<br>两年前,我已经打好腹稿,想写一篇《中、日、俄三角战略关系之回想》,但是心情不好,一直没有成稿。其大意是:
<br>1、大清国的北洋舰队组成后,号称“远东第一舰队”。如果大清国突然侵略日本,仅以北洋舰队就能成功。但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海军的目的完全相反,北洋舰队根本想不到去侵略、进取,只想防御。\r<br>无论多么强大的海军,如果实行单纯的防御政策,就是等待进攻,就将被动挨打。于是,北洋舰队不仅没给国家带来额外收入,反而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以致被冷落,被淘汰,其下场必然是死路一条。1894-1905年的沙俄舰队也是同样的命运。\r<br>2、日本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因此必须进行侵略扩张。于是,日本国积极备战,当武力与大清国不相上下时,瞅准时机,突然出手,打败了大清国,得到了割地赔款,成为亚洲最强。\r<br>3、在中日甲午战争行将结束之际,大清国已被打垮;日本国也精疲力竭,成为强弩之末。这时,如果俄国突然出击日本,则不用费劲就能彻底征服日本国,同时也就完全征服了大清国。即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br>但是,俄国竟然无动于衷,放任日本国发展壮大起来。结果,10年后,便遭到了日本国的毒手。\r<br>4、希特勒一直恳求日本共同进攻苏联,但是日本对于诺门罕残败心有余悸,而且对荒凉的西伯利亚不感兴趣,所以采取了“南下”而不是“西进”,致使40万苏联红军放心西调,击败了希特勒。之后,苏军又挥师东来,消灭了日本70万关东军。\r<br>如果日本不去招惹美国,而集中力量与德国共同夹击苏联,则很有把握灭亡苏联——虽然日本得到的西伯利亚毫无价值,但是,日本却得到了国家安全——还有比国家安全更重要的“国家利益”吗?\r<br>日本与德国东西夹击灭亡苏联之后,再西东夹击灭亡美国,那么,全世界就是它们两个国家的了。这是多么大的战略,多么大的“国家利益”啊!\r<br>庆幸的是,日本没有这样的战略家。\r<br>七、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做出任何牺牲。\r<br>1、必须付出经济利益\r<br>1980年代,美国不敌苏联。为了搞垮苏联,美国大力支持阿富汗,花费了几十亿美元。还花费大量资金,用虚假的“星球大战”计划逼迫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拖垮苏联。\r<br>2、必须牺牲一部分人民的利益\r<br>汉武帝在马邑引诱匈奴骑兵,但是,为了保护当地放牲口人和亭堡里士兵,而泄了密,致使匈奴骑兵侥幸逃脱,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更大、更持久、更深重的牺牲。\r<br>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不密则成害。\r<br>将来,如果中国要发动突然战争,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爱民而损害国家利益。\r<br>3、不要怕背负“侵略”的罪名
<br>商汤、伊尹“兼弱攻昧,取乱侮亡,王之道也。”任何国家,都是通过侵略扩张发展起来的。\r<br>战争的性质,往往是由其结果决定的:只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侵略就成了统一,***就成了独立,镇压就成了平叛。\r<br>为了国家的统一、安全、发展,中国应该主动出击,千万不要坐等对手强大了来主动袭击我国,那可就被动了,那时,中国只能赢得同情而不能赢得和平。\r<br>中国把军队比喻为长城是错误的,应该比喻为利剑。根本就没有坚不可摧的城墙。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办法。\r<br>八、国人的国际地位也是重要的“国家利益”\r<br>1998年,印尼残害华人,而三个华人政权都坐视不管,这极大地降低了全体华人的国际地位,在外交、外贸上遭到更多更强的歧视、反倾销、贸易壁垒,自然而然地损害了华人政权的“国家利益”。\r<br>虽然这些华人不愿回国,不喜欢共产党,也不喜欢国民党。\r<br>当时,中国大陆应该联合台湾、新加坡,共同出击,彻底灭亡印尼,占领印尼。这样可以一举多得:促进中国统一,扩张中国领土,冲垮美国包围,控制日本石油运输航线,增长国人志气,打击********。\r<br>如果要武力统一台湾,最好不要直接打台湾,应该打其后台——美、日。\r<br>九、外援的目的应该是让敌、友两败俱伤,才最符合本国利益。\r<br>公元前340年,孙膑围魏救韩,在马陵杀庞涓。开始,齐国君臣在“救不救韩国”与“何时救韩国”的问题上争论激烈。孙膑提出了“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策略:必须出兵救韩,如果不救,韩国就会丧失信心而降魏,魏国实力膨胀,结果明显对齐国不利。但又不能过早地出兵救韩。齐国的军队必须为齐国的利益服务,过早地出兵就等于代替韩国作战,而且韩国也是个强国,一旦齐、魏两败俱伤,到头来还得听从韩国的摆布,这对齐国也是不利的。只有先答应坚决救韩,鼓励韩国要全力抵抗魏国,让韩魏互相激烈拼杀,然后再出兵拯救危亡之韩、攻击疲惫之魏,对齐国才最有利。\r<br>这才是外援的真正目的:让敌、友两败俱伤,才最符合本国利益。\r<br>尼加拉瓜位于中南美洲,尼前总统索摩查为该国独*者,此君贪污、腐败、乱搞、乱杀,无恶不作。由于尼的重要地理位置,是美国历来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当有人问到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什么支持这个践踏人权的独*者,罗斯福的回答极为经典:“也许他是个狗娘养的,但他是我们的狗娘养的。”
<br>美国人的逻辑是多么的坦率、实际!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政府不惜侵略、践踏、诓骗、抢掠、压榨其它国家,大力开展不平等外贸,攫取海外巨额利润。这给美国创造了安全、稳定、富裕,使美国人民“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必“窝里斗”,所以国内没有假冒伪劣坑蒙欺骗,没有人向外“偷渡”。\r<br>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她是美国人民的政府,而不是全世界人民的政府。她要为本国人民捞好处,就不得不损害、攫取其它国家的利益。\r<br>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任何两个国家,从来就没有什么“世代友好”,也没有什么“深仇难解”,都是彼一时此一时。关键是,在友好时,要留一手;在相残时,要有分寸。\r<br>特别是邻国,任何一个强大了,都对我国造成威胁。\r<br>中国应该打碎所有的大国、强国,以消除战争威胁;并把它们征服,沦为中国的廉价原材料供应基地与产品销售市场。\r<br>十、外贸是获取国家利益的常规途径
<br>通过外贸,可以获取外国的技术、产品、经验、原材料,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我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用外贸,还可以把其它国家拖入我国的经济体系,挟制这些国家,榨取它们的养分,来哺育我国的人民,壮大我国的国力。\r<br>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业,如飞机制造业、军火制造业;压缩、整合那些利润率低、污染环境、耗费能源的低级出口产业,如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并把这些出口产业联合起来,集中力量打开海外市场、保护国内市场、对付其它国家的倾销与反倾销,压缩出口总量,提高出口价格,以获取最大外贸利润。\r<br>用技术和资金控制它国,在金融上搞垮竞争对手,以保障我国的外贸份额、外贸利润、经济增长。譬如,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突然抛售,肯定对国际美元市场以及美国金融、经济产生不良冲击。在美国对华态度不好时,中国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手段,来还击、要挟美国。在2005年春天人民币升值之前,中国应该全部抛售外汇,那样,既可以大赚一把,又能打击对手。\r<br>综上所述,“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统一、国家安全、国家发展、领土完整、领土扩张、外贸利润、国人地位、国人消费、国内稳定等若干方面。其中,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是最基本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攫取国外资金、利润是最根本的“国家利益”。\r<br>“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高于部分人民的利益、高于各党派的利益、高于各种“主义”。\r<br>任何个人、阶级、党派、集团、地区,都应该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一切。否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r<br>
<br>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孙悟彻\r<br>2006年01月30日——02月01日\r<br>(旺年正月初二上午10:00至初四晚上10:20)\r<br>电话:0533—7554731
<br>邮编:255400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7#
发表于 2006-7-18 21:01:47 | 只看该作者
<p>有些偏激,不过还是好文章</p>
26#
发表于 2006-7-18 02:54:11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但凡在任何领域真正有所建树者非偏狭者而不能,这也就是我欣赏这篇文章的原因。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推论也许不那么十全十美、无所不包,但也远比拾人牙慧的附和和了无新意的陈词要强,甚至它与生俱来的瑕疵也是一种美!</font>
25#
发表于 2006-7-17 10:33:14 | 只看该作者
<p>国家生存发展的需要即为国家利益</p>
24#
发表于 2006-7-15 00:37:21 | 只看该作者
<p>好文章,支持楼主。</p>
吕布 该用户已被删除
23#
发表于 2006-7-12 13:30: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发表于 2006-7-12 00:20:11 | 只看该作者
太软了也不好
zjq 该用户已被删除
21#
发表于 2006-7-11 18:30: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发表于 2006-7-9 04:10:4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主在文章中提到‘应该抛售出所有的美圆来打击美国’。</p><p>这是恐怕更是在打击自己,中国通过血汗工厂换取来的国际硬通币被抛售,中国将用什么货币来购买国际商品? 人民币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他国产品。而且人民币不能直接对外换取美圆。 </p><p>倘若中国全部抛售美圆而大量购买欧元,将抬高欧元对美元的比价,造福了欧元。但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国际交易水平。因为世界多数国家之间的交易以美圆计价和结算。中国要与那些认准美圆国家进行国家贸易必须使用美圆。而中国手头失去了大量的美圆而导致国际贸易受到限制。</p><p>而且中国储备大量的美圆一大重要考虑就是为了稳定中国的金融系统,在必要时抛出一定的美圆来稳定人民币汇率。未来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很可能遭遇国际短期资本的狙击,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中国需要保留大部分的美圆储备。</p><p>倘若抛售的美圆被多数被用来换取人民币,那么人民币的价格被人为的扭曲提高,造成货币紧缩,导致中国经济贫血。并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水平。</p><p>大量抛售美圆是不现实的说法。</p>
19#
发表于 2006-7-9 03:54:32 | 只看该作者
<p>没有既定的国家利益。?</p><p>20世纪初,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设想,将此视为美国家利益。但美国的保守派奉行美洲主义,不认为此设想属于国家利益范畴,不想介入与欧洲强国的世界竞争。</p><p>战后,美国实力一跃鼎立于世界之颠,开始与苏联进行全球争霸,美彻底成为世界性国家,利益与安全领域不断被扩大。冷战结束,老步什总统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并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进行试验。苏联解体意味着权力真空的遗留和补充问题,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被再一次扩大。</p><p>利益没有既定存在的,它是可以变更和扩增的。即使一项利益长期存在也是相对而论,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比较实力,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它们有着不同的利益。</p><p>利益有主次之分,不能一概平之。国家的领土完整也是可以做出牺牲;例如,清庭不签署割地赔款协议就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清庭割地的妥协保全了国家却失掉领土的完整与主权尊严。中国对沙俄失掉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无法索回。澎湖列岛与台湾岛在失去之后从新归到中国名下。 中国割地是为了换取国家的和平。但目前还未能挽回部分历史之损失。随着历史的推进,150万的土地已不属于中国的国家利益。今天中国也没必要去索回。????????? ?以苏联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兵进苏联腹地,在这个重要时期里,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推翻了沙俄王朝,为了早日让国家回到和平轨道上来,列宁将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但在德国战败后从新收回乌克兰而挽回历史损失。</p><p>由此可见,利益有大小之别,轻重之分,且利益需要做出取舍。而且一项利益有着历史的局限,它可能在历史的某个阶段不再属于其范畴内。</p><p>不同的时期,利益的大小轻重也会变得不同。利益扣利益,彼此关联而相互影响。利益的内涵会增加和改变。利益需要取舍,需要动态比较大小轻重,动态界定其存在和必要性。 </p><p>楼主对国家利益的认定过局限而静止。</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6-07-09 03:56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18#
发表于 2006-4-20 09:42:03 | 只看该作者
<p>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font color="#ff0000">最现实</font>、长远的<font color="#ff0000">综合</font>利益。</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