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州对不同区县采取不同考核指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 11: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阅读】
  每个地区发展条件和环境不一,各自优势特色不同,拿同一套指标考核,显然与科学发展理念不符。去年以来,福州改变对下属区县考核方式,将特色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不同地区,考核指标不同;即使指标相同,权重也不同;既体现各自优势,也体现政府引导。这套“考题”考下来,比成绩不“唯GDP”,看发展更重“补短板”。
  福州“改考题”的做法,在进一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布局中,由省会一市“版本”,复制扩展至福建全省。
  “五一”小长假,八闽各地春雨绵绵。素称福州“后花园”的永泰县,旅游依然火爆,青云山、大樟溪等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0.51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
  对政府而言,旅游业很多时候赚名不赚利。可这一次,永泰县却是名利双收。何解?福州改了“考题”——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牌打造,成了考核永泰县发展的重点题目。
  去年以来,福州积极探索,尝试从改变考核指标内容入手,让科学发展真正从理念走入实践。借鉴推广福州的做法,福建省委、省政府改革县域发展的综合权重考核,要求各地完善不同类型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机制。
  量身定“考题”
  绩效考核告别“一刀切”
  永泰青山绿水,福州最著名的景点几乎都汇集于此。永泰干部以前却常常为此郁闷:招商引资也好、发展现代工业也罢,受了很多约束。每每考核,无论GDP总量还是财政收入,皆是靠后。
  福州市主城区鼓楼区也不服气:写字楼渐渐林立,原来的工业企业不断外迁,每每“工业固定投资增长”,却只有负数。
  2007年,福州市在所辖13个县(市)区开始全面推行绩效评估管理。发展条件环境不一,各自优势特色不同,最初3年里,考核指标内容却都是相同的。
  面对“海西”战略下福建各地日趋激烈的发展竞争,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下,201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酝酿,从改造“考题”入手,探寻转变途径。绩效考核指标首次被一分为二,统一指标占75分,特色指标占25分。特色考核指标或依据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或依据市里要求,有的还二者兼顾。
  “不同县市区,考核指标不同;即使考核相同指标,分值都不一定相同。”制定考题的负责人、福州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曹寿全告诉记者。
  对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罗源、闽清等6个近年新兴的工业经济大县,突出设置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效益指数等考核目标;专门为永泰增加了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指数2.5分、旅游业增长率3分,权重都是最高。新农村建设发展指数,是县(市)考核重点;城市管理规范指数、社会保障综合指数则是城区必考题目。
  量身订制,正是特色指标核心所在。城区与半城区,沿海与山区,强工业与保生态……“告别‘一刀切’,有考有不考,才能真正做到有为有不为。”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说。
  “考题”定方向
  发展更重综合效益
  “考题”变了,“指挥棒”也要跟着变。
  地处市区周边的晋安区,以前一提考核,和永泰堪称“难兄难弟”,去年却得到了福州全市考核“史上第一次”的表彰。原因在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利用外资评估指数”两项考核一马当先。
  随着福州城市化发展,眼下的晋安区仅6个镇街的平原地带方圆就有70多平方公里,是鼓楼区2倍,台江区4倍。大空间促成福州市建材、汽配等大型市场大多集中在晋安区,渐成福州市商贸业新秀。“而且,晋安区外来人口达42万,甚至多于常住人口,消费群体巨大。”晋安区委宣传部长唐希说。
  晋安区还是福州市主城区中唯一需要考核“利用外资评估指数”的行政区。之前几年,晋安排在全市倒数,“利用外资评估指数”拉了后腿。“考题”变后,晋安区将原来80家能耗高污染大、投资规模偏小的企业搬离,将腾出的土地让位给更为优质、更为环保的外资企业。
  “以前一直难下决心,总觉得‘捡到篮里就是菜’。现在既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晋安区效能办主任陈达嵩直言。缺口补上了,晋安区去年绩效管理成绩由后列跃升至第四。
  “今年的特色考核中,我们还专门对主城区内的行政区增加了‘社会管理创新’和‘文明城市创建’两项内容,目的就是要增强城区在这两个方面能力的提升。”福建省副省长、福州市市长苏增添说。
  方向促转变
  全省推广福州“版本”
  福州之举,激起八闽各地层层涟漪。在进一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布局中,“改考题”的做法,由福州市扩至福建全省。
  据统计,福建现有的58个县(市)根据其GDP总量和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被划分为经济比较发达、中等发展水平、一般发展水平三个层次。一头一尾29个,中间又是29个。不仅三个层次之间水平有差异,同一个层次之内也各有特色。
  这样的情况,“考题”该怎么设呢?
  “要突出特色,选准定位,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把优势做出特色,把特色做出规模。”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一拍定调。“比发展快、比后劲足、比民生好、比生态优”,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此四道大考题,列为对全省各县域发展的综合权重考核,同时下文要求各地须完善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曾经连续17年领军全省县域经济老大的晋江市,最近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列为自身县域发展考核评价的重要方面。“晋江市有超过100万的流动人口,全省最多。做好社会管理尤其重要。”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表示。为此,晋江市实施一系列配套制度,让流动人口享有当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变“暂住晋江”为“居住晋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1: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