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山西平遥每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 遇制度性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10-6-21 09:37
标题:
山西平遥每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 遇制度性烦恼
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开始令平遥不堪重负。最多时,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元,而相应的吃、住及礼品开销更是不便统计的“天文数字”。“平日也倒罢了,最受不了的是大年初一也有人来平遥旅游”,平遥县诸多官员抱怨,“一年到头,连个年都不让人好好过。”尽管极不情愿,但还得对来宾笑脸相迎,“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
平遥一年公务接待最多近10万人次,即平均每天接待274人次,不能不令人错愕。假如这些公务来访自掏腰包倒还罢了,但他们不仅不买门票,还白吃白拿,还要当地官员陪游。因此,“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与其说是顾影自怜,不如说是忍无可忍地通过揭曝来渲染自身悲情处境,以“控诉”白玩、白吃、白拿者带给当地的种种困扰。
平遥的这些烦恼其实是制度性烦恼,它首先旁证了现有接待制度的疲软与无力。
早在2006年,中办和国办就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其第七条规定,党政机关不得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严禁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这些动辄就到平遥旅游的上级部门官员,是不是变相旅游?该规定第十条规定,接待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那些白拿当地土特产的上级官员,可曾有过一丝犹豫?该规定第十四条更是明确规定,接待单位应严格执行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标准,控制接待经费支出;接待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收取应当由接待对象负担的各种费用。这些白玩、白吃、白拿者缴纳了相关费用吗?
其次,它直接刻画了一些上级部门的权力任性。
通常,一说到公务接待,舆论矛头就指向下级部门,如中央规定的“四菜一汤”被接待部门异化为四大菜、若干汤。有些下级部门为了投上级所好,的确极尽奢靡,但有时下级部门也是颇有苦衷,他们生怕伺候不周得罪了上面的人。正如报道所称,平遥县诸多官员抱怨,“一年到头,连个年都不让人好好过。”由此,我联想到日前引起媒体热议的全裸乡政府白庙乡的遭遇,因为将宴请明细全晒出来,结果导致该乡向上级申请资金和项目的无功而返。
最后,折射了现行监督体制的脆弱和无力。据称,平遥一年的接待费用保守估计也在千万元以上,不可谓不高。按说,公务接待消费必须纳入预算并且公之于众,但现实并不如意,连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都坦言,在公开预算中将“三公”支出情况讲清楚,当前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旦不公开,缺乏足够监督,公务接待就必然超格。
据平遥县政府接待办一负责人透露,常规状态下,县里给他们接待办每月的预算规模是不能超过20万元。但这个限制遇“县两办”(县委办和政府办)直接打招呼时可以突破。“县两办”想突破就突破,接待费必然没有上限。如果公务接待全部纳入预算,超过预算的公务接待一分都不能花,在公众火眼金睛的监督下,当前的大吃大喝和不必要的公务接待也许就可以节省下来。
有学者建议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公务接待腐败,如果公权力受到了刚性制约,官员出于违法成本的考虑,在公款吃喝时也会有所顾忌。遏制公务接待,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确是个好主意,但如何打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或上有所好、下有厌烦)?如果不从上面入手,不遏制上面的人白玩白吃白拿,光打击下级接待部门,恐怕效果不大。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