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代重歼:安心发展军力冲出美国两面下注迷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1: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代重歼:安心发展军力冲出美国两面下注迷局

  自从美国的力量溢出美洲之后,中国就是美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方向。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起,美国人就知道中国的重要性。无论中国多么衰弱,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市场都是一块大大的蛋糕。美国对华战略随国际局势的变幻以及中国国内情况的变化而几经调整。唯一不变的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重视以及对华战略的谨慎。

  现今,美国对华战略的最显著特点是两面下注。外界解读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崛起的心态是复杂的。美国并不希望这个世界上出现一个足以和自己抗衡的力量。美国也不希望中国崩溃,那对美国也将造成巨大的伤害。一个落后的中国必然带来地区乃至世界的动荡。在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同时,美国又必须考虑分寸。中国国力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美国对于自己能不能有效遏制中国也没有把握。对于和中国的全力一搏,美国人心有余悸。美国人面对的是一个五千年文化十三亿人口的核大国。接纳中国,美国有可能会在和平的竞争中输掉。排斥中国,有可能让中国走上一条军事对抗的道路的,美国同样会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也感受到了美国的两面下注。美国在这一点上和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有一部分中国人把美国定位于未来共同造福世界的潜在合作伙伴。美国人走的中间立场给中国人造成了可以合作的印象。合作真有这么简单吗?世界上有很多平等的合作吗?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需要美国谅解。我们的实力不如美国,我们要避免和美国发生全面冲突而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这些愿望是好的,要把愿望变成现实是需要技巧的。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美国人两面下注的表面未必体现了其真实的战略思想。中国已经因为美国的两面下注而在具体战略上有所羁绊。美国人两面下注,中国人也跟注的做法值得商榷。不是说不可以,而是说我国立场的动摇会丧失战略上的主导地位。将节奏的控制权轻易地交给美国似乎有让先之嫌。对于美国心存侥幸的心理是普遍现象。美国人是给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机会。前提则是,中国先脱三层皮。中国加入WTO的过程中,美国就百般刁难。美国人真心希望中国融入世界也就不会这样做。笔者认为,美国人的行为是拖延战术。

  美国人是否有意拖延,笔者并不清楚。笔者所强调的是拖延的结果。看到希望,一部分中国人对于发展军事力量就有了看法,认为要看美国的脸色。最明显的例子体现在航空母舰这种兵器的发展上。航空母舰是一种攻防兼备的兵器,其作战使命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中国的反航母派往往以航空母舰的政治效应于中国相当不利作为一条反对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理由。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完全有必要将军队的作战能力提升到与我国国力相适应的程度。另外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航空母舰的使用国,为什么中国发展航空母舰就成为世界的威胁了?美国人心里也很清楚,中国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对于美国全球统治地位的无形削弱。不仅仅中国军事威胁论很有市场,连中国经济威胁论也同样很有市场。难道中国就能为此而不发展经济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在近些年来所获得的巨大胜利让一些中国人害怕了,他们害怕触动美国的敏感神经。可是笔者却相信,只要中国的经济实力继续快速稳定地发展,美国就不会掉以轻心。这不是一两条航母可以改变的事情。印度有航母,巴西有航母,甚至泰国也有航母,美国都没有说什么。惟独中国还没有航母,美国就已经开始大肆鼓吹中国拥有航母是扩张主义的体现。那么,美国人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又如何解释呢?中国根本不用得到任何人的批准和默许,中国要按照自身战略的需要发展军事力量。即便我们今天不造航母,拿出来的理由也应该是我国自身利益的得失,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考虑美国会怎么反应。中国的对外关系不是对美关系,对美关系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却不是全部。


  两面下注并非两种战略的折中,而是一种战略。美国对中国的核心思维仍然停留在遏制上。其对于中国一定程度上的接纳是出于更好实现遏制目的的愿望而进行的。美国不愿意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就通过缓慢接纳为诱饵,希望中国上钩。说得好听是美国在以向中国让小利的手段获得大利,说不好听是美国在给中国喂慢性毒药。美国既然表面上两面下注了,就还是给自己留了退路的。这也意味着美国的遏制态度不坚决,很明显是中国的机会,我们不应该放过。

  回首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类似做法的影子。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对于劳动人民就是采取同一性质的手段加以掌控。封建王朝的君主既不让子民饿死,也不会让你吃得很饱。留给劳动人民一些希望,让劳动人民长期处于半饱状态。这一政策是相当行之有效的。中国古代,如果不碰上天灾和昏君当道的话,一般劳动人民是不大可能进行大规模反抗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想要单方面从经济上封杀中国几乎不可能。美国近些年来对中国的压迫主要是全球战略上,手段集中体现为军事部署的调整。中美矛盾也集中体现为中国崛起的客观需要和美国全球独霸野心之间不可调和。中国的目标是自身的崛起,并非击败谁,美国却不会这样认为。中国的韬光养晦思维被美国的实力论解读为阴谋。美国始终认为中国的韬光养晦是服务于最终取得地区甚至全球优势权力的手段。事实上,中国这么多年来的韬光养晦的确客观上改善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但目的却并非是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

  决定美国是否对中国执行遏制政策,不需要推测中国的意图,只需要评估中国的能力。这一点,从美国近些年来出现的各种报告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对于中国的意图大多是基于猜测,以美国的思维强加于中国头上。这么多年来,我国韬光养晦政策的长期执行也仍然没有让美相信中国的意图。我国继续克制自身军事力量的发展就显得极为不合理。我们的目的是美国不再大力遏制中国。在大力遏制我国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中国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牵制,美国自身的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牵制。美国全球战略的对手不仅仅是中国一个,还有俄罗斯、欧洲、印度等等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存在潜在威胁。美国之所以集中主要精力遏制中国,只是因为中国被美国认为是头号潜在对手。要想摆脱美国这种遏制,有两个办法。要么中国的力量不足以威胁美国,要么中国展现出让美国没有办法遏制的力量。经济上的发展暂时还比较稳定,也不是美国遏制我国的主要方向。要想我国失去威胁美国霸权的能力,经济就是决定性的。失去了经济力量的支撑,军事力量的威胁能力也将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这么做。至于军事上,要想不能威胁到美国在亚洲的主体利益,就必须把中国的军事力量进行进一步限制。美国将台湾问题也定位于重要利益的层面,这就意味着我们甚至将为了满足美国的意愿而放弃收复台湾的决定性手段。这种选择根本就不是选择。剩下的方法就是从军事上让美国看到遏制中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其无法容忍也不能接受的这一事实。

  美国近年来新的一轮大规模军费增长并非无厘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为了在继续维持其全球霸权的同时进行对中国的遏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源。这种资源的投入已经让美国的军费上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也居高不下。即便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仍然需要注意自身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的协调。冷战美国把前苏联拖垮的同时,自身也有很大的消耗。只不过美国对于经济和军事资源分配的把握相比苏联要更为优秀。同时,美国也得益于其欧洲盟友自给自足的能力比较良好。今时今日,世界格局已然改变。美国一超独强的局面决定了第二梯队国家重新洗牌的愿望。真正陪伴美国遏制中国而实力又比较突出的国家就只剩下了日本。在遏制中国的同时,美国又不得不继续维持其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力量存在。从以往的经验看来,美国在这个年代继续提高军费比例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美国的战略线紧张的状况却没有缓解的迹象。这就给了中国改变自身不利局面的条件。

  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动作不可能不对美国的利益造成影响。美国会根据效费比来评估事态。当美国干涉中国获得某种利益有可能带来美国全球战略的资源链断裂的时候,美国将不太可能选择阻碍中国获得利益。美国虽然排斥与中国进行全面战争,但高科技局部战争美国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恰恰是中国经常投鼠忌器的原因。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建设的一个重点要求就是提升军队在高科技局部战争中的作战能力。

  不可否认,军事力量的建设要配合政治需要。前一个阶段,我国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韬光养晦已经获得了喜人的成果。后一个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警惕性已经不可能因为我国的韬光养晦而降低。继续韬光养晦的收益小而风险特别大。这个时候,我国有必要考虑在外交策略不做大的改变前,首先加强军事力量,为外交政策的变化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在获得外交政策转变的物质基础的条件下进行外交政策的转变,将让美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从而重新评估遏制中国的效费比。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重要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冲突。特别是西欧的资产阶级政党害怕手中的权力被剥夺,从而造就了冷战。当今世界,意识形态斗争已经日趋平缓,中国也无意主动向任何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美国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盟友来遏制中国。角力的参与者也不仅仅是中国。众多的参与者让美国不得不有选择地放弃某些区域。现在,由于美国对于遏制中国心存幻想,才造成了我国承担了美国方面的主要压力。当我国能够威胁到美国全球战略的资源链的时候,美国必然考虑将遏制能力转移为其它区域挑战美国利益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其他有望冲击超一流位置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也不可能再次和美国一起遏制中国。他们明白,遏制到了中国,下一个就是自己。反而不参与遏制中国,中国还能牵扯美国相当一部分精力。这样,也有利于他们冲击超一流的位置。由此可以确定美国将不可能抽出足够的资源进行对中国的遏制。为了防止更多的利益被剥夺,美国就会有选择性地容忍无法遏制的对手而去争取相对比较多的利益。

  在军事力量发展上取得突破并非为了击败美国,主要目的还是迫使美国放弃两面下注的政策。相信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将更为尊重一个有实力的中国。我们的形势不仅不会恶化,还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也就是军事力量在和平年代所体现出来的巨大作用。笔者在这里不能不指出,某些人群在军事力量发展上既害怕对强权国家的刺激,又不正视军事力量发展所能带来的国家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空间上的改善。这类人群属于贪图享乐却又鼠目寸光看不到真正意义上长期享乐所需要的条件,典型的逃跑主义。逃跑主义的后果必然是问题日益增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军事力量的发展上,我国只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弹性,自然就能够找到出路。两面下注,本身就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笑话。真能做到两面下注,也就等于没有下注。在认清美国只下了一注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让美国针对中国的那一注落空。仅仅把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看成是对美关系的处理,无疑是可笑而荒唐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3 22: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