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淡化GDP 包容性增长或入“十二五”规划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10-12 08:39
标题: 淡化GDP 包容性增长或入“十二五”规划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每经记者 徐奎松 汤白露发自北京
关键词“十二五”
在A股连续上涨的利好氛围下,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据悉,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将透露哪些关键的经济信号?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将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这也是对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
其他专家则对“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投资、产业投资等热门话题进行了预测。
增长或淡化GDP增速目标
左小蕾认为,以往过度追求GDP增速的那种做法,肯定会出现改变,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体系,将淡化GDP指标。
政策区域、产业将双驱动
据透露,“十二五”时期的投资政策主要涵盖两大领域,一方面是区域投资,另一方面是产业投资。
投资农业投资或“井喷”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十二五”时期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扶持政策。
或将淡化GDP增速目标
“十二五”规划在结构调整方面将有什么样的政策信号?未来5年或者明年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会有哪些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政策会有哪些新的信号传递?据记者了解,临近下周的初审,“十二五”规划草案引发业界密集讨论。
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已描绘了“十二五”构局谋篇的范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听取了与此相关的报告。
据透露,“十二五”规划将提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
左小蕾认为,这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包容性增长”,是对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
“包容性增长,也被翻译为共享式增长,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左小蕾解释说,一是产业方面,指各行各业实现和谐、包容性地发展,避免引发矛盾;二是民生方面,也就是所有公民公平地、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三是全球化,表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互通有无地增长。
针对即将讨论的“十二五”规划草案,多家海外机构也发表了观点。
花旗集团9月底发布报告称,中国“十二五”规划很可能将经济增速目标由“十一五”的7.5%调低至7%。
10月8日,高盛亚洲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对中国“十二五”规划作出前瞻分析指出,中国将在2011年3月把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下调GDP不应被视为市场的负面因素。”高盛亚洲宏观经济学家乔虹指出。
不过,参与了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的一位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确定为8%~9%左右较合适。
对于花旗集团、高盛亚洲的上述观点,左小蕾称:“‘十二五’规划可能不会直接提及下调GDP增速,但一个事实是,以往过度追求GDP增速的那种做法,肯定会出现改变,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体系,将淡化GDP指标。”
宽松基调有望延续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财政货币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或是“双宽松”。
张茉楠预计,2011年到201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保持“双宽松”,起码基调不会改变。即便改动,也只是动态微调和优化结构层面;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即使中央财政有所收紧,地方财政包括地方投资也将不会出现较大收紧,因为新的项目都处于启动状态,包括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都要启动。
区域和产业将双驱动
据透露,“十二五”时期的投资政策主要涵盖两大领域,一方面是区域投资,另一方面是产业投资。从宏观布局上说,区域轮动与产业轮动是未来5年的重大战略调整政策,很多投资政策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后陆续跟进。
对于具体的投资政策,张茉楠说,“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思路,就是在区域规划和产业规划中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实际上也是新一轮的投资周期,预计投资规模将大于“十一五”时期。
对于总体的投资规模,张茉楠说,既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十二五”时期的投资在增量上增幅不一定大,由于整个“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是依靠资源消耗型和低成本扩张型带动的,这导致“十二五”时期必须转而依靠内生的增长来启动投资,所以,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都要优于“十一五”时期。
在张茉楠看来,从2009年到2010年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新兴产业政策”和“新能源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实际上都是为“十二五”时期的投资方向架桥铺路。今后,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打开更有利于项目投资的空间,形成市场机制下的自我循环,下一步是从政策依赖型向自我繁衍型、自我成长型发展。
她表示,科学发展观本质是科学的、全面的、创新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最大隐患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先我们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的,实际表明,我们在空间上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应拟补空间上的差距。”
在张茉楠看来,在区域化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规避产能过剩和同质化是重要的问题,最好启用政策调整,形成错位化竞争,形成梯度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