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港媒:美国之音收声 对华渗透策略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11-4-12 16:32
标题:
港媒:美国之音收声 对华渗透策略变化
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实习记者单宁 编译报道)近日,隶属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之音(VOA)向国会提出了2012年会计年度预算,其中大删汉语普通话广播预算800万美元,裁员55%,广东话节目则被完全删除。这是继BBC决定关闭普通话短波波音后,又一家国际电台决定基本放弃对华短波播音。
这一做法引来广泛争议,被中国认为是“敌台”的冷战历史遗留美国之音在中国“败退”,被美国舆论普遍解读为奥巴马政府向中国政府称臣的姿态,而美国华盛顿时报近日刊登美国战略与预算委员会主席恩德斯.温布斯的文章,支持美国之声在中国的撤出。
文章称,这是美国的一种广播资源整合策略,美国之声将把资源集中投入到互联网领域,而让出广播空间给另一家美国电台自由亚洲。这一观点同时给中国敲响警钟,美国之声在这场无形的宣传战役中的劣势或许并没有那么值得庆贺,美国对中国进行渗透的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文章采用一项独立研究揭示了一个事实,不仅来自美国电台的短波广播在中国遭受了显着的收听率下滑,其它的国际广播电台包括BBC、德国之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同样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
文章作者认为,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试图干扰短波播音,同时短波收音在其他媒体如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的强势增长势头夹击下也遭受了重大了衰退。不仅如此,虽然网络被存在审查机制,但是它并没有完全被屏蔽。美国之声的普通话台在2011年1月有43.2万次的收听,而它的英语网站和内容却并没有被中国政府封锁。
对待中国的态度并非应该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将美国之声的资源专注于接触使用英特网和移动终端的更为广大的受众,同时可以将增强短波广播影响力的赌注投入到其他的美国广播电台,比如自由亚洲。
有学者指出,自由亚洲“并非如美国之音一样流行,因为它被当地政权更有效地干扰了”。这类言论的基础忽略了很多关于受众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被忽略仅仅是因为不愿意看到美国之声关闭的那些人觉得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文章采用一项独立研究揭示了一个事实,不仅来自美国电台的短波广播在中国遭受了显着的收听率下滑,其它的国际广播电台包括BBC、德国之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同样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
文章作者认为,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试图干扰短波播音,同时短波收音在其他媒体如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的强势增长势头夹击下也遭受了重大了衰退。不仅如此,虽然网络被存在审查机制,但是它并没有完全被屏蔽。美国之声的普通话台在2011年1月有43.2万次的收听,而它的英语网站和内容却并没有被中国政府封锁。
对待中国的态度并非应该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将美国之声的资源专注于接触使用英特网和移动终端的更为广大的受众,同时可以将增强短波广播影响力的赌注投入到其他的美国广播电台,比如自由亚洲。
有学者指出,自由亚洲“并非如美国之音一样流行,因为它被当地政权更有效地干扰了”。这类言论的基础忽略了很多关于受众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被忽略仅仅是因为不愿意看到美国之声关闭的那些人觉得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