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中美峰会模式呈现多样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0 14:3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17日文章】题:美中峰会,过去和现状(作者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

  本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判断此次胡锦涛访美前景的办法之一是将它放到此前中美峰会的历史背景下来看。

  中美峰会的六种模式

  首先是能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峰会。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和1979年邓小平访美会见卡特总统均是如此。这些峰会使中美两国达成共同的战略目标,重画了冷战棋盘,从而改变整个国际政治格局。

  另一种峰会模式是旨在“让双边关系制度化”。这些峰会达成大批协议,促使两国政府机构就科技、教育、法律、军事、环境、能源等各种问题进行接触。1979年邓小平访美就是一个例子。另外还有1984年里根总统访华和1997年江**主席访美——后者发生在1989年后中美关系出现长达8年的疏远,两国急需新的双边关系制度化契机的背景下。

  还有“保持接触型”峰会,这类峰会一般是在国内局势出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发生,旨在保持接触、稳定两国关系。1975年福特总统会见毛**就是如此,当时的情况是美国发生了水门事件,而中国则出现混乱。

  然后是“庆祝性”峰会,一般发生在两国关系友好时期。1989年老布什访华、1998年克林顿的8天中国行以及2006年胡锦涛主席与小布什总统在华盛顿举行的峰会均是如此。此类峰会一般在两国关系没有太多摩擦、气氛非常积极和谐、两国政府认为双方“同大于异”的情况下举行。



  还有“危机管理型”峰会。1993年克林顿在西雅图会见江**,1997年江**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均属于此类峰会。2001 年10月小布什在上海会见江**就是在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对台军售案、中美撞机事件和9·11袭击的背景下发生的。2002年小布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带有类似的目的,旨在缓解紧张气氛、稳定两国关系。

  最后一类峰会或许可以描述为“期望落空型”峰会。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就是一个例子。美方代表团带着很高的期望来到北京,希望能在大量涉及全球事务的问题上赢得中国的合作。双方甚至为此发表了一份理想化的联合声明。但北京对奥巴马访华期间活动时间表的严格控制,加上之后立即爆发并持续到去年的一系列麻烦事,这让中美双方的期望都落空了。

  或是三种模式的混合

  鉴于过去中美峰会呈现的多样化模式,我们对此次胡锦涛访美有什么预期?

  我认为在上述6种峰会模式下,此次中美峰会很可能是“保持接触型”、“危机管理型”和“期望落空型”峰会的混合物。

  它会是一次旨在“保持接触”的峰会,因为两国政局都处于过渡期。双方都感到在政府换届到来之前有必要保持一些连贯性。

  这将是一次危机管理的首脑会议,不是因为两国关系中最近的哪一次危机,而是因为过去一年来两国关系中酝酿着一场持续累积的危机。直到一两个月前,当双方试图改善气氛的时候,两国的全面关系已经遭受到持续的损害,引发的事件包括一系列经济摩擦(涉及货币、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秘密补贴、出口限制、保护主义)、地区紧张关系(涉及朝鲜、伊朗、印度、日本、南海)、军事对抗(涉及美国对中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监视以及在黄海的军事演习) 以及军事关切(涉及中国海空军以及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外交分歧(涉及对台湾军售、****、诺贝尔HEPINGJIANG授予***以及中国的人权记录)。所有这些问题不断累积,给两国关系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因此这次首脑会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一种不稳定的两国关系带来某种必要的稳定。



  最后一点,首脑会议之后美国可能将再次对中国抛弃幻想。

  在上周几次高姿态的演讲中,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和财政部长均就美国期待中国未来在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中要做到什么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目标。这些可能是一些合理的期待,但是北京不大可能会达到,全部达到肯定是不可能的。

  中国过于专注于国内事务,以至于无法达到华盛顿对它所要找的世界伙伴的要求,而且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美国的动机抱以深深的怀疑。美国的其他要求——包括中国的人权以及经济自由化——也违背了北京在政治考虑上的先后顺序。

  由于北京无法以及不愿意达到和满足华盛顿的期待,美国因此而失望是确实可能的。

  所以,这次首脑会议可能会带来某种必要的稳定,但另一种结果也可能是美国的失望以及中美可能建立不起来真正的伙伴关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22:36 , Processed in 0.9218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