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行风格"能否让中国足球涅槃重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0 12: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于近年来陷入低谷并屡遭舆论非议的中国足球而言,似乎正面临着一个重要转折点。喜雨即至,暖风频吹。继一些高层领导近期接连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关心后,国家主席胡Jintao16日下午在济南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
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也在其中。胡Jintao握着容志行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10月20日《广州日报》)

    从职业化初期的火爆一时,到其后各种负面新闻甚至是丑闻事件的不断出现,及至渐次被公共舆论冷落和边缘化,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历程可谓潮起潮落、大喜大悲,与之如影随形的,则是各个年龄段国字号球队在世界大赛中的相继折戟沉沙。可以想象,一个市场号召力陷入熊市困境,国际大赛成绩乏善可陈、雷人式新闻层出不穷的体育运动项目,必然陷入尴尬的现实窘迫与恶性循环之中。于是我们看到,关于中国足球的小丑化、小品化戏谑蔚为大观,甚至在连续多年的央视春晚这样的文艺盛宴上,都成为顺手拈来、必不可少的被奚落和嘲讽的对象。如此娱乐化、大众化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固然有非理性的一面,但它何尝不是一种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绪表现?

    是的,中国足球曾经很迷失很狂乱很不争气,它应该被质疑被解剖被鞭策,但与此同时,也应秉持冷静和科学的态度,毕竟,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运动有其特定的行业发展规律,它同样应遵循严谨客观的内在逻辑,这个过程可能因国情、体制环境乃至运动项目本身的生理性特点而显得颇为漫长与艰难,对此,无论是足球业内人士,还是媒体舆论与普通观众,都应有清醒认知,它没有理由被简单化、功利化和口水化对待与“处理”。历数数十年的新中国足球史及十多年的足球职业化进程,公平地讲,中国足球绝非一无是处,它有过跻身世界杯决赛圈的光彩荣誉时刻,有过担纲体育改革探路尖兵的先锋体验,并且在一定时间段及相当多领域,取得了较丰盈的收益回报和体育改革经验积蓄。对此,理应给予公允评价。

    中国足球不应沦为弃子。原因还在于,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所发挥的特殊影响力,某些时候,它甚至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比如在影响力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杯时段,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和非凡市场号召力便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不同国度的观众眼中,它不仅是体育形象、体育实力的竞技拼争,甚至被浓缩为国民精神、国家气质的实时展现;在这方面,我们的近邻韩国,可谓收获良多。并且,足球运动的市场化空间,远非一些冷门、偏门体育运动可相比拟。在职业足球发达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美地区,足球作为新兴经济产业、无烟绿色产业的作用多年来一直颇为可观,如在意大利,足球产业相当长时间是该国的第八大经济支柱产业,税收贡献及上下游的相关经济链产出很是惊人。与此同时,足球产业的发达往往带动着全民健身的热潮,如在德国的中西部地区,有超过三分之一14岁以下的男孩是某个足球俱乐部的会员,近年,年轻女孩加入俱乐部会员、参与足球运动的数字也在急剧上升。很显然,足球运动所催生的经济效应、健康效应、文化效应及其他绿色社会效应溢出是无可估量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2:55:53 | 只看该作者
由此可以窥见,中央高层领导人近期针对中国足球的暖风频吹,实是有的放矢。在全球化的经济、文化浪潮中,与世界性的新兴产业热点、文体中心议题全面接驳,既是顺应国际潮流之举,亦是对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产业二次突破、深化改革的空中加油。它来得及时而到位,于此而言很值得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界人士庆幸与鼓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2:56:01 | 只看该作者
发轫于1992年北京西郊红山口会议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已到了全面盘点进而重装上路的关键转折点。显然,职业化、市场化的方向主轴是确定无疑不可动摇的,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十多年足球职业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次生态、逆市场行为,予以重厘再塑。比如对“行政足球”、指标化足球、出线足球等有悖足球运动客观规律的行政干预现象坚决纠正,对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予以严格缜密的制度化监管,同时创造条件,制定完善的足球市场游戏规则,以促进各职业俱乐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适应真正“全流通”环境下的中国职业化足球。当然,即便在今天,小平同志所说的足球从娃娃抓起,仍不失为金玉良言。说到底,足球俱乐部、足球职业化经营,拼的是人才,拼的是梯队建设,遵循合理有序、层次井然、科学规范原则的足球人才梯队培养,才是保持足球长久健康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2:56:16 | 只看该作者
借鉴和吸收职业足球发达国家的经营与管理经验,摆正心态,端正作风,并且,借着这股舆论暖流适时进行强化整合的二次改革,中国足球的涅槃新生才可能水到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1 23:41:45 | 只看该作者
我要把你这篇帖子牢牢的记在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5:0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