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84年参加国庆阅兵的女兵方队
1984年、1999年,Tiananmen广场上,参加国庆阅兵的女兵方队,成了国人心中美好的记忆。在这精彩瞬间的背后,有些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随同曾2次参与组织女兵方队训练的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栗龙池一同走进那段难忘的岁月——
阅兵,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由士兵组成的直线、方块,由军靴踏击地面的脚步声,最能激起民族的热情和自豪感。
回想起两次参与组织受阅女兵方队训练,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栗龙池依然激QING澎湃,感慨万千。6月6日,记者采访他时,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不住地感慨:“组织受阅,受益终生!”
一秒不差迈过Tiananmen
“向右——看!”随着清脆的口令声,女兵方队向Tiananmen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致敬。这个我国阅兵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女兵方队,来自汉、满、回、壮、蒙古、朝鲜、彝、达斡尔、鄂温克等9个民族,由北京军区军医学校——当年著名的“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学员组成。她们英姿飒爽,健美豪放,以排山倒海之势,赢得了Tiananmen城楼和观礼台上一阵接一阵的掌声。1984年10月1日,受阅女兵方队的英姿让国人为之振奋。
“她们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汗水!”当年的方队政委栗龙池回忆道。“苦练一个月,达标进北京”,1984年4月初,方队掀起了训练高潮。绝大多数队员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而又单调的训练生活,方队隔三差五组织基础动作考核和会操,动作有些问题的同志特别着急,常常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紧练习或请教练和战友帮助自己纠正毛病。
5月8日,她们来到了北京沙河阅兵村,与首都女民兵方队同住阅兵村最东头的第九村。考虑到女兵的特殊情况,阅兵总指挥部特意把第九村用铁栏杆围了起来,备受呵护的女兵被大家称为住进了“熊猫村”。方队所有工作人员,住在远离“熊猫村”几百米外。
进驻阅兵村后,十几支徒步方队相互之间都在暗中较劲。起初,一些男兵方队的同志并不把女兵放在眼里。但是,在通过Tiananmen的时候,无论男兵女兵,标准只有一个,绝没有性别区分!于是,加大训练量,压缩业余休息时间,吃苦耐劳,严抠细训,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
|