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门"官员隐私权不能超越公共利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6 09: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记门”局长韩峰资料图
   
    尽管网上流传的“日记门”是真是假仍未有权威结论,但近日“日记门”局长韩峰因“犯有严重违法违纪错误”被处以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并因涉嫌受贿犯罪而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还是让“日记门”给人诸多联想空间。

    “日记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光因为网络曝光的日记里载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香艳情节”和官员受贿的“敏感问题”,还因为人们对网络曝光官员隐私是否侵害当事人及相关人员隐私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存有不同看法。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否尊重、能否有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官员也是国家公民,其隐私权当然受法律保护。但官员又非普通公民,其“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如果与权力“沾亲带故”,就并非全是私事。如果其业余生活明显带有损公肥私的印记,则彻底不能与隐私权画等号。官员的隐私权绝不能超越公共利益。

    因此,官员应该享有的隐私权不但不应比普通公民多,反而应该比普通公民少。为保障公共权力始终为公共利益服务,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缩小官员隐私范围,将那些可能影响权力行使的业余事项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民主社会的共识。这和保护公民隐私权并不矛盾。

    更加严格的约束、更多公开的监督,的确会给官员行使权力甚至个人生活带来一些限制,但这是确保官员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必要前提。权力所到之处,都有监督的眼睛,才能使官员多一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少一点“高深莫测、飞扬跋扈”的骄横。这不仅有利于戒骄戒躁、严格自律,而且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高权为民所用的自觉性、主动性。

    温Jiabao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将其行为向人民公开。从观念和制度上厘清官员隐私权的内涵和界限,有助于人民更充分地监督政府工作人员,保证各级官员更加廉洁高效地为人民服务。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1 17:23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