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向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4: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随着各个学校录取结果的陆续公布已经接近了尾声。作为一个“过来人”,想起这一年多的备考经历我还记忆犹新。考研的经历感受,我相信,不管对于谁,也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他求学历程中最难忘的一段。

  我报考的是很多人都叫它“道口”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想想当初为什么报这所学校,真有些稀里糊涂得感觉。开始我根本没有想过要考道口,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考不上。后来姑姑对我说“……报考哪个学校你自己决定,只要将来不后悔就行……”,我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五一长假之后,我对自己说了一句已经被别人说过N遍的话——“人生能够几回搏?”,就做起了考道口的准备,这一准备就是一年。

  考研的历程是枯燥的,或者说是艰难的,这是大部分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会有的感受,也是每一位决定考研的同学要做好的思想准备,我在这里还是想借我的考研经历来说明这一点。决定考道口之后,我就在一个不常有课的教室占一个位置,每天上完课就直接去那里自习。开始有些不习惯,总觉得教室里面很冷清,一个人有些孤独。而时间一长,自己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累了望望窗外,或者在楼道里溜达一会儿。每天就是在教室,宿舍和食堂之间来回奔波,生活的情形简单到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看着同学们那时多彩的生活,我只能这样劝告自己,“我不能放松,因为我决定考道口”。后来,“我要考道口”成了我经常对自己说的话,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走完了这段路,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然而,尽管考研的历程时艰辛的,但是它并没有可怕到不能驾驭的程度,只要你处理的得当,还是能够在那种生活中体会到每天的充实和备考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源自于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这种进步可能是你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了,准确率上升了,复杂的句型能够很快的分析出来;也可能是数学模拟试题你拿到了原来并不能拿到的高分;还可能是你发现专业课书本上的知识点都成了“熟悉的面孔”……能够发现这小小的进步是很重要的,它会在心理上给你鼓劲——“继续努力,你会变得更强”。

  说起我各门功课的复习安排,自己觉得是简单到没有计划。我并没有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在各科都开始复习之后,只是把早晨给了金融法和英语作文范文,上午的时间分配给了政治和数学,下午给了英语和政治,有了剩余的时间再随机地利用。那时只有一个想法,即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自己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自己清楚自己的大致进度就够了。

  暑假之前,我的复习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英语和专业课上面。英语主要是背考研单词,那时也不知道背了几个版本,总之是一遍遍地背。阅读是要做的,这时主要看真题,目的是能够了解每年英语阅读试题的难易程度,为今后英语阅读的攻克做好准备。暑假参加英语辅导班之后,便开始对英语进行系统的复习。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作文,逐项复习。具体到每一项时,我总是先吃透历年的真题,然后再做模拟题,因为真题发挥着一种标尺和导航器的作用,要研究真题的难度和出题方向,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作文的复习在于平时的练习和积累,准备作文时,我会把复习中遇到的好句子收集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抽时间拿来读一读,这些积累对后来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道口的专业课任务是很重的,由于没有指定的教材,每个人所看的书目是有差别的,但是有句话——“看书的数目和所得的分数成正比”是很有道理的。道口试题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备考专业课时应该学会说一些“行话”,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答题的水平,而这些行话,有些来自书中的关键词汇,有些则来自热点问题中著名学者,领导的话语。我在专业课上花费的时间是很多的,早上我会背金融法,又会在上午或是下午花约四个小时的时间一遍遍地看课本,午饭之后,我会去阅读金融期刊,晚饭之后,我会去浏览《金融时报》等重要报刊。而在这些阅读过程中,一些热点问题也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慢慢地归类,总结。


  数学和政治两门课程是在暑假时才开始准备的。

  道口的数学考数四,比较简单,所以个人认为暑假之后开始复习并不会太晚。暑假之前我只是简单地把数学的课本翻了一遍。而我决定暑假之后再复习数学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没有上数学辅导课之前,自己复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记得那时自己看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看得特别慢,一切都那么生疏,做每一道题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这时可以安心地把时间分配给英语和专业课。暑假上了数学辅导班之后,感觉自己的数学能力提升了一大截,这一方面当然归功于辅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课上跟上老师的思路,课下反复钻研上课时的笔记,有些方法只有在听了讲解之后才掌握得更深,公式才能记得更牢,应用起来也更灵活。方法,思路掌握之后,接下来就要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了。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先做真题,了解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水平,然后找一些相应题目来练习。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模拟题之后,可以再返回去做真题,一方面可能会对真题有新的领悟,另一方面,也能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心(这是肯定的),调整好自己复习的心态。

  政治我从八月份才开始复习,因为复习的比较晚,所以我的第一遍就是跟着老师走的。开始就是反复看上课的讲义和讲义上的习题。等到考试大纲和红宝书出版之后,就开始认真地看红宝书,边看红宝书,边做政治的两千题,可以说,十一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在和选择题与红宝书“纠缠”,之后开始有选择地记忆一些段落,准备后面的分析题目。个人认为最后的政治冲刺讲义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方面,它把知识点进行了概括,在经过几个月的政治复习之后,看这些归纳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了;另一方面,冲刺讲义上老师会预测一些题目并给出答案,看老师的预测题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看老师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就能结合自己所积累的政治素材,分析解答好每一道题目。

  前面提到的只是我个人的备考经历,感受以及各科的复习方法,对别人的适用性不一定很强,而且感觉自己的复习方法是最古典的那一种,没有什么诀窍可言。可是这种踏踏实实的态度是每一位准备考研的同学都应该具备的,心浮气躁是很难取得好结果的。

  行文即将结束时,我还是把我的感受总结为几条建议,说给报考道口的同学;

  首先,在认真考虑之后再做考道口决定,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想清楚。而一旦做出决定,不管是考哪所学校,都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在备考过程中想一些别的问题,甚至信心动摇是很“危险”的。

  其次,如果能够和一些在道口内学习的学长保持联系,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在有些时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再就是辅导班,我上的是凯程百日班,可以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在此不做过多宣传,以免有广告之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

  在其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因为那将意味着百分百的失败。在初试中要尽全力去拼,进了复试,即使感觉排名靠后,也不能自暴自弃。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留下后悔的空间。即使最终结果不理想,也能对自己说,“我努力了,我没有可遗憾的。”

  最后,祝为自己梦想奋斗的同学都能梦想成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3:0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